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环保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873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臭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环保除臭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气体进口和安装在壳体上的气体出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的内部空腔分隔成一号净化腔和二号净化腔,所述一号净化腔与气体进口连通,所述二号净化腔与气体出口连通,所述隔板的下侧开设有用于连通一号净化腔和二号净化腔的通气孔,所述一号净化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淋管、多孔支撑板和生物滤床,利用除味剂的液体充分的与臭气混合,对臭气进行首次的除臭,通过生物滤床上的微生物对臭气进行吸收,进行第二次的净化,经过活性炭放置抽屉时,由活性炭对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大大提高了净化的效率和纯净度。大大提高了净化的效率和纯净度。大大提高了净化的效率和纯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环保除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除臭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环保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恶臭气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会使中枢神经产生障碍、病变,引起慢性病、急性病。国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便开始了恶臭气体污染治理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我国20世纪80年代才开展恶臭气体污染的调查、测试和标准方面的研究,而对脱臭技术的研究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行。
[0003]各种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的目的在于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使恶臭气体的物质结构发生改变,消除恶臭。排放出来的气体需要对其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到大气中,而现有的净化方法是让难闻气体通过装有水的桶内,通过水净化气体,这种净化方法虽然成本低,但是净化不够彻底,净化后的气体不够纯净,且净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目前净化方法虽然成本低,但是净化不够彻底,净化后的气体不够纯净,且净化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环保除臭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效环保除臭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气体进口和安装在壳体上的气体出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的内部空腔分隔成一号净化腔和二号净化腔,所述一号净化腔与气体进口连通,所述二号净化腔与气体出口连通,所述隔板的下侧开设有用于连通一号净化腔和二号净化腔的通气孔,所述一号净化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淋管、多孔支撑板和生物滤床,所述喷淋管的喷淋方向向上设置,喷淋管的进水端贯穿壳体并过盈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另一端连通在壳体的底部,水管上设置有水泵,以使壳体底部的水通过水管从喷淋管向上喷出,所述多孔支撑板上放置有若干的鲍尔环,所述鲍尔环内填充有鲍尔环填充材料;所述二号净化腔内设置有活性炭放置抽屉,所述活性炭放置抽屉内装有活性炭,在壳体侧壁上与活性炭放置抽屉相对应处设置有活性炭更换口。
[0007]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环保除臭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二号净化腔内设置还设置有静音风扇,所述静音风扇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静音风扇布置在气体出口的下方,用于将壳体内的空气向上从气体出口吹出。
[0008]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环保除臭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的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水位控制阀。
[0009]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环保除臭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生物滤床的数量为两层或三层。
[0010]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环保除臭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活性炭放置抽屉的数量至少为三层。
[0011]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环保除臭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气体进口内设有过滤网,所述用于隔离一些大颗粒污染物质。
[0012]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环保除臭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隔板上安装有超声波液位计,所述超声波液位计用于检测壳体底部液面的高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环保除臭装置,通过将喷淋管的喷液方向向上设置,喷淋管向上喷出的含有除味剂的液体先上升再受重力下降,在空中悬浮的时间长,能够使含有除味剂的液体充分的与臭气混合,对臭气进行首次的除臭,喷淋管下方的鲍尔环内的鲍尔环填充材料能够将臭气和液体均分,落到生物滤床上,通过生物滤床上的微生物对臭气进行吸收,进行第二次的净化,经过二次净化的气体通过通气孔进入二号净化腔,经过活性炭放置抽屉时,由活性炭对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大大提高了净化的效率和纯净度。
附图说明
[001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5]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环保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壳体1、气体进口2、气体出口3、隔板4、一号净化腔5、二号净化腔6、喷淋管7、多孔支撑板8、生物滤床9、水泵10、鲍尔环11、活性炭放置抽屉12、活性炭更换口13、水位控制阀14、过滤网15、超声波液位计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8]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9]一种高效环保除臭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上的气体进口2和安装在壳体1上的气体出口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将壳体1的内部空腔分隔成一号净化腔5和二号净化腔6,所述一号净化腔5与气体进口2连通,所述二号净化腔6与气体出口3连通,所述隔板4的下侧开设有用于连通一号净化腔5和二号净化腔6的通气孔,所述一号净化腔5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淋管7、多孔支撑板8和生物滤床9,所述喷淋管7的喷淋方向向上设置,喷淋管7的进水端贯穿壳体1并过盈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另一端连通在壳体1的底部,水管上设置有水泵10,以使壳体1底部的水通过水管从喷淋管7向上喷出,所述多孔支撑板8上放置有若干的鲍尔环11,所述鲍尔环11内填充有鲍尔环填充材料;所述二号净化腔6内设置有活性炭放置抽屉12,所述活性炭放置抽屉12内装有活性炭,在壳体1侧壁上与活性炭放置抽屉12相对应处设置有活性炭更换口13。
[0020]工作时,臭气通过气体进口2进入一号净化腔5,喷淋管7向上喷出含有除味剂的液体,液体先上升再受重力下降,在空中悬浮的时间长,能够使含有除味剂的液体充分的与臭气混合,对臭气进行首次的除臭,喷淋管7下方的鲍尔环11内的鲍尔环填充材料能够将臭气和液体均分,落到生物滤床9上,通过生物滤床9上的微生物对臭气进行吸收,进行第二次的净化,经过二次净化的气体通过通气孔进入二号净化腔6,经过活性炭放置抽屉12时,由活性炭对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大大提高了净化的效率和纯净度。
[0021]作为对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二号净化腔6内设置还设置有静音风扇,所述静音风扇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上,静音风扇布置在气体出口3的下方,用于将壳体1内的空气向上从气体出口3吹出,加速气体在壳体1内的流动,进一步提高臭气的净化效率。
[0022]作为对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水位控制阀14,当水位过高时,可以通过水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环保除臭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上的气体进口(2)和安装在壳体(1)上的气体出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将壳体(1)的内部空腔分隔成一号净化腔(5)和二号净化腔(6),所述一号净化腔(5)与气体进口(2)连通,所述二号净化腔(6)与气体出口(3)连通,所述隔板(4)的下侧开设有用于连通一号净化腔(5)和二号净化腔(6)的通气孔,所述一号净化腔(5)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淋管(7)、多孔支撑板(8)和生物滤床(9),所述喷淋管(7)的喷淋方向向上设置,喷淋管(7)的进水端贯穿壳体(1)并过盈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另一端连通在壳体(1)的底部,水管上设置有水泵(10),以使壳体(1)底部的水通过水管从喷淋管(7)向上喷出,所述多孔支撑板(8)上放置有若干的鲍尔环(11),所述鲍尔环(11)内填充有鲍尔环填充材料;所述二号净化腔(6)内设置有活性炭放置抽屉(12),所述活性炭放置抽屉(12)内装有活性炭,在壳体(1)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艾舍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