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型缓震运动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02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鞋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应型缓震运动鞋底,包括鞋底、贴片和数个相互连接的功能模块,贴片设于鞋底底面,贴片分别设于鞋底前掌、后跟部位,贴片两侧延伸至鞋底侧面,功能模块由缓冲气囊和支撑液囊相连构成,缓冲气囊设于支撑液囊顶部,支撑液囊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层,各缓冲气囊相互连接,功能模块安装于鞋底顶面,其能够根据穿着者运动状态的不同,在穿着舒适性和足部保护性能间进行侧重,以满足不同运动状态相爱穿着者的需求,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型缓震运动鞋底


[0001]本技术涉及鞋底
,具体为一种适应型缓震运动鞋底。

技术介绍

[0002]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由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起初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专利技术了毛皮鞋子,其结构和造型均非常简单,目前的鞋构造基本定型,由鞋底和鞋帮构成。
[0003]一双鞋的保护性、穿着舒适性主要取决于鞋底,当进行散步时,较软的鞋底能够使得脚底放松、较为舒适,但当进行激烈运动例如奔跑时,则鞋底需要提供减震、缓冲性能来保护脚底,但上述两点存在一定的冲突,过于柔软的鞋底的减震、缓冲效果较差,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开发出了采用利用气垫的鞋底来解决上述该冲突,其具备较好的减震回弹性能及回弹率,但其穿着舒适性仍较为一般,若是基于现有技术,研发一种能够根据运动状态进行改变,能够在穿着舒适性和保护性间进行侧重变化的鞋底来解决上述问题将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型缓震运动鞋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鞋底、贴片和数个相互连接的功能模块,所述贴片设于所述鞋底底面,所述贴片分别设于所述鞋底前掌、后跟部位,所述贴片两侧延伸至所述鞋底侧面,所述功能模块由缓冲气囊和支撑液囊相连构成,所述缓冲气囊设于所述支撑液囊顶部,所述支撑液囊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层,各所述缓冲气囊相互连接,所述功能模块安装于所述鞋底顶面。
[0006]优选的,所述鞋底顶面拇指趾骨、足弓及跟骨部位均设有所述功能模块。
[0007]优选的,所述功能模块嵌入式地安装于所述鞋底顶面。
[0008]优选的,所述贴片具体采用橡胶贴片。
[0009]优选的,所述贴片与所述鞋底通过粘接进行连接。
[0010]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应型缓震运动鞋底,贴片设于鞋底前掌、后跟部位,其设置目的在于提高鞋底在这两个部位的止滑性能,其次贴片两侧向所述鞋底侧面延伸,能够支撑和平衡作用,避免穿着过程中因鞋底底面受力不均、左右颠倒而崴脚;当穿着者处于静态运动例如散步时,支撑液囊内的非牛顿流体层受到的作用力作用速率较小,瞬时粘度小,此时支撑液囊质地较“软”,缓冲气囊对脚掌的支撑作用小,穿着舒适性好;当穿着者进行激烈运动例如奔跑时,支撑液囊内的非牛顿流体层受到作用力作用速率较大,瞬时粘度大,此
时支撑液囊质地变“硬”,缓冲气囊能够充分支撑脚掌,起到减震、回弹的作用。
[0012]本技术能够根据穿着者运动状态的不同,在穿着舒适性和足部保护性能间进行侧重,以满足不同运动状态相爱穿着者的需求,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正面构造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背面构造示意图;
[0016]图3为所述功能模块截面构造示意图(局部);
[0017]图中:鞋底1、贴片2、功能模块3、缓冲气囊31、支撑液囊32、非牛顿流体层33。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9]结合图1

3,一种适应型缓震运动鞋底,包括鞋底1、贴片2和数个相互连接的功能模块3,所述贴片2粘接于所述鞋底1底面,所述贴片2分别设于所述鞋底1前掌、后跟部位,所述贴片2两侧延伸至所述鞋底1侧面,所述鞋底1顶面拇指趾骨、足弓及跟骨部位均设有所述功能模块3,所述功能模块3由缓冲气囊31和支撑液囊32相连构成,所述缓冲气囊31设于所述支撑液囊32顶部,所述支撑液囊32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层33,各所述缓冲气囊31相互连接,所述功能模块3嵌入式地安装于所述鞋底1顶面。
[0020]所述贴片2具体采用橡胶贴片;所述非牛顿流体层33属于现有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不对其工作原理及具体成分进一步公开,其收到的作用力速率越大,则瞬时粘度越大,作用力速率越小,则瞬时粘度越小。
[0021]本技术工作原理:贴片2设于鞋底1前掌、后跟部位,其设置目的在于提高鞋底1在这两个部位的止滑性能,其次贴片2两侧向所述鞋底1侧面延伸,能够支撑和平衡作用,避免穿着过程中因鞋底1底面受力不均、左右颠倒而崴脚;当穿着者处于静态运动例如散步时,支撑液囊32内的非牛顿流体层33受到的作用力作用速率较小,瞬时粘度小,此时支撑液囊32质地较“软”,缓冲气囊31对脚掌的支撑作用小,穿着舒适性好;当穿着者进行激烈运动例如奔跑时,支撑液囊32内的非牛顿流体层33受到作用力作用速率较大,瞬时粘度大,此时支撑液囊32质地变“硬”,缓冲气囊31能够充分支撑脚掌,起到减震、回弹的保护作用。
[00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型缓震运动鞋底,包括鞋底(1)和贴片(2),所述贴片(2)设于所述鞋底(1)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2)分别设于所述鞋底(1)前掌、后跟部位,所述贴片(2)两侧延伸至所述鞋底(1)侧面;还包括数个相互连接的功能模块(3),所述功能模块(3)由缓冲气囊(31)和支撑液囊(32)相连构成,所述缓冲气囊(31)设于所述支撑液囊(32)顶部,所述支撑液囊(32)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层(33),各所述缓冲气囊(31)相互连接,所述功能模块(3)于安装于所述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逸森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致康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