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明辉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液流囊膜抛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26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液流囊膜抛光器,包括环形管路(1),所述环形管路(1)的入口连接有注射器针管(3),所述注射器针管(3)连接注射器尾部接口(4),所述环形管路(1)四周开有液流孔(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考虑到囊膜抛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性,利用液流的冲刷作用对囊膜进行安全有效的抛光,液流的柔性作用不会对囊膜造成直接的硬性损伤;同时通过设计不同方向的液流,能够达到后囊膜及赤道部囊膜的全方位抛光,从而降低术后PCO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液流囊膜抛光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卫生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液流囊膜抛光器,主要是作为眼科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后囊膜抛光相关的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0002]白内障作为全球首位致盲眼病,手术是目前公认有效且唯一的治疗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白内障手术方式也在跟着变化。近几年高端人工晶状体(IOL)例如:三焦点IOL、无级变焦IOL等的出现及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术后长期稳定的视觉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而能够影响术后视觉质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后发性白内障(PCO)。预防PCO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改善IOL设计及材质、术中囊膜抛光、术中囊袋内植入环状物、甚至术中直接行后囊膜撕除等,其中与手术操作相关的主要是囊膜抛光,尤其是后囊膜抛光技术。如何在手术中对晶状体后囊膜进行安全且充分的抛光,直接关系到术中IOL与后囊膜的紧密贴合以及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目前常用的囊膜抛光方式是通过前囊抛光环与前囊膜机械摩擦、超乳注吸针头或抛光针头与后囊膜机械摩擦来实现,还有通过IOL光学直角边缘摩擦后囊来达到抛光的目的。使用此类方法的缺点是,一方面是机械摩擦抛光必须在粘弹剂辅助下完成,而且其安全性较差,因为抛光操作造成术中后囊膜破裂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是这些方法的效率普遍较低,需多次注入粘弹剂来辅助抛光,导致器械多次进出眼内,从而增加了术中及术后感染的机会。
[0003]目前,临床上白内障手术很多术者因为经验不足导致后囊膜抛光不彻底,更有甚者发生后囊膜破裂,导致高端IOL无法按预期手术植入,而且会对术后长期稳定的视觉质量造成影响。对于目前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这无疑是医生和患者都不愿意看到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液流囊膜抛光器,作为白内障手术中液流囊膜抛光相关器械。
[0005]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液流囊膜抛光器,包括环形管路,所述环形管路的入口连接有注射器针管,所述注射器针管连接注射器尾部接口,所述环形管路四周开有液流孔。
[0007]优选的,所述环形管路为椭圆型。
[0008]优选的,所述环形管路长3mm、宽2mm。
[0009]优选的,所述注射器针管长12mm。
[0010]优选的,所述环形管路前端对称开有两个液流孔,两侧对称开有三对液流孔。
[0011]优选的,位于两侧的液流孔为向下斜45度方向开设,位于前端的两个液流孔朝向正前方。
[0012]使用时,环形管路和注射器针管可伸入前房,头端的椭圆环形管路部分正前方对称开设的2个液流孔用于冲刷后囊及赤道部囊膜;椭圆环形管路两侧管道分别向外向下斜
45度角方向开三对液流孔,用于冲刷后囊及前囊。
[0013]本技术充分考虑到囊膜抛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性,利用液流的冲刷作用对囊膜进行安全有效的抛光,液流的柔性作用不会对囊膜造成直接的硬性损伤;同时通过设计不同方向的液流,能够达到后囊膜及赤道部囊膜的全方位抛光,从而降低术后PCO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0014]本技术设计合理,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及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5]图1表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表示环形管路截面示意图。
[0017]图3表示环形管路由椭球体代替后的截面示意图。
[0018]图中:1

环形管路,2

液流孔,3

注射器针管,4

注射器尾部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0]一种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液流囊膜抛光器,如图1所示,包括环形管路1,环形管路1的入口连接有注射器针管3,注射器针管3连接注射器尾部接口4,环形管路1四周开有液流孔2。
[0021]具体实施时,环形管路1为椭圆型,环形管路1长3mm、宽2mm(即椭圆形的长边3mm、短边2mm)。注射器针管3长12mm。环形管路1前端对称开有两个液流孔2,两侧对称开有三对液流孔2,位于两侧的液流孔2为向下斜45度方向开设(如图2所示),位于前端的两个液流孔朝向正前方(即沿水平方向开设)。
[0022]具体实施时,环形管路截面的外径为0.45mm、内径为0.25mm(即管路壁厚为0.1mm),液流孔直径建议为0.25mm。
[0023]另外,该环形管路1可以有由中空的椭球体代替,同理,该椭球体长3mm、宽(厚)2mm。该椭球体前端对称开有两个液流孔2,两侧对称开有三对液流孔2,位于两侧的液流孔2为向下斜45度方向开设(如图3所示),位于前端的两个液流孔朝向正前方(即沿水平方向开设)。
[0024]该液流囊膜抛光器可以采用金属或者有机塑料制备。
[0025]本设计完全不同于以往所有的囊膜抛光器,其在23G注射器针头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可伸入前房的器械(环形管路和注射器针管总长)长度为15mm,头端椭圆环形管路部分长3mm、宽2mm。头端向正前方对称开设2个液流孔,用于冲刷后囊及赤道部囊膜;椭圆环形管路两侧管道分别向外向下45度角方向开三对液流孔,用于冲刷后囊及前囊。
[0026]与现有囊膜抛光器械相比,本技术采用液流冲刷抛光的设计理念,通过不同部位,特定角度的液流孔产生不同方向的液流,从而对不同部位的囊膜起到安全有效的抛光作用。由于液流的柔性作用,而且器械和囊膜之间不产生直接接触,可以降低术中后囊破裂的风险,而且还提高了抛光效率,扩大了抛光的范围。除此之外,还节省了粘弹剂的多次反复使用,减少了器械多次进出前房,从而降低了眼内感染的机率。全方位安全有效的囊膜抛光可以有效预防术后PCO,预防前囊口的收缩。
[0027]具体应用时,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8]1、液流囊膜抛光器的头端(环形管路)设计的大小可以通过目前主流白内障手术的微切口,适合所有白内障手术。
[0029]2、头端上开设不同方向和角度的液流孔,产生了不同方向的液流,可以对囊膜的不同部位进行安全有效的抛光。位于两侧的外下方45度角的三对液流孔不仅增加了液流冲刷囊膜的面积,而且避免了液流垂直冲刷后囊膜,增加了抛光的安全性。
[0030]3、本设计的液流量足以支撑前房,使得术中的抛光操作不损伤角膜内皮及后囊膜。
[0031]上述对本技术实施案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实施案例仅仅是本技术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作出的所有其他实施例,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液流囊膜抛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管路(1),所述环形管路(1)的入口连接有注射器针管(3),所述注射器针管(3)连接注射器尾部接口(4),所述环形管路(1)四周开有液流孔(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液流囊膜抛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路(1)为椭圆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液流囊膜抛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路(1)长3mm、宽2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液流囊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明辉王晓刚董静
申请(专利权)人:邓明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