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缩型网格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877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凝缩型网格热交换器,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热交换器主体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热交换器主体的热交换器支架;所述热交换器主体包括热交换液进口、进口控制阀、热交换液出口、出口控制阀,所述进口控制阀和出口控制阀结构相同,均为电磁阀,进口控制阀上集成有温度传感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出口控制阀上集成有温度传感器、信号接收器、流速传感器,热交换器主体两个侧面采用若干热交换网块覆盖;所述热交换器支架包括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以及布置于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之间的竖向网块框架和横向网块框架,所述热交换网块安装于由所述竖向网块框架和横向网块框架构成的网格中。块框架构成的网格中。块框架构成的网格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缩型网格热交换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热交换
,具体为一种凝缩型网格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前的热交换器的例子包括冷却塔和蒸发式冷凝器。冷却塔通过液体与气体接触来冷却液体。许多冷却塔是逆流式的,其中允许热的流体通过塔向下流动,同时逆向气流向上抽吸穿过下落的液体,从而冷却液体。另一种冷却塔是交叉流动式的,其中交叉流动的气流被抽吸或压迫越过下落的液体,从而冷却液体。液体冷却塔通常用来冷却电厂和加工厂的排出废热的水、及工业和机关部门的空调中。但是现有技术中都没有关于热交换器的自动控制以及提高热交换器效率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凝缩型网格热交换器,达到提高热交换效率,自动控制热交换器工作的目的。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提高热交换效率,自动控制热交换器工作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凝缩型网格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主体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热交换器主体的热交换器支架;所述热交换器主体包括热交换液进口、进口控制阀、热交换液出口、出口控制阀,所述热交换液进口与热交换主管一端采用无缝焊连接,所述热交换液出口与热交换主管另一端采用无缝焊连接,所述热交换主管在弯折处采用过渡管连接,所述进口控制阀和出口控制阀结构相同,均为电磁阀,进口控制阀上集成有温度传感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出口控制阀上集成有温度传感器、信号接收器、流速传感器,热交换器主体两个侧面采用若干热交换网块覆盖,所述热交换网块紧贴热交换主管的外表面,所述热交换网块由网块框体和其内部的横向散热片、纵向散热片构成;所述热交换器支架包括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以及布置于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之间的竖向网块框架和横向网块框架,所述热交换网块安装于由所述竖向网块框架和横向网块框架构成的网格中,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的四角处安装有装配板,热交换主管之间采用横向主管支架和竖向主管支架连接支撑。
[0007]优选的,所述热交换主管采用横向三列,纵向八层的布置形式。
[0008]优选的,所述进口控制阀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进口处的液体温度,并通过信号发射器将进口温度数据发送给出口控制阀上的信号接收器,出口控制阀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口处的液体温度,根据出口液体温度和进口液体温度之差判断热交换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并根据该温差控制进口控制阀的开关大小,并通过出口控制阀处的流速传感器判断流速是否达到控制要求,在流速达到预设要求时,停止进口控制阀的开关动作。
[0009]优选的,所述热交换液进口位于热交换器主体的左下角,所述热交换液出口位于热交换器主体的右上角。
[0010]优选的,所述网块框体内部横向散热片和纵向散热片为多个,且横向散热片和纵向散热片呈正交的交织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竖向网块框架为一根,将热交换器主体侧面等分为左右两片,横向网块框架为两根,将热交换器主体侧面等分为上中下三片。
[0012]优选的,所述装配板上开有三个装配孔。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凝缩型网格热交换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在热交换器两侧设置若干热交换网块,可以扩大热交换的面积,从而可以在相同条件下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减少热交换时间和节约能源,此外网块设置成可拆卸形式,在需要清洁和维修时方便拆卸。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多层多列的热交换主管的形式在同样空间内增加热交换主管的长度,从而增加热交换液的热交换时间,从而实现充分利用热交换能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主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内部主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内部侧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热交换网块结构图。
[0022]图中:1

热交换器主体,2

热交换器支架,101

热交换液进口,102

热交换液出口,103

进口控制阀,104

出口控制阀,105

热交换主管,106

过渡管,107

热交换网块,1071

网块框体,1072

横向散热片,1073

纵向散热片,201

顶部框架,202

底部框架,203

竖向网块框架,204

横向网块框架,205

装配板,206

竖向主管支架,207

横向主管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

4,一种凝缩型网格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主体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热交换器主体1的热交换器支架2;所述热交换器主体1包括热交换液进口101、进口控制阀103、热交换液出口102、出口控制阀104,所述热交换液进口101与热交换主管105一端采用无缝焊连接,所述热交换液出口102与热交换主管105另一端采用无缝焊连接,所述热交换主管105在弯折处采用过渡管106连接,所述进口控制阀103和出口控制阀104结构相同,均为电磁阀,进口控制阀103上集成有温度传感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出口控制阀104上集成有温度传感器、信号接收器、流速传感器,热交换器主体1两个侧面采用若干热交换网块107覆盖,所述热交换网块107紧贴热交换主管105的外表面,所述热交换网块107由网块框体1071和其内部的横向散热片1072、纵向散热片1073构成;所述热交换器支架2包括顶部框架201和底部框架202,以及布置于顶部框架201和底部框架202之间的竖向网块框架203和横向网块框架204,所述热交换网块107安装于由所述竖向网块框架203和横向网块框架204构成的网格中,顶部框架201和底部框架202的四角处安装有装配板205,热交换主管105之间采用横向主管支架207和竖向主管支架206连接支撑。所述热交换主管105采用横向三列,纵向八
层的布置形式。所述进口控制阀103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进口处的液体温度,并通过信号发射器将进口温度数据发送给出口控制阀104上的信号接收器,出口控制阀104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口处的液体温度,根据出口液体温度和进口液体温度之差判断热交换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并根据该温差控制进口控制阀103的开关大小,并通过出口控制阀104处的流速传感器判断流速是否达到控制要求,在流速达到预设要求时,停止进口控制阀103的开关动作。所述热交换液进口101位于热交换器主体1的左下角,所述热交换液出口102位于热交换器主体1的右上角。所述网块框体1071内部横向散热片1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缩型网格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主体(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热交换器主体(1)的热交换器支架(2);所述热交换器主体(1)包括热交换液进口(101)、进口控制阀(103)、热交换液出口(102)、出口控制阀(104),所述热交换液进口(101)与热交换主管(105)一端采用无缝焊连接,所述热交换液出口(102)与热交换主管(105)另一端采用无缝焊连接,所述热交换主管(105)在弯折处采用过渡管(106)连接,所述进口控制阀(103)和出口控制阀(104)结构相同,均为电磁阀,进口控制阀(103)上集成有温度传感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出口控制阀(104)上集成有温度传感器、信号接收器、流速传感器,热交换器主体(1)两个侧面采用若干热交换网块(107)覆盖,所述热交换网块(107)紧贴热交换主管(105)的外表面,所述热交换网块(107)由网块框体(1071)和其内部的横向散热片(1072)、纵向散热片(1073)构成;所述热交换器支架(2)包括顶部框架(201)和底部框架(202),以及布置于顶部框架(201)和底部框架(202)之间的竖向网块框架(203)和横向网块框架(204),所述热交换网块(107)安装于由所述竖向网块框架(203)和横向网块框架(204)构成的网格中,顶部框架(201)和底部框架(202)的四角处安装有装配板(205),热交换主管(105)之间采用横向主管支架(207)和竖向主管支架(206)连接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翔石磊杨家林潘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柯倍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