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6693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电池结构,所述模块化电池结构包括MOS板、BMS板、小盖板、上壳体、电池模组、端子、下壳体,其中: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装配形成电池主体,其内部装配有MOS板、电池模组、端子;所述BMS板与小盖板