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祝兆和专利>正文

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683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属于配电箱领域。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包括底座,底座顶面中部固设有箱体,箱体前壁下端开设有设备腔,所述设备腔后部固设有散热板,散热板底面与底座顶面连接固定,散热板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贯穿槽,设备腔前侧呈对称结构设有两个箱门,位于右侧的箱门内侧端开设有板槽,板槽内嵌设有插板,插板前端右侧固设有压板,板槽前壁相对于压板的位置开设有滑槽,位于左侧的箱门内侧端相对于插板的位置开设有插槽,箱体顶面设有散热组件。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大大的增强配电箱内部的通风散热效果,保障了设备运行环境不会过热,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综合低压配电箱是一种集电能分配、计量、保护、控制、无功补偿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控制箱,其内的配电设备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故配电箱需要配备有散热结构对箱内进行降温,以此避免配电设备过热而损坏。
[000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080643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能够快速方便的对防尘板进行拆装,方便了对防尘板的清理,避免通风口的淤堵。
[0004]现有装置依靠旋转电机带动扇叶转动的方式进行散热,这样的方法虽能达到散热效果,但是其对配电箱内部的空气对流增强度不够,直接导致该装置的散热效果不足,且现有装置的配电设备底面直接安装于该配电箱的内部底面上,又因该配电箱是直接安装在地面上的,所以配电设备的热量会有部分积蓄在设备下部,易导致配电设备下部电路过热损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面中部呈线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通风槽(2),所述底座(1)顶面中部固设有箱体(3),所述箱体(3)前壁下端开设有设备腔(4),所述设备腔(4)后部固设有散热板(5),所述散热板(5)底面与底座(1)顶面连接固定,所述散热板(5)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贯穿槽(6),所述设备腔(4)前侧呈对称结构设有两个箱门(7),两个所述箱门(7)外侧端分别与箱体(3)前壁两侧铰接,位于右侧的所述箱门(7)内侧端开设有板槽(8),所述板槽(8)内嵌设有插板(9),所述插板(9)前端右侧固设有压板(10),所述板槽(8)前壁相对于压板(10)的位置开设有滑槽(11),位于左侧的所述箱门(7)内侧端相对于插板(9)的位置开设有插槽(12),所述箱体(3)顶面设有散热组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9)与板槽(8)滑动配合,所述压板(10)与滑槽(11)滑动配合,所述插板(9)与插槽(12)插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低压配电箱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13)包括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外壁呈环形等间距固设有多个连接杆(1401),所述连接杆(1401)后壁外侧端与设备腔(4)后壁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座(14)中部贯穿设有轴心(15),所述轴心(15)后端贯穿固定座(14)中部延伸至后部并与固定座(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兆和关爱民章智超李凤海
申请(专利权)人:祝兆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