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地下变电站通风及余热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通风及余热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全地下变电站通风及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节省占地,美化环境,通常将变电站建设在地下,仅在地面设置进风口、排风口以及楼梯间。由于露出地面的进风口和排风口面积有限,变电站运行产生大量的热量积于地下,换热排风相对困难。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一台排风机与主电气设备用房连接,但是由于变电站的通风换热量大,夏季在与主电气设备用房连接的排风机出现故障时,短时间内,主电气设备用房内的温度会飙升并超出主电气设备用房的环境温度限定值,从而会出现宕机的风险;而冬季大量的冷空气会经过公共区进入到设备间,导致公共区域以及部分需要采暖的房间温度过低,从而导致公共区的水管冻结,存在安全隐患;另外,排风机越多,通风系统的可靠性越高,但是占用空间会更大,工程投资也越大。
[0004]因此,优化变电站通风系统,以解决地下变电站的通风及余热利用问题,并排除有害气体,成为全地下变电站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下变电站通风及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气设备用房(1),所述主电气设备用房(1)固定连接第一排风管(4),所述第一排风管(4)上设置有第一调速风机(5),所述第一排风管(4)固定连接有第二排风管(6)和第三排风管(8),所述第二排风管(6)上设置有第一风量调节阀(7),所述第三排风管(8)上设置有第二风量调节阀(9);所述主电气设备用房(1)固定连接第四排风管(10),所述第四排风管(10)上设置有第二调速风机(11),所述第四排风管(10)固定连接有第五排风管(12)和第六排风管(14),所述第五排风管(12)上设置有第三风量调节阀(13),所述第六排风管(14)上设置有第四风量调节阀(15);辅助电气设备用房(2),所述辅助电气设备用房(2)固定连接第七排风管(16),所述第七排风管(16)上设置有第三调速风机(17);其它设备用房(3),所述其它设备用房(3)与第七排风管(1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下变电站通风及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量调节阀(7)设置在所述第一调速风机(5)后,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璋,黄瑜,史继宁,董淑卿,高明鹏,李娟,郝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