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式水轮机卧式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851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力机械的专用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冲击式水轮机卧式机座,包括机盖和设有机壳的底座,所述机盖的分半面处连接有与机盖分体成型的机盖分半板,所述底座的分半面处连接有与底座分体成型的底座分半板,所述机盖分半板与所述底座分半板贴合。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冲击式水轮机的卧式机座的加工需要依赖大型的镗床等加工设备,导致整个卧式机座的加工难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式水轮机卧式机座


[0001]本技术属于液力机械的专用部件
,具体为一种冲击式水轮机卧式机座。

技术介绍

[0002]冲击式水轮机卧式机座是水轮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承受着喷嘴装配运行时的射流的反作用力,支撑喷嘴装配的作用,同时还要起到转轮室的作用,承受射流水的冲击,引导水流进入尾水。
[0003]传统的机座为底座、机壳、机盖等三部分组成,俗称“三瓣机座”。三部分的分半组合面均须精加工,三部分共有五个分半组合面,且三部分的结构尺寸较大,导致分半组合面的加工对大镗床等设备依赖性强,并且三部分的结构形状各异,加工时的安装定位比较复杂,从而使整个机座的加工占用主大设备的时间较长,使机座整体加工成本较高。
[0004]专利公开号CN201963453U,名称为一种卧轴双喷冲击式水轮机机座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机座,该机座包括底座、机盖和机壳,机壳位于底座的上方,机壳与底座一体成型,机盖安装在机壳上。该专利方案中底座与机壳进行一体式制作,从而减少了整个机座的分半组合面的数量,提高了加工效率。虽然该方案中分半组合面的数量减少了,但是在分半组合面的加工过程中还是需要使用大型的镗床设备,对底座和机盖的分半组合面进行加工时仍然具有较大的安装定位等难度,使整个机座的加工难度仍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式水轮机卧式机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冲击式水轮机的卧式机座的加工需要依赖大型的镗床等加工设备,导致整个卧式机座的加工难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冲击式水轮机卧式机座,包括机盖和设有机壳的底座,所述机盖的分半面处连接有与机盖分体成型的机盖分半板,所述底座的分半面处连接有与底座分体成型的底座分半板,所述机盖分半板与所述底座分半板贴合。
[0007]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将底座分半板与机盖分半板的贴合面进行精加工后,然后再将底座分半板与底座的分半面处进行连接,将机盖分半板与机盖的分半面处进行连接,从而将现有技术中机盖与底座连接时的分半面的贴合转换为机盖分半板与底座分半板的贴合。底座分半板和机盖分半板的形状体积明显小于底座和机盖,从而在加工时无需依赖大型的镗床设备,进而无需使用大型的镗床设备对机盖和底座的分半面进行加工,降低了整个卧式机座的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0008]进一步,所述机盖分半板与机盖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分半板与底座固定连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使底座分半板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机盖与机盖分半板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在使用或搬运等过程中,底座分半板与底座之间、机盖分半板与机盖之间的相
对位置不会随意发生改变,方便机盖与底座连接时可以快速的使底座分半板与机盖分半板贴合到位。
[0009]进一步,所述机盖分半板与机盖焊接,所述底座分半板与底座焊接。焊接连接的方式操作简单,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
[0010]进一步,所述机盖分半板与所述底座分半板可拆卸连接。采用这样的方式,通过机盖分半板与底座分半板之间的连接和拆卸即可实现机盖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和拆卸,无需在机盖和底座之间再额外的设置连接结构来实现连接,有利于简化机盖与底座之间的连接方式。
[0011]进一步,所述机盖分半板与所述底座分半板通过螺栓连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使机盖分半板与底座分半板之间的连接和拆卸都比较方便进行操作。
[0012]进一步,所述底座分半板包括底座第一分半板和底座第二分半板,所述底座第一分半板与底座第二分半板之间呈115
°
—135
°
的夹角,所述夹角的圆心与底座上水轮机主轴安装位的轴线共线。水轮机主轴安装位是指底座上安装水轮机的转轮时,与转轮连接的主轴需要穿出底座的位置。通过利用底座上水轮机主轴安装位来对底座第一分半板和底座第二分半板进行测量定位等操作,有利于降低操作难度。同时,采用设置夹角的方式,并且将夹角的大小控制在115
°
—135
°
之间,使机盖几乎覆盖了转轮的三分之一,从而在拆卸下机盖后,使转轮大致三分之一的部分暴露,从而方便对转轮进行检修等操作。
[0013]进一步,所述夹角为125
°
。设置成该角度时,使底座分半板上可以开设一个尺寸合适的供安装转轮使用的通道,又尽可能的节省了原材料。
[0014]进一步,所述底座第一分半板与底座第二分半板焊接。采用焊接的方式,使底座第一分半板和底座第二分半板之间形成相互支撑,从而可以增强它们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并且焊接后可以使底座第一分半板和底座第二分半板之间的接缝处得以密封,避免发生漏水的现象。
[0015]进一步,所述底座分半板与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可以增强底座分半板的刚度,从而增大底座分半板的承载力,延长底座分半板的使用寿命。
[0016]进一步,所述加强筋分别与底座分半板和底座焊接。采用焊接的方式,方便加强筋分别与底座分半板和底座进行连接操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冲击式水轮机卧式机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的A方向视图;
[0019]图3为图2中的B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底座分半板2、底座第一分半板21、底座第二分半板22、机盖分半板3、机盖4、螺栓5、转轮6、加强筋7。
[0022]实施例基本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冲击式水轮机卧式机座,包括底座1和机盖4,机盖4位于底座1的上部。底座1与机盖4连接的分半面处设有底座分半板2,底座分半板2
的外侧边缘与底座1的分半面处焊接固定。底座分半板2与底座1之间还焊接有加强筋7,加强筋7呈三角形,通过加强筋7可以增大底座分半板2的刚度,使其可以承受更大的外力作用而不会发生破坏。底座分半板2包括底座第一分半板21和底座第二分半板22,底座第一分半板21和底座第二分半板22相互焊接固定,并且它们之间的夹角α的大小为125
°
且夹角的圆心与底座上转轮主轴安装位的轴线共线,采用125
°
的夹角可以使底座分半板2上开设一个尺寸合适的供安装转轮6使用的通道。
[0023]机盖4与底座1连接的分半面处设有机盖分半板3,机盖分半板3与底座分半板2贴合设置。机盖分半板3上设有与机盖4的分半面轮廓重合的通孔,机盖分半板3沿通孔的边缘与机盖4焊接固定。机盖分半板3与底座分半板2之间通过若干螺栓5连接固定,具体为在底座分半板2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在机盖分半板3上设置有若干与螺纹孔相对的过孔,通过螺栓5穿入过孔后与螺纹孔连接,实现机盖分半板3与底座分半板2之间的连接固定,从而实现机盖4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固定。
[0024]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底座分半板2与机盖分半板3的贴合面分别使用镗床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式水轮机卧式机座,包括机盖和设有机壳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的分半面处连接有与机盖分体成型的机盖分半板,所述底座的分半面处连接有与底座分体成型的底座分半板,所述机盖分半板与所述底座分半板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式水轮机卧式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分半板与机盖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分半板与底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击式水轮机卧式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分半板与机盖焊接,所述底座分半板与底座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式水轮机卧式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分半板与所述底座分半板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冲击式水轮机卧式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分半板与所述底座分半板通过螺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冲击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晖杨厚果卿华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