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质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862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质栽培装置,涉及到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包括培养箱和安装与培养箱一侧的侧门,培养箱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培养箱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顶端中部贯穿开设有流水槽,流水槽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培养箱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顶端中部贯穿开设有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培养皿分别放入到多个通槽内部,并且培养皿可拆卸设置,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取出培养皿更换基质;通过进水管向流水槽注入干净的水,将流水槽内部由培养皿流入的废液和培养液冲走,通过流水管和集水管流入废水箱主体收集,有利于方便及时处理掉废液和多余培养液。有利于方便及时处理掉废液和多余培养液。有利于方便及时处理掉废液和多余培养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质栽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土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基质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土栽培技术使人类获得了包括无机营养条件在内的,对作物生长全部环境条件进行精密控制的能力,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有可能彻底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向着自动化、机械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发展。基质无土栽培,特别是岩棉作为基质的无土栽培有点颇多,比如岩棉质地均匀,栽培床中不同的位置的营养液和氧气的供应非常的相近;岩棉的本身不传播病虫害;岩棉培能很好的解决水分、养分以及氧气的供应。
[0003]但是目前基质栽培装置不方便工作人员更换基质,陈旧基质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并且现有的岩棉无土栽培装置在使用时会有一些废液和多余培养液流出,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滋生细菌,甚至发臭,影响培养。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基质栽培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质栽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质栽培装置,包括培养箱和安装与培养箱一侧的侧门,所述培养箱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培养箱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顶端中部贯穿开设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培养箱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顶端中部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活动设置有培养皿,所述通槽内侧壁顶端环绕开设有卡槽,所述培养皿外侧壁顶端固定套接设置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环,所述培养箱一侧底端设置有废水箱主体,所述废水箱主体顶端设置有集水管,且集水管的底端与废水箱主体连通,所述培养箱一侧内壁固定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板对应的流水管,且流水管的一端与流水槽连通,所述流水管的另一端与集水管连通,所述培养箱另一侧固定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板对应的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一端与流水槽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卡环顶端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提手,所述卡槽内壁固定设置有阻尼层,且阻尼层与卡环贴合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流水槽底端内壁呈倾斜设置,且流水槽底端内壁靠近进水管的一侧高于靠近流水管的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通槽内侧壁和流水槽内侧壁顶端均固定设置有密封层,且两个密封层分别与培养皿和第二固定板贴合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固定板呈竖直等间距分布,所述通槽开设有多个,且多个通槽呈等间距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培养箱背面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板对应的紫外线灯,所述侧门正
面边缘环绕设置有密封圈。
[0012]优选的,所述培养箱顶端贯穿开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内部均固定设置有滤网。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本技术通过多个培养皿分别放入到多个通槽内部,并且培养皿可拆卸设置,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取出培养皿更换基质;
[0015]2、本技术通过进水管向流水槽注入干净的水,将流水槽内部由培养皿流入的废液和培养液冲走,通过流水管和集水管流入废水箱主体收集,有利于方便及时处理掉废液和多余培养液;
[0016]3、本技术通过紫外线灯的设置,紫外线灯能够灭杀掉培养箱内部空气的部分细菌,有利于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培养皿内部,影响正常培养。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图1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图1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培养箱;2、侧门;3、第一固定板;4、流水槽;5、第二固定板;6、通槽;7、培养皿;8、卡槽;9、卡环;10、提手;11、流水管;12、集水管;13、废水箱主体;14、紫外线灯;15、密封圈;16、进水管;17、透气孔;18、滤网;19、密封层;20、阻尼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基质栽培装置,包括培养箱1和安装与培养箱1一侧的侧门2。
[0024]所述培养箱1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3,且第一固定板3的两端分别与培养箱1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3顶端中部贯穿开设有流水槽4,所述流水槽4底端内壁呈倾斜设置,且流水槽4底端内壁靠近进水管16的一侧高于靠近流水管11的一侧,所述流水槽4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5,且第二固定板5的两端分别与培养箱1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5顶端中部贯穿开设有通槽6,所述第一固定板3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固定板 3呈竖直等间距分布,所述通槽6开设有多个,且多个通槽6呈等间距分布,所述通槽6内部活动设置有培养皿7,所述通槽6内侧壁顶端环绕开设有卡槽 8,所述培养皿7外侧壁顶端固定套接设置有与卡槽8相适配的卡环9,通过多个培养皿7分别放入到多个通槽6内部,并且培养皿7可拆卸设置,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取出培养皿7更换基质。
[0025]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1一侧底端设置有废水箱主体13,所述废水箱主体13顶端设置有集水管12,且集水管12的底端与废水箱主体13连通,所述培养箱1一侧内壁固定贯穿设
置有与第一固定板3对应的流水管11,且流水管11的一端与流水槽4连通,所述流水管11的另一端与集水管12连通,所述培养箱1另一侧固定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板3对应的进水管16,且进水管16的一端与流水槽4连通,通过进水管16向流水槽4注入干净的水,将流水槽4内部由培养皿7流入的废液和培养液冲走,通过流水管11和集水管 12流入废水箱主体13收集,有利于方便及时处理掉废液和多余培养液。
[0026]其次,所述卡环9顶端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提手10,所述卡槽8内壁固定设置有阻尼层20,且阻尼层20与卡环9贴合连接,所述通槽6内侧壁和流水槽4内侧壁顶端均固定设置有密封层19,且两个密封层19分别与培养皿 7和第二固定板5贴合连接,通过密封层19与阻尼层20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培养皿7滑动,所述培养箱1背面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板3对应的紫外线灯14,通过紫外线灯14的设置,紫外线灯14能够灭杀掉培养箱1内部空气的部分细菌,有利于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培养皿7内部,影响正常培养。
[0027]所述侧门2正面边缘环绕设置有密封圈15,所述培养箱1顶端贯穿开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透气孔17,通过透气孔17的设置,有利于让培养箱 1内部空气和外接空气交换,保持培养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质栽培装置,包括培养箱(1)和安装与培养箱(1)一侧的侧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3),且第一固定板(3)的两端分别与培养箱(1)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3)顶端中部贯穿开设有流水槽(4),所述流水槽(4)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5),且第二固定板(5)的两端分别与培养箱(1)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5)顶端中部贯穿开设有通槽(6),所述通槽(6)内部活动设置有培养皿(7),所述通槽(6)内侧壁顶端环绕开设有卡槽(8),所述培养皿(7)外侧壁顶端固定套接设置有与卡槽(8)相适配的卡环(9),所述培养箱(1)一侧底端设置有废水箱主体(13),所述废水箱主体(13)顶端设置有集水管(12),且集水管(12)的底端与废水箱主体(13)连通,所述培养箱(1)一侧内壁固定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板(3)对应的流水管(11),且流水管(11)的一端与流水槽(4)连通,所述流水管(11)的另一端与集水管(12)连通,所述培养箱(1)另一侧固定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板(3)对应的进水管(16),且进水管(16)的一端与流水槽(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质栽培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四方圆温室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