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水水体治理自流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843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水水体治理自流加药装置,其包括加药箱、设置在河水水体上方的加药总管以及设置在加药总管上的若干个加药分管,在加药总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在河水水体上方设有流量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流量计实时监控河水的流量,根据河水流量大小改变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大小,可以按照河水流量比例控制加药量,可以保证加药量和溶解后的药液浓度,同时实现了不间断持续加药,可以更加有利于药的溶解与均匀分布,加药治理效果更好,本装置靠太阳能供电,无需接入额外电源,使用位置不受电源限制。电源限制。电源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水水体治理自流加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河水水体治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河水水体治理自流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河水水质不断降低,为了改善水质,目前河水的治理工作普遍采用投药的方式。
[0003]目前河水投药采用的多为曝气式,采用这种投药方式无法做到持续投药,都是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的药,这就可能会造成药物溶解不充分、局部药物浓度过大等问题。而且在投药时都是投放在水体表面,有时还没等沉淀到河道底部就已经被流动的河水冲走,造成底部受药不匀。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投药治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河水水体治理自流加药装置,其可以根据河水水体流量调整加药量,以确保合适加药量和加药浓度。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河水水体治理自流加药装置,其包括加药箱、设置在河水水体上方或水体内的加药总管以及设置在加药总管上的若干个加药分管,在加药总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在河水水体上方设有流量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加药分管为柔性管。
[0007]进一步的,所述加药分管的出口分层设置在河水水体内,在若干个所述加药分管上连接有配重固定排。
[0008]进一步的,每层的加药分管的出口分别与对应的配重固定排连接。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加药分管的出口上安装有加药头,在加药头与加药总管之间设有钢丝绳,所述加药分管缠绕在钢丝绳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加药头包括呈喇叭状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挡板以及设置在挡板上的通孔,所述加药分管与壳体的喇叭状顶端连通。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呈圆筒形的连接部,在连接部的侧壁上设定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连接部与壳体的喇叭状底端相对应并且与之连通。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架设在河水水体上方的固定钢缆,所述加药总管与固定钢缆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加药箱的高度高于河水水体上方加药总管的高度。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加药箱一侧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与控制箱,控制箱收集流量计的信号并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度。
[0015]本技术的积极效果为:本技术通过流量计实时监控河水的流量,根据河水流量大小改变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大小,可以按照河水流量比例控制加药量,可以保证加药量和溶解后的药液浓度,同时实现了不间断持续加药,可以更加有利于药的溶解,加药治
理效果更好。
[0016]加药箱的位置高于加药总管,打开流量控制阀后,可以靠药液的重力自流实现均衡稳定加药,无需水泵等,减少能耗。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位于河道内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加药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附图1

3所示,本技术包括设置在河道一侧的加药箱1、与加药箱1连通并且位于河水水体上方或位于水体内的加药总管2以及设置在加药总管2上的若干个加药分管7,在加药总管2上设有流量控制阀3,在河水水体上方设有流量计4,在本实施例中,流量计4采用超声波流量计。在加药箱1上设有可视液位计,在其一侧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与控制箱8,控制箱收集流量计的信号并控制流量控制阀3的开度。
[0021]利用流量计4实时监控河水的流量,根据河水流量大小改变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大小,按照河水流量比例控制加药量,同时通过加药分管7可以不断的释放药液,实现连续加药。
[0022]加药箱1的高度高于加药总管2和加药分管7,加药箱1内的药液可以依靠重力自流至加药分管7内,实现自动均衡稳定加药,无需水泵等动力部件,减少能耗,整体所需电耗低,通过太阳能单晶光伏板提供电能即可完成加药量的控制,无需额外电源的接入。
[0023]加药分管7的长度不同,使加药分管7的出口分层设置在水体内,实现了连续分层加药,药剂释放均匀。
[0024]加药分管7采用柔性管,在出口位于同一层的加药分管7上连接有配重固定排10,防止河水流动造成加药分管缠绕。
[0025]在加药分管7的出口处通过快接插头连接有加药头6,在加药头6与加药总管2之间设有钢丝绳11,所述加药分管7缠绕在钢丝绳11上。利用钢丝绳11进行连接一方面可以增加强度,防止加药分管在水流的作用下断裂,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河水深度调整钢丝绳11的整体长度,调整加药头6与加药总管2之间的距离。加药头6可以随水流进行晃动,飘动加药,防止污堵且加药更加均匀。
[0026]加药头6包括呈喇叭状的壳体601、设置在壳体601内的挡板603以及设置在挡板603上的通孔604,挡板603呈半球形,所述加药分管6与壳体601的喇叭状内侧端连通,可以增大端部的内径,放大接触面积,有效防止污堵污堵加药分管7。
[0027]在壳体601的下方设有呈圆筒形的连接部602,在连接部602的侧壁上设定有若干个通孔604,所述连接部602与壳体601的喇叭状外侧端相对应并且与之连通。可以进一步防止河水内污泥阻塞加药分管和加药头6,也可以更加均匀稳定的加药。
[0028]在河道的上方设有固定钢缆5,加药总管2与固定钢缆5连接,保证加药总管2的稳定性。
[002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水水体治理自流加药装置,其特征在其包括加药箱(1)、设置在河水水体上方或水体内的加药总管(2)以及设置在加药总管(2)上的若干个加药分管(7),在加药总管(2)上设有流量控制阀(3),在河水水体上方设有流量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水水体治理自流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分管(7)为柔性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水水体治理自流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分管(7)的出口分层设置在河水水体内,在若干个所述加药分管(7)上连接有配重固定排(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水水体治理自流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的加药分管(7)的出口分别与对应的配重固定排(1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水水体治理自流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药分管(7)的出口上安装有加药头(6),在加药头(6)与加药总管(2)之间设有钢丝绳(11),所述加药分管(7)缠绕在钢丝绳(1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水水体治理自流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剑峰张坤刘力敏韩雪于娜李子风李福宽李明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润天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