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间距变化的髓腔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43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髓腔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齿间距变化的髓腔锉,包括锉体,锉体的外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若干主切削齿,锉体包括上锉体部及位于其下方的下锉体部,位于凹面的相邻两个主切削齿之间具有副切削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锉体部的右侧设置凹面,并在凹面的相邻两个主切削齿之间增设副切削齿,使凹面上的切削齿数量增加,当锉体完全打入股骨的髓腔后,凹面刚好对应在股骨距处,从而实现凹面处能够携带出更多的股骨距处的松质骨,以此实现髓腔中与股骨距对应的位置处能够填充更多的骨水泥,提高股骨距的强度,进而防止术后股骨距发生断裂,同时对于非骨水泥假体植入过程,避免股骨距处因松质骨残留过多而导致股骨应力开裂。骨应力开裂。骨应力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齿间距变化的髓腔锉


[0001]本技术涉及髓腔锉
,尤其是一种齿间距变化的髓腔锉。

技术介绍

[0002]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既能解除病髋疼痛,又能恢复正常关节功能,是目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等最有效的方法,随着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制、假体设计的改进及外科手术的完善,人工关节置换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了使股骨柄假体能够更好的置入骨股的髓腔,需要利用髓腔锉对髓腔进行整形,由于髓腔中与股骨距对应的部位处为松质骨,因此股骨距处容易出现断开现象,而现有的髓腔锉其上半部的两侧齿密度通常一致,导致在髓腔中同一高度位置处的切削量相同,致使无法在髓腔中与股骨距对应的部位处相对多填充骨水泥以增加强度,同时松质骨残留过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髓腔锉其上半部的两侧齿密度通常一致,导致在髓腔中同一高度位置处的切削量相同,致使无法在髓腔中与股骨距对应的部位处相对多填充骨水泥以增加强度的问题,现提供一种齿间距变化的髓腔锉。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间距变化的髓腔锉,其特征在于:包括锉体(1),所述锉体(1)的顶端端面具有定位柱(2)所述锉体(1)从上至下逐渐变细,所述锉体(1)的外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若干主切削齿(3),所述锉体(1)包括上锉体部(1

1)及位于其下方的下锉体部(1

2),所述上锉体部(1

1)和下锉体部(1

2)一体成型,所述上锉体部(1

1)的右侧面为向左凹陷的凹面(1

11),位于凹面(1

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黎沈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玛斯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