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85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包括包含行星架体和与行星架体垂直连接一体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的行星架、轴承和箱体,其中,轴承装配于行星架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上、右端与行星架体的左端相靠且外周与箱体接触,在行星架体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连接处,设有过渡圆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圈,所述过渡圆角的半径较大,所述行星架体与过渡圆角远离行星架轴向装配部轴心处设有环形装配槽,所述衬圈套装于星架轴向装配部上,其其左端面与轴承的右端面抵靠,右端与过渡圆角位于行星架体的部分抵靠,其外周与环形装配槽的内壁抵靠。与环形装配槽的内壁抵靠。与环形装配槽的内壁抵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风电齿轮箱,尤其是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参见图1和图2所示,国内外常见的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包括包含行星架体1

1和与行星架体1

1垂直连接一体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1

2的行星架1、轴承2和箱体3,其中,轴承2装配于行星架1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1

2上、右端与行星架体1

1的左端相靠且外周与箱体3接触,在轴承2和行星架1的挡肩位置A处(即图1中虚线圈起来的位置处),也就是行星架体1

1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1

2连接处,通常设有过渡圆角a(如图1所示),且过渡圆角a的半径较小。这种常见的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行星架的传递扭矩均会随着风机载荷的逐渐增大而变大。于是,在挡肩位置A处的应力就会变大,甚至超过球墨铸铁制成的行星架1的屈服极限,致使行星架1发生较大变形而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导致风电齿轮箱及风电机不能正常工作,对风电机的运行存在隐患,安全性和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包括包含行星架体和与行星架体垂直连接一体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的行星架、轴承和箱体,其中,轴承装配于行星架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上、右端与行星架体的左端相靠且外周与箱体接触,在行星架体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连接处,设有过渡圆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圈,所述过渡圆角的半径较大,所述行星架体与过渡圆角远离行星架轴向装配部轴心处设有环形装配槽,所述衬圈套装于星架轴向装配部上,其其左端面与轴承的右端面抵靠,右端与过渡圆角位于行星架体的部分抵靠,其外周与环形装配槽的内壁抵靠。
[0005]优选地,所述过渡圆角的半径范围为20mm~50mm。
[0006]优选地,所述衬圈的轴向截面为直径从左至右逐渐变大的锥形体且右侧外周部为同外径的削平部。
[0007]优选地,所述衬圈的削平部与环形装配槽的内壁抵靠。
[0008]优选地,所述衬圈由铬锰钢制成。
[0009]本技术包含如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中较大半径的过渡圆角能够减小行星架体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度,特别是衬圈能够极大程度地抵消行星架体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连接处所产生的应力。因而,运行中,行星架的变形很小,始终能够正常工作,从而保证风电齿轮箱及风电机也能够始终正常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由于其是对称结构,为简化起见,只画出了其上半部分;
[0012]图2是图1中虚线圆圈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的示意图,由于其是对称结构,为简化起见,只画出了其上半部分;
[0014]图4是图3中轴承2和行星架1的挡肩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5是衬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0017]参见图4至图5,本技术的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包括包含行星架体1

1和与行星架体1

1垂直连接一体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1

2的行星架1、轴承2和箱体3,其中,轴承2装配于行星架1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1

2上、右端与行星架体1

1的左端相靠且外周与箱体3接触,在轴承2和行星架1的挡肩位置处,也就是行星架体1

1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1

2连接处,设有过渡圆角a(如图2所示)。由可图4至图5见,本技术还包括衬圈5,所述过渡圆角a的半径较大,所述行星架体1

1与过渡圆角a远离行星架轴向装配部1

2轴心处设有环形装配槽1
‑1‑
1,所述衬圈5套装于星架轴向装配部1

2上,其其左端面与轴承2的右端面抵靠,右端与过渡圆角a位于行星架体1

1的部分抵靠,其外周与环形装配槽1
‑1‑
1的内壁抵靠。于是,在本技术中,较大半径的过渡圆角a能够减小行星架体1

1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1

2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度,特别是衬圈5能够极大程度地抵消行星架体1

1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1

2连接处所产生的应力。因而,运行中,行星架1的变形很小,始终能够正常工作,从而保证风电齿轮箱及风电机也能够始终正常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0018]所述过渡圆角a的半径优选范围为20mm~50mm。这使得在本技术中的行星架体1

1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1

2连接处所产生的应力集中较小。
[0019]参见图5所示,所述衬圈5的轴向截面优选为直径从左至右逐渐变大的锥形体且右侧外周部为同外径的削平部5

1。这使得衬圈5能够较好程度地抵消行星架体1

1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1

2连接处所产生的应力集中度。
[0020]所述衬圈5的削平部5

1优选与环形装配槽1
‑1‑
1的内壁抵靠。这使得衬圈5能够更好程度地抵消行星架体1

1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1

2连接处所产生的应力集中度。
[0021]所述衬圈5优选由铬锰钢制成。这使得衬圈5既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耐摩擦性较好且对球墨铸铁制成的行星架1的摩擦损坏性也更低。
[002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包括包含行星架体和与行星架体垂直连接一体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的行星架、轴承和箱体,其中,轴承装配于行星架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上、右端与行星架体的左端相靠且外周与箱体接触,在行星架体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连接处,设有过渡圆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圈,所述行星架体与过渡圆角远离行星架轴向装配部轴心处设有环形装配槽,所述衬圈套装于星架轴向装配部上,其其左端面与轴承的右端面抵靠,右端与过渡圆角位于行星架体的部分抵靠,其外周与环形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宋永乐马飞戴先武周晓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