一种安全受控型电子印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930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安全受控型电子印章,包括:筒体、滑块、印章本体、连杆、电子锁和至少一根弹簧;滑块和印章本体均滑动安装在筒体内周,并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形成滑动组件;弹簧安装在筒体内周,其一端与筒体连接,另一端与滑动组件连接;弹簧沿着筒体轴向伸缩;电子锁锁合状态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且筒体对滑动组件进行限位;电子锁打开状态下,滑动组件相对于筒体自由滑动;电子锁上设有用于接收开关指令的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电子锁对印章本体进行运动控制,通过通信模块的设置,可通过远程发送开关指令,控制电子锁开关,从而实现对印章的远程控制,防止盗用。防止盗用。防止盗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受控型电子印章


[0001]本技术涉及印章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受控型电子印章。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的经济往来中,各种印章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可以将谈妥的内容以合同形式经过盖章加以法律意义上的确认,共同保证双方的权益。
[0003]而实际使用中,印章的种类有很多种,各种印章的保管却成为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要么完全受控于一人保管,比如锁进保险柜,会有使用时效问题和使用的便利性问题,当管理人员临时不在时,容易造成盖章时间的延误;要么完全依赖于对人品及忠诚度的信任,但多少会有法律风险存在。同时,如果委托某人临时代为保管和使用,全部印章都在被委托人的权限范围内,并不是按需委托,其法律风险是非常大的。
[0004]在现有技术中,有些已经考虑将普通印章做成智能印章,直接对印章进行智能控制和流程把控,但是,智能印章短时间内无法大面积普及,特别是政府指定的各种公章、合同章、财务章及发票章等,还存在规定规则等制约,对大多数人和企业主来说,基本还是会以普通印章的使用为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安全受控型电子印章。
[000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安全受控型电子印章,包括:筒体、滑块、印章本体、连杆、电子锁和至少一根弹簧;
[0007]滑块和印章本体均滑动安装在筒体内周,并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形成滑动组件;弹簧安装在筒体内周,其一端与筒体连接,另一端与滑动组件连接;弹簧沿着筒体轴向伸缩;
[0008]弹簧自然状态下,印章本体收藏于筒体内腔中,滑块顶部伸出筒体;滑块顶部与筒体顶部齐平状态下,印章本体伸出筒体;
[0009]电子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安装在筒体内壁上,第二部分安装在滑块上;电子锁锁合状态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且筒体对滑动组件进行限位;电子锁打开状态下,滑动组件相对于筒体自由滑动;电子锁上设有用于接收开关指令的通信模块。
[0010]优选的,筒体内壁上设有朝向连杆延伸的凸起;弹簧一端与滑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凸起连接;弹簧的伸缩方向平行于连杆所在直线。
[0011]优选的,弹簧远离凸起的一端与滑块或者印章本体连接。
[0012]优选的,筒体内设有多根弹簧,多根弹簧沿着连杆外周分布。
[0013]优选的,凸起朝向印章本体的一侧安装有距离传感器。
[0014]优选的,筒体上还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与通信模块连接。
[0015]优选的,滑块上表面安装有指纹识别模块。
[0016]优选的,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安装在筒体上,控制模块分别连接通信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距离传感器。
[0017]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安全受控型电子印章,通过弹簧对印章本体进行运动限位,常态将印章本体隐藏在筒体内,防止了误盖章情况的发生。
[0018]本技术中,通过电子锁对印章本体进行运动控制,通过通信模块的设置,可通过远程发送开关指令,控制电子锁开关,从而实现对印章的远程控制,防止盗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安全受控型电子印章弹簧自然状态下结构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安全受控型电子印章弹簧收缩状态下结构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另一种安全受控型电子印章弹簧自然状态下结构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又一种安全受控型电子印章弹簧自然状态下结构图。
