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岩质高陡边坡治理的生态绿化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807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岩质高陡边坡治理的生态绿化孔结构,包括可降解纸袋,可降解纸袋内自下而上依次为填土层、种植层;所述种植层包括种植土以及播种于种植土内的植物种子。现场施工时直接将纸袋插入绿化孔中,能够提升施工效率和孔内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绿化孔结构进行合理分层,实现孔内填充物定量制作,提升坡面绿化效果。另外,可通过调整有机肥、化肥、保水剂、植物生产素的配比改良填土层土壤的肥力和耐旱能力,延长养分供给时间。种植层可选择适宜草灌品种,调节植物种类及种子用量配比。及种子用量配比。及种子用量配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岩质高陡边坡治理的生态绿化孔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岩质高陡坡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岩质高陡边坡治理的生态绿化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岩质高陡边坡绿化,一直是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在北方干旱少雨地区,目前比较普遍的共识是,现场具备施工场地条件的,在一定距离种植高大的乔木,利用乔木高大的树冠和视觉差来遮挡破坏面,这种方法是一种间接的绿化方法;现场不具备施工场地条件的,清理危岩消除灾害后直接保持破坏面现状,不予治理。这是对高陡坡的治理的一种无奈,尤其是坡度在60
°
以上的治理面。
[0003]打孔局部绿化是一种新的治理方式,是一种直接绿化岩质高陡边坡的方法。传统的种植方法是将植物直接种在绿化孔内,孔内植物成活率低,存活率低,绿化效果差,如何提高岩质高陡边坡生态绿化孔内植物成活率,存活率,提升岩质边坡坡面绿化率、绿化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陡边坡治理的生态绿化孔结构,能够提高岩质高陡边坡生态绿化孔内植物成活率和存活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岩质高陡边坡治理的生态绿化孔结构,包括可降解纸袋,可降解纸袋内自下而上依次为填土层、种植层;所述种植层包括种植土以及播种于种植土内的植物种子。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生态绿化孔的直径为15cm,深度为30cm;所述可降解纸袋的直径为15cm,深度为30cm
[0008]进一步的,所述填土层的厚度为22cm。
[0009]进一步的,所述填土层的密实度为0.85。
[0010]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土层的厚度为3cm。
[0011]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层内植物种子上方种植土的厚度不超过植物种子直径的2倍。
[0012]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生态绿化孔结构定装装置,即内装填土层和种植层的可降解纸袋,改良孔内土壤,草种的适宜性、配合比选择,对孔内结构分层,提高土壤肥力,延长养分供给时间,增强耐旱能力,提高存活率和保存率,进而提高绿化率,达到提升绿化效果的治理目的。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1为填土层,2为种植层,3为可降解纸袋,4为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可降解纸袋3,可降解纸袋5内自下而上依次为填土层1、种植层2。种植层2播种有植物种子。可降解纸袋3插入绿化孔中。绿化孔和可降解纸袋5的规格均为直径15cm,深度30cm。
[0015]可通过调整有机肥、化肥、保水剂、植物生产素的配比改良填土层1土壤的肥力和耐旱能力,延长养分供给时间。种植层2可选择适宜草灌品种,调节植物种类及种子用量配比。本技术可对绿化孔结构进行合理分层,实现孔内填充物定量制作,提升坡面绿化效果。
[0016]孔内土壤改良:有机肥使用比例,1m3土使用20kg;化肥使用比例,1m3土使用5kg左右;保水剂使用比例,每1m3使用0.3kg;植物生长素使用比例,每1m3使用0.03kg。(详见初始配比情况表、配比改进情况表)。
[0017]草灌品种选择:从草种的单价,播种量、发芽率,成活率,生长习性、种植时间、种植效果、绿化率等方面进行试验(详见草种分析表),选择性价比高,绿化效果好,养护简单的草种。
[0018]草种最终选择:披碱草、紫羊茅、紫花苜蓿等;
[0019]灌木种类:紫穗槐;
[0020]单种种类:紫花苜蓿、紫穗槐;
[0021]混种种类:披碱草、紫羊茅,配合比2:1(按照重量计);
[0022]草籽土配比:1:10(按照重量计)。
[0023]确定最佳填土深度:通过草种的发芽率、生长情况、抗冻性、存水、渗水情况、绿化效果(占孔面积比)等分析研究(详见填土深度分析研究表),孔内填土厚度为25cm为最佳填土厚度。
[0024]本技术的制备步骤如下:
[0025]①
先将配比土填至22cm左右,压实,密实度0.85,剩余3cm;压实的作用是延长有机肥的发酵时间;延长肥力持续时间;同时保持改良土壤中的空隙,达到透气和保水;
[0026]②
将事先拌制的草籽土,填至25cm;灌木种子采取点播,每孔播种三到五粒;最后使用小耙子稍稍耙一下;增加种子与土壤的紧密度,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保证土覆盖厚度不超过种子直径的2倍,否则覆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减低种子的发芽率;
[0027]③
把配制好的土壤和草籽土定装,装在可降解的纸袋中,纸袋规格30cm*15cm,现场施工时直接将纸袋插入绿化孔中,提升施工效率和孔内土壤结构的稳定性。
[0028]初始配比情况表
[0029][0030]配比改进情况表
[0031][0032]填土深度分析研究表
[0033][0034]草种研究分析表
[0035][003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岩质高陡边坡治理的生态绿化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降解纸袋,可降解纸袋内自下而上依次为填土层、种植层;所述种植层包括种植土以及播种于种植土内的植物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岩质高陡边坡治理的生态绿化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绿化孔的直径为15cm,深度为30cm;所述可降解纸袋的直径为15cm,深度为30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岩质高陡边坡治理的生态绿化孔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日升段伟强刘进李洋李维欣王军张坤贾玉琴史建松莫凡高庆辉齐海涛董月王聪颖任千铎王洪亮吴建军鲁尚斌袁世冲李贵仁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