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垫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910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垫枕,包括枕头,枕头的上表面设置有交替充气的第一气囊组和第二气囊组,第一气囊组的气囊与第二气囊组的气囊相间隔设置,第一气囊组的气囊相互连通,第二气囊组的气囊相互连通。上述气垫枕结构合理,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头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垫枕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垫枕。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住院患者中,很多患者都需要较长时间躺在病床上静养和恢复。长期躺在床上不能自理的患者,由于头部同一部位长期受压,总是避免不了会出现头部压力性损伤的问题,这以ICU病房最为多见。头部压力性损伤并不容易被发现,往往被发现的时候已经较为严重,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患者的康复。
[0003]医疗护理用品中尚无专门的针对头部压力性损伤问题的枕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气垫枕,能够防止患者头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苦。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垫枕,包括枕头,所述枕头的上表面设置有交替充气的第一气囊组和第二气囊组,所述第一气囊组的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组的气囊相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气囊组的气囊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气囊组的气囊相互连通。
[0006]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充气泵以及与所述充气泵连接的总进气管,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一气囊组连通,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第二气囊组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支管以及第二支管与所述总进气管连通。
[000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枕头的下表面设置有交替充气的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所述第三气囊以及第四气囊分别位于所述枕头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000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与所述第三气囊连通的第三支管、与所述第四气囊连通的第四支管;所述第三支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四支管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三支管以及第四支管与所述总进气管连通。
[000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气囊组以及第二气囊组均设置有若干向上的凸起。
[0010]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气垫枕结构合理,通过设计两组气囊交替充放气,使患者头部与枕头的接触面间隔相触,避免了患者头部长时间同一部位与枕头相触,减少患者头部压力性损伤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气垫枕实施例1的俯视图;
[0012]图2是本技术气垫枕实施例2的仰视图;
[0013]图3是本技术气垫枕实施例2枕头1的侧视图。
[0014]图中:1、枕头;2、第一气囊组;3、第二气囊组;4、总进气管;41、第一支管;42、第二
支管;43、第三支管;44、第四支管;45、分流阀;5、充气泵;6、凸起;71、第一控制阀;72、第二控制阀;73、第三控制阀;74、第四控制阀;8、第三气囊;9、第四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上表面”“下表面”“向上”“向下”以气垫枕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气垫枕,包括枕头1,枕头1的上表面设置有E形的第一气囊组2和第二气囊组3,第一气囊组2的气囊与第二气囊组3的气囊相间隔设置,第一气囊组2的气囊相互连通,第二气囊组3的气囊相互连通,第一气囊组2和第二气囊组3交替充气。
[0019]还包括第一支管41、第二支管42、充气泵5以及与充气泵5连接的总进气管4,第一支管41与第一气囊组2连通,第二支管42与第二气囊组3连通,第一支管41以及第二支管42通过分流阀45与总进气管4连通。通过这样的设计,仅需一个充气泵5即可对第一气囊组2以及第二气囊组3进行充气。
[0020]为了使第一气囊组2和第二气囊组3能相互交替充放气,第一支管41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71,第二支管42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72。第一控制阀71和第二控制阀72可以是三通阀,通过调节三通阀的进气和出气,对第一气囊组2和第二气囊组3进行充气、密闭或泄气;当第一控制阀71将第一气囊组2和充气泵5连通时,第二控制阀72则将第二气囊组3和空气连通,此时第一气囊组2呈充气状态,第二气囊组3呈泄气状态;当第一控制阀71将第一气囊组2和空气连通时,第二控制阀72则将第二气囊组3和充气泵5连通,此时第一气囊组2呈泄气状态,第二气囊组3呈充气状态。
[0021]第一气囊组2以及第二气囊组3均设置有若干向上的凸起6,凸起6固定于第一气囊组2以及第二气囊组3上。通过这样的设计,凸起6可以对患者头部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022]实施例1使用时,打开充气泵5,调节第一控制阀71将第一气囊组2和充气泵5连通,第二控制阀72将第二气囊组3和空气连通,此时第一气囊组2呈充气状态,第二气囊组3呈泄气状态,根据患者的舒适度控制第一气囊组2和第二气囊组3的膨胀度,关闭第一控制阀71以及第二控制阀72,保持一段时间后,调节第一控制阀71将第一气囊组2和空气连通,第二控制阀72将第二气囊组3和充气泵5连通,此时第一气囊组2呈泄气状态,第二气囊组3呈充气状态,根据患者的舒适度控制第一气囊组2和第二气囊组3的膨胀度,关闭第一控制阀71以及第二控制阀72,同样保持一段时间。通过调节第一控制阀71和第二控制阀72来对第一气囊组2以及第二气囊组3进行交替充放气,交替与患者的头部相接触,减少患者头部压力性损伤的产生。
[0023]实施例2
[0024]如图2

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枕头1的下表面设置有交替充气的
第三气囊8和第四气囊9,第三气囊8以及第四气囊9分别位于枕头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通过这样的设计,即可实现气垫枕的左右两侧交替微微升高,使患者的头部交替左右微侧,降低头部压力性损伤的概率。
[0025]第三支管43与第三气囊8连通,第四支管44与第四气囊9连通,第三支管43以及第四支管44通过分流阀45与总进气管4连通。通过这样的设计,仅需一个充气泵5即可对第一气囊组2、第二气囊组3、第三气囊8、第四气囊9进行充气。
[0026]第三支管43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73,第四支管44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74。通过第三控制阀73以及第四控制阀74即可轻松调节第三气囊8以及第四气囊9的充放气。
[0027]实施例2使用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通过调节第三控制阀73以及第四控制阀74来实现对第三气囊8以及第四气囊9的充放气,使气垫枕实现轻微的左右高低差,使患者头部可以被动的轻微左侧或右侧,以降低患者头部压力性损伤的现象。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垫枕,包括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的上表面设置有交替充气的第一气囊组和第二气囊组,所述第一气囊组的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组的气囊相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气囊组的气囊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气囊组的气囊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充气泵以及与所述充气泵连接的总进气管,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一气囊组连通,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第二气囊组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支管以及第二支管与所述总进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娟张书流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