[0023]图示:筒体1、滑块2、印章本体3、连杆4、电子锁5、弹簧6、凸起7、距离传感器8、摄像头9和指纹识别模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照图1、图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安全受控型电子印章,包括:筒体1、滑块2、印章本体3、连杆4、电子锁5和至少一根弹簧6。
[0025]滑块2和印章本体3均滑动安装在筒体1内周,并通过连杆4固定连接形成滑动组件。弹簧6安装在筒体1内周,其一端与筒体1连接,另一端与滑动组件连接。弹簧6沿着筒体1轴向伸缩。
[0026]弹簧6自然状态下,印章本体3收藏于筒体1内腔中,滑块2顶部伸出筒体1。此时,印章本体3无法盖章,滑块2伸出筒体1,方便了使用者按压滑块2,使得印章本体3伸出筒体1。
[0027]滑块2顶部与筒体1顶部齐平状态下,印章本体3伸出筒体1。此时,可通过印章本体3进行盖章,且当使用者松开滑块2,弹簧6将切换到原长状态,从而使得印章本体3回复到收藏于筒体1内的状态。
[0028]具体实施时,还可在筒体1顶部设置内法兰对滑块2进行运动限位,防止滑块2弹出筒体。具体如图3所示。
[0029]电子锁5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安装在筒体1内壁上,第二部分安装在滑块2上。电子锁5锁合状态下,弹簧6处于自然状态,且筒体1对滑动组件进行限位。即,电子锁5只能在弹簧6处于自然状态时锁合;当弹簧6处于非原长状态即印章本体3伸出筒体1时,电子锁5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错位,从而使得电子锁5无法锁合。
[0030]电子锁5打开状态下,滑动组件相对于筒体1自由滑动。
[0031]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筒体1内壁上设有朝向连杆4延伸的凸起7。弹簧6一端与滑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凸起7连接。弹簧6的伸缩方向平行于连杆4所在直线,以降低摩擦力。
[0032]具体实施时,弹簧6远离凸起7的一端与滑块2连接,如此,当印章本体3伸出筒体1时候,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或者弹簧6远离凸起7的一端与印章本体3连接,如此,当印章本体3伸出筒体1时候,弹簧6处于拉伸状态,具体参照图4。
[0033]筒体1内设有多根弹簧6,多根弹簧6沿着连杆4外周分布,以保证滑动组件滑动过程中受力均匀。
[0034]电子锁5上设有用于接收开关指令的通信模块。通过通信模块的设置,可通过远程
发送开关指令,控制电子锁5开关,从而实现对印章的远程控制,防止盗用。
[0035]本实施方式中,凸起7朝向印章本体3的一侧安装有距离传感器8。如此,通过距离传感器8实施监控凸起7与印章本体3的相对距离,从而可对滑动组件的滑动次数进行监控,以便对印章本体3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从而及时在印章本体3收回筒体1时通知远程服务器锁合电子锁5,防止印章盗用。
[0036]本实施方式中,筒体1上还安装有摄像头9,摄像头9与通信模块连接,以便通过摄像头9拍摄盖章文件,进行云存储。
[0037]本实施方式中,滑块2上表面安装有指纹识别模块10,以方便识别使用者指纹,进行身份确认。
[0038]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安装在筒体1上,控制模块分别连接通信模块、指纹识别模块10和距离传感器8。如此,通过控制模块与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实现身份验证,进一步提高了印章受控安全。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涉及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受控型电子印章,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滑块(2)、印章本体(3)、连杆(4)、电子锁(5)和至少一根弹簧(6);滑块(2)和印章本体(3)均滑动安装在筒体(1)内周,并通过连杆(4)固定连接形成滑动组件;弹簧(6)安装在筒体(1)内周,其一端与筒体(1)连接,另一端与滑动组件连接;弹簧(6)沿着筒体(1)轴向伸缩;弹簧(6)自然状态下,印章本体(3)收藏于筒体(1)内腔中,滑块(2)顶部伸出筒体(1);滑块(2)顶部与筒体(1)顶部齐平状态下,印章本体(3)伸出筒体(1);电子锁(5)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安装在筒体(1)内壁上,第二部分安装在滑块(2)上;电子锁(5)锁合状态下,弹簧(6)处于自然状态,且筒体(1)对滑动组件进行限位;电子锁(5)打开状态下,滑动组件相对于筒体(1)自由滑动;电子锁(5)上设有用于接收开关指令的通信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受控型电子印章,其特征在于,筒体(1)内壁上设有朝向连杆(4)延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鉴卢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炼芯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