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林瓶自动化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799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西林瓶自动化灌装装置,包括:台板,按加工顺序依次设于所述台板上的旋转理瓶台、夹瓶单元、灌装单元、加塞单元、铝盖刮盖单元和轧盖单元,以及设于旋转理瓶台前端并与旋转理瓶台对接的进瓶托板、设于台板上用于输送西林瓶的输送单元;所述旋转理瓶台的顶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夹瓶单元对接;所述输送单元包括往复驱动模组,所述夹瓶单元固定于所述往复驱动模组上;台板上位于往复驱动模组的两端分别设有瓶体顶出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针对小批量西林瓶从灌装到加塞再到轧盖的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高效率的西林瓶自动化灌装工艺。化灌装工艺。化灌装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西林瓶自动化灌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西林瓶自动化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西林瓶是一种胶塞和铝塑组合盖封口的小瓶子。早期盘尼西林多用其盛装,故名西林瓶。西林瓶有棕色、透明等种类、硼硅材质的西林瓶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0003]目前,关于西林瓶小产量的灌装、加塞及轧盖设备都是以手动或半自动为主,生产效率较低,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不能得到保证。而且设备操作复杂,生产各环节时间间隔过长,人工干预过多,容易造成产品污染,难以符合法规要求的同时也不能为操作人员提供很好的保护。
[000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小产量西林瓶灌装设备操作复杂,生产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款新的西林瓶自动化灌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西林瓶自动化灌装装置。本技术是针对小批量西林瓶从灌装到加塞再到轧盖的加工装置。 本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高效率的西林瓶自动化灌装工艺。
[0006]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西林瓶自动化灌装装置,包括:台板,按加工顺序依次设于所述台板上的旋转理瓶台、夹瓶单元、灌装单元、加塞单元、铝盖刮盖单元和轧盖单元,以及设于旋转理瓶台前端并与旋转理瓶台对接的进瓶托板、设于台板上用于输送西林瓶的输送单元。
[0007]所述旋转理瓶台的顶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夹瓶单元对接;所述输送单元包括往复驱动模组(现有的市购部件),所述夹瓶单元固定于所述往复驱动模组上;台板上位于往复驱动模组的两端分别设有瓶体顶出机构。
[0008]本技术装置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进瓶托板通过生产线上配套设备控制,将西林瓶推入旋转理瓶台,旋转理瓶台旋转(顺时针或逆时针)带动西林瓶进入导向槽并一直沿导向槽输送至导向槽与夹瓶单元的衔接处,此时瓶体顶出机构(现有的市购部件,例如气缸、电动推杆等)把西林瓶推入夹瓶单元,夹瓶单元安装在输送单元上可沿加工方向作往复运动,夹瓶单元首先经过灌装单元,在此工位停顿并进行液体灌装。灌装完毕后夹瓶单元再依次经过加塞单元进行瓶体加塞、铝盖刮盖单元进行自动加盖、轧盖单元进行轧盖,轧盖后进入往复驱动模组的末端,由瓶体顶出机构推出,推出瓶体后夹瓶单元原路回到初始位置进行下一循环的操作。
[0009]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理瓶台包括旋转电机以及设于旋转电机上方的转盘。
[0010]在旋转电机驱动下转盘做旋转运动将西林瓶送入导向槽内并沿导向槽继续输送。
[0011]作为优选,所述往复驱动模组的前端和末端分别设有前挡块和后挡块。
[0012]作为优选,所述夹瓶单元包括壳体、固定块、夹瓶块、推块、前顶杆复位弹簧、前弹
簧罩、前顶杆、拨叉、销轴、后顶杆、后顶杆复位弹簧和后弹簧罩。所述拨叉通过销轴固定于壳体内且可实现转动;推块位于拔叉顶部且与拨叉顶部连接,推块的顶部设有贯穿壳体顶部的定位销;所述夹瓶块和固定块位于壳体顶面,其中夹瓶块通过设于其底部的销孔与所述定位销实现连接,固定块固定于壳体顶面,夹瓶块和固定块的相对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并固定西林瓶的瓶体槽;所述前顶杆和后顶杆分别位于壳体朝向所述前挡块和后挡块的侧面上,其中前顶杆贯穿壳体侧壁,前顶杆的外端朝向前挡块,内端固定于推块上,所述前弹簧罩固定于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前顶杆复位弹簧位于前弹簧罩内且套设于前顶杆位于壳体内部的部分表面;后顶杆贯穿壳体侧壁,后顶杆的外端朝向后挡块,内端与拨叉的底部抵接;所述后弹簧罩固定于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后顶杆复位弹簧位于后弹簧罩内且套设于后顶杆位于壳体内部的部分表面;所述前顶杆和后顶杆位于壳体外部分的直径大于位于壳体内部分的直径。
[0013]本技术中夹瓶单元的工作原理如下:壳体固定可在输送单元上做直线往复运动。由于往复驱动模组的前端和末端分别设有前挡块和后挡块,当壳体处于往复驱动模组的轨道前端时,前顶杆碰触前挡块,前顶杆受力后向壳体内部位移并驱使推块与前顶杆同向横移,进而带动夹瓶块与固定块分离,此时西林瓶可由瓶体顶出机构将西林瓶由导向槽推入瓶体槽内。然后壳体由输送单元驱动向后续工位位移,此位移过程中,在前顶杆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下,前顶杆复位,复位后夹瓶块与固定块靠拢,实现瓶体的夹紧。
[0014]当壳体移动至轨道末端时,后顶杆碰触后挡块,后顶杆受力后向壳体内部位移并驱使拨叉转动,拨叉转动进而驱使推块相对于后顶杆反向位移,最终带动夹瓶块与固定块分离,此时瓶体处于未夹紧状态,可由瓶体顶出机构将西林瓶推出。推出后壳体原路返回移动至轨道前端的过程中,在后顶杆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下,后顶杆复位。
[0015]本技术中夹瓶单元的优点在于:采用固定块与夹瓶快配合实现对西林瓶的松紧自动可调,该功能通过巧妙且简单的结构实现,可在直线往复运动下实现自动开合功能,节约结构运动时间,提高夹持效率。并且该夹瓶单元可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固定块与夹瓶块来满足对不同外径尺寸西林瓶的夹持。
[0016]作为优选,所述推块朝向后挡块的侧面上固定有可伸缩调节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自由端贯穿壳体侧壁,调节杆位于壳体内部的部分表面套设有调节弹簧,且调节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推块和壳体侧壁抵接。
[0017]调节弹簧的压缩程度可通过调节杆在推块中的伸缩程度来调节,从而可调节控制回复力。
[0018]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与推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可调节连接方式。
[0019]作为优选,所述灌装单元包括灌装针、竖直导杆、灌装气缸、导管和蠕动泵;所述竖直导杆通过与灌装气缸连接实现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灌装针固定于竖直导杆上且通过导管与蠕动泵连通,且灌装针的针口朝下。
[0020]本技术灌装单元的工作原理如下:需要灌装时灌装气缸向下运动将灌装针插入瓶体内部进行灌装,灌装完成后灌装气缸向上运动灌装针离开瓶体。
[0021]作为优选,所述加塞单元包括胶塞震荡器、升降杆、顶塞头和加塞气缸;所述胶塞震荡器上设有胶塞震荡斗和出料盘,所述出料盘位于胶塞震荡斗下方用于接收由胶塞震荡斗送出的胶塞,所述出料盘上设有胶塞通过孔,所述升降杆通过与加塞气缸连接实现上下
往复运动,所述顶塞头固定于升降杆的顶部且位于胶塞通过孔的正上方。
[0022]本技术加塞单元的工作原理如下:胶塞震荡器可选择市购的常规产品,胶塞震荡器中的胶塞由胶塞震荡斗和出料盘按顺序挤出(该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加塞气缸带动升降杆上下往复运动,需加塞时加塞气缸向下电动升降杆下降,对准胶塞通过孔的顶塞头将胶塞压入瓶体中。
[0023]作为优选,所述铝盖刮盖单元包括铝盖震荡斗、下滑轨道;所述下滑轨道的顶端与铝盖震荡斗的出口对接,下滑轨道的底端出口处上方固定有上压板,下滑轨道的底端出口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挡块,所述上压板和挡块配合用于阻挡铝盖从下滑轨道的底端出口处自由滑落;所述挡块通过压簧固定于下滑轨道的侧面上。
[0024]本技术铝盖刮盖单元的工作原理如下:铝盖震荡斗可选择市购的常规产品,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西林瓶自动化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板(1),按加工顺序依次设于所述台板上的旋转理瓶台(2)、夹瓶单元(3)、灌装单元(4)、加塞单元(5)、铝盖刮盖单元(6)和轧盖单元(7),以及设于旋转理瓶台前端并与旋转理瓶台对接的进瓶托板(8)、设于台板上用于输送西林瓶(11)的输送单元(9);所述旋转理瓶台的顶面设有导向槽(201),所述导向槽与夹瓶单元对接;所述输送单元包括往复驱动模组(901),所述夹瓶单元固定于所述往复驱动模组上;台板上位于往复驱动模组的两端分别设有瓶体顶出机构(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林瓶自动化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理瓶台包括旋转电机(202)以及设于旋转电机上方的转盘(20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西林瓶自动化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驱动模组的前端和末端分别设有前挡块(902)和后挡块(903);所述夹瓶单元包括壳体(301)、固定块(302)、夹瓶块(303)、推块(304)、前顶杆复位弹簧(305)、前弹簧罩(306)、前顶杆(307)、拨叉(308)、销轴(309)、后顶杆(310)、后顶杆复位弹簧(311)和后弹簧罩(312);所述拨叉通过销轴固定于壳体内且可实现转动;推块位于拔叉顶部且与拨叉顶部连接,推块的顶部设有贯穿壳体顶部的定位销(313);所述夹瓶块和固定块位于壳体顶面,其中夹瓶块通过设于其底部的销孔与所述定位销实现连接,固定块固定于壳体顶面,夹瓶块和固定块的相对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并固定西林瓶的瓶体槽(314);所述前顶杆和后顶杆分别位于壳体朝向所述前挡块和后挡块的侧面上,其中前顶杆贯穿壳体侧壁,前顶杆的外端朝向前挡块,内端固定于推块上,所述前弹簧罩固定于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前顶杆复位弹簧位于前弹簧罩内且套设于前顶杆位于壳体内部的部分表面;后顶杆贯穿壳体侧壁,后顶杆的外端朝向后挡块,内端与拨叉的底部抵接;所述后弹簧罩固定于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后顶杆复位弹簧位于后弹簧罩内且套设于后顶杆位于壳体内部的部分表面;所述前顶杆和后顶杆位于壳体外部分的直径大于位于壳体内部分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西林瓶自动化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朝向后挡块的侧面上固定有可伸缩调节的调节杆(315),所述调节杆的自由端贯穿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波夏信群叶大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