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923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包括一块状的硅胶面板,硅胶面板表面设有一LED显示器,硅胶面板表面还设置有一控制装置,硅胶面板的表面下方,开设有一电源插口,硅胶面板的内侧四角,设置有支撑软脚,硅胶面板的内侧中间部,开设有一内凹灯座,内凹灯座内安装一红外线灯,硅胶面板的水平两侧自由末端各自连接有一金属连接件,金属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黏贴件和被黏贴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可通过温度感应器调节光照强度,避免因温度过高而灼烧皮肤或由于温度过低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且体积小,方便携带,利于患者随时随地进行内瘘治疗。利于患者随时随地进行内瘘治疗。利于患者随时随地进行内瘘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红外线照射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理想的血管通路是确保透析充分的前提,而动静脉内瘘被称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命线”,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血管通路。成熟后的内瘘需达到一定血流量才能正常使用,早期促进内瘘成熟主要以功能锻炼为主,其可促使血管扩张、充盈,增强血管弹性,促使静脉动脉化。
[0003]红外线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能力,可通过热效应使内瘘局部温度提升,血液循环增加,也通过非热效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血管扩张,瘘管的内径和血流增加,同时伴有抗发炎效应。由于在现有的医学实例中,内瘘成熟不良仍较为常见,长远而言,将会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
[0004]因此,如何设计一款高效便捷的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一直是红外线照射治疗装置领域需要研究和改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红外线治疗装置配置较为复杂,携带不够方便,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出一种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包括一块状的硅胶面板,所述硅胶面板表面设有一LED显示器,所述硅胶面板的表面还设置有一控制装置,所述硅胶面板的表面下方,开设有一电源插口,所述硅胶面板的内表面的四个直角位置分别设有一支撑软脚,所述硅胶面板的内表面的中间位置设有一内凹灯座,在所述内凹灯座内安装有一红外线灯,所述硅胶面板的相对两侧缘分别与一条状的金属连接件相连,所述金属连接件与黏贴件或被黏贴件相连。
[0007]本技术提出的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包括一块状的硅胶面板,硅胶面板表面设有LED显示器以及控制装置,硅胶面板的表面下方,开设有一电源插口。硅胶面板的内表面的四个直角位置分别设有一支撑软脚,同时,中间位置设有一内凹灯座,内凹灯座内安装有一红外线灯。硅胶面板的相对两侧缘分别与一条状的金属连接件相连,金属连接件与黏贴件或被黏贴件相连。其工作原理为:展开时,装置放置于内瘘上方,将黏贴件固定于被黏贴件上,开启开关按钮;同时,按下光线调节器,通过调节组件进行温度的增减调整,然后按下定时调节器,通过调节组件进行治疗时间的设置。本技术提出的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可通过温度感应器调节光照强度,避免因温度过高而灼烧皮肤或由于温度过低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且体积小,方便携带,利于患者随时随地进行内瘘治疗。
[0008]所述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LED
显示器的下侧,所述控制装置表面开设有一开关按钮,所述控制装置表面开设有一光线调节器,所述控制装置的表面还开设有一定时调节器,所述光线调节器和所述定时调节器排列于同一水平方向,所述控制装置表面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含减少按键和增加按键。
[0009]所述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其中,所述内凹灯座开设于硅胶面板的内侧缘,所述内凹灯座自由末端与硅胶面板的自由末端不接触,所述内凹灯座的凹陷深度,大于所述红外线灯的厚度,所述硅胶面板的内侧缘还设置有温度感应灯,所述温度感应灯数量为2。
[0010]所述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软脚连接于硅胶面板的内侧四周,所述支撑软脚与硅胶面板内侧连接处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软脚自由末端的宽度,所述支撑软脚数量为4。
[0011]所述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其中,所述黏贴件的内表面均匀设有多个凸点部。
[001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所示的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的内侧面展开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所示的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所示的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B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的原理框架图。
[0018]主要符号说明:
[0019]硅胶面板1LED显示器13控制装置11温度感应灯14开关按钮111内凹灯座15光线调节器112红外线灯151定时调节器113支撑软脚2调节组件114金属连接件3减少键1141黏贴件4增加键1142被黏贴件5电源插口12
ꢀꢀ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
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红外线治疗装置,在进行治疗时,其设备结构大多较为复杂,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对使用其治疗的患者,操作熟练度要求较高,同时对使用场地的要求也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的便利性。
[0023]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5,对于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包括一块状的硅胶面板1,硅胶面板1表面设有LED显示器13,硅胶面板1的表面还设置有控制装置11,控制装置11位于LED显示器13的下侧。
[0024]从图3可以看出,开关按钮111开设于控制装置11的表面,控制装置11表面开设有一光线调节器112。在控制装置11的表面还开设有一定时调节器113,光线调节器112和定时调节器113在水平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与此同时,在控制装置11的表面设有调节组件114。在实际应用中,操作人员可操纵调节组件114的减少键1141和增加键1442对装置进行相应的控制作业。
[0025]从图1可以看出,在硅胶面板1的表面下方开设有一电源插口12。在硅胶面板1的表面的四个直角位置处分别设有一支撑软脚2。在硅胶面板1的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一内凹灯座15。在内凹灯座15内安装有一红外线灯151。
[0026]为了保证硅胶面板1与黏贴件4以及被黏贴件5之间的连接关系,在硅胶面板1的相对两侧缘分别设有一条状的金属连接件3。通过该金属连接件3与黏贴件4或被黏贴件5相连。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块状的硅胶面板,所述硅胶面板表面设有一LED显示器,所述硅胶面板的表面还设置有一控制装置,所述硅胶面板的下方设有一电源插口,所述硅胶面板的内表面的四个直角位置分别设有一支撑软脚,所述硅胶面板的内表面的中间位置设有一内凹灯座,在所述内凹灯座内安装有一红外线灯,在所述硅胶面板的相对两侧缘分别与一条状的金属连接件相连,所述金属连接件与黏贴件或被黏贴件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照射的便携式红外线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LED显示器的下方,在所述控制装置的表面开设有一开关按钮、光线调节器以及定时调节器,所述光线调节器和所述定时调节器在水平方向位于同一直线,在所述控制装置的表面还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增加键以及减少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石张谢敏娟罗子云冯斯何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宜春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