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分合机构及一种拉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49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线分合机构及一种拉纱机,其中纱线分合机构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前后平移机构,前后平移机构上设置有滑移板,滑移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后端设置有固定片,固定片上设置有穿线通孔,滑移板上转动连接有摆杆,摆杆的后端设置有活动片,活动片上设置有若干个分线通孔,摆杆的前部设置有导向槽孔,基座上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的顶端穿过导向槽孔,前后平移机构带动滑移板沿前后方向运动时,摆杆转动并使得穿线通孔与所有的分线通孔相互正对或相互错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灵活地调节多条纱线分开或合股的状态,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分合机构及一种拉纱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拉纱机,尤其涉及一种纱线分合机构及一种拉纱机。

技术介绍

[0002]拉纱机在拉纱时,通常是将单条的纱线或多条纱线合股后再卷绕到盘头上,现有的拉纱机中,针对不同的纱线卷绕方式,由于需要更换不同的纱线引导机构对纱线加以引导,非常麻烦,因此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通常会配备多台的拉纱机,一台用于单条纱线的卷绕,一台用于将多条纱线合股后再卷绕,如此增加了生产制造的成本,并且在卷绕时灵活性较差。另外,将纱线缠绕到盘头上时,先将盘头夹紧,再将纱线缠绕到盘头上,缠绕完成后,当需要将盘头卸下时,传统的方法是工人先用手将盘头扶着,再让另外一个工人控制拉纱机上对盘头夹紧的机构松开,在松开盘头的一瞬间,工人需要将盘头抓稳后再搬离拉纱机,在此过程中如果工人不能及时抓稳,盘头则会掉下,首先盘头容易损坏,其次盘头直接掉下到拉纱机底部,容易对拉纱机自身的结构造成损坏,最为重要的是盘头掉下时容易压到工人的脚,对工人的人身造成伤害,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线分合机构及一种拉纱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纱线分合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前后平移机构,所述前后平移机构上设置有滑移板,所述滑移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后端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穿线通孔,所述滑移板上转动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摆杆的后端设置有活动片,所述活动片上设置有若干个分线通孔,所述摆杆的前部设置有导向槽孔,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穿过所述导向槽孔,所述前后平移机构带动所述滑移板沿前后方向运动时,所述摆杆转动并使得所述穿线通孔与所有的所述分线通孔相互正对或相互错开。
[000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活动片上每个分线通孔均可穿插纱线,纱线穿过分线通孔后再全部由穿线通孔处引出,基座上的前后平移机构可带动滑移板沿前后方向运动,滑移板在进行前后运动的同时,滑移板上的摆杆同样跟随前后运动,由于摆杆转动连接在滑移板上,并且基座上设有限位杆穿过摆杆上的导向槽孔,使得摆杆在前后运动的同时绕摆杆与滑移板的转动连接处转动,从而固定片上的穿线通孔与活动片上的分线通孔可相互正对或相互错开,当固定片上的穿线通孔与活动片上的分线通孔相互正对时,分别从多个分线通孔中引出的纱线可直接从穿线通孔穿出,使得最后卷绕到外设的盘头上的纱线同样为多条分散的纱线,当固定片上的穿线通孔与活动片上的分线通孔相互错开时,分别从多个分线通孔中引出的纱线贴近至穿线通孔的内侧壁上并汇聚合股,从而使得最后卷绕到外设的盘头上的纱线为多条合股而成的纱线,如此可灵活地调节多条纱线分开或合
股的状态,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片沿远离所述固定杆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所述活动片与所述固定片相互平行。由于外设的盘头通常位于整个机构的下方,为了减少纱线与固定片之间的摩擦,避免纱线缠绕到活动结构上,将固定片与活动片向上倾斜设置,拉开了纱线与固定杆与摆杆之间的距离。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槽孔的形状为弧形。限位杆穿过弧形导向槽孔,由于弧形导向槽孔的形状限制,使得摆杆跟随滑移板作前后运动的同时产生转动。
[0009]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导向槽孔具有倾斜段,所述倾斜段与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线不共线,所述倾斜段与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线不共线。倾斜段既具有前后方向上的位移量,又具有左右方向上的位移量,可为限位杆提供前后、左右方向上活动的空间,从而使得摆杆跟随滑移板作前后运动的同时产生转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后平移机构包括第一电动丝杆,所述第一电动丝杆具有沿前后方向活动的第一活动端,所述滑移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端上。利用第一电动丝杆作为动力驱动,带动滑移板做前后运动。
[00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拉纱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左右平移电动丝杆,所述左右平移电动丝杆上设置有如上述所述的纱线分合机构,所述左右平移电动丝杆带动所述基座沿左右方向移动。
[0012]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具有可调节出线时为多条分散的纱线或合股而成的单条纱线的拉纱机,利用左右平移电动丝杆带动纱线分合机构沿左右方向运动,可带动引出的纱线沿左右方向运动,从而将纱线在外设的盘头上沿左右方向铺满,因此,该拉纱机在卷绕纱线时更加灵活、方便,功能更加多样化。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盘头夹紧装置,所述盘头夹紧装置具有盘头夹紧空间,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不少于两条支撑杆,所述升降装置带动所有的所述支撑杆沿竖直方向来回运动,至少两条所述支撑杆在水平方向上形成限位间隙,至少一个所述限位间隙位于所述盘头夹紧空间的正下方,所述纱线分合机构位于所述盘头夹紧空间的前方。外设的盘头放在盘头夹紧空间内,利用盘头夹紧装置可对盘头进行夹紧,当需要将盘头从盘头夹紧装置内处卸下时,可利用升降装置带动支撑杆向上升起,支撑杆靠近盘头,并且至少一个限位间隙正对盘头夹紧空间内的盘头,松开盘头夹紧装置,由于限位间隙对盘头进行限位,组成限位间隙的两条支撑杆与盘头的侧壁相抵并对盘头起到承托的作用,从而使得盘头不会直接掉下来,然后再利用升降装置带动支撑杆下降,工人可再方便地将盘头从拉纱机内取出并搬离,如此可有效减少盘头直接掉落而对盘头自身造成的损伤,也可以避免对拉纱机造成损坏,并且降低了盘头砸伤工人的危险,提高了生产时的安全性。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壳上的第二电动丝杆与第三电动丝杆,所述第二电动丝杆具有沿竖直方向活动的第二活动端,每条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端上,所述第二电动丝杆具有沿竖直方向活动的第三活动端,每条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活动端上。利用第二电动丝杆与第三电动丝杆同时带动支撑杆的两端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对位于限位间隙内的盘头实现高度调节。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上套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上排列设置有不少于两个,所述定位套的中部外侧壁环绕设置有定位凹槽。盘头的两端分别掉落至定位套上,可利用定位凹槽对盘头的位置进行限定。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平移丝杆、第一夹紧柱、第二夹紧柱与挡板,所述平移丝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壳上,所述平移丝杆具有沿水平方向平移运动的平移活动端,所述第一夹紧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平移活动端上,所述第二夹紧柱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壳上,所述挡板套接于所述第二夹紧柱上,所述第一夹紧柱与所述第二夹紧柱之间形成所述盘头夹紧空间,所述第一夹紧柱的中轴线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10),所述基座(110)上设置有前后平移机构(120),所述前后平移机构(120)上设置有滑移板(130),所述滑移板(130)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0),所述固定杆(140)的后端设置有固定片(150),所述固定片(150)上设置有穿线通孔(151),所述滑移板(130)上转动连接有摆杆(160),所述摆杆(160)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摆杆(160)的后端设置有活动片(162),所述活动片(162)上设置有若干个分线通孔(163),所述摆杆(160)的前部设置有导向槽孔(161),所述基座(110)上设置有限位杆(170),所述限位杆(170)的顶端穿过所述导向槽孔(161),所述前后平移机构(120)带动所述滑移板(130)沿前后方向运动时,所述摆杆(160)转动并使得所述穿线通孔(151)与所有的所述分线通孔(163)相互正对或相互错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150)沿远离所述固定杆(140)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所述活动片(162)与所述固定片(150)相互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孔(161)的形状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孔(161)具有倾斜段,所述倾斜段与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线不共线,所述倾斜段与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线不共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平移机构(120)包括第一电动丝杆(220),所述第一电动丝杆(220)具有沿前后方向活动的第一活动端,所述滑移板(13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端上。6.一种拉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200),所述机壳(200)内设置有左右平移电动丝杆(180),所述左右平移电动丝杆(180)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分合机构,所述左右平移电动丝杆(180)带动所述基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荣钜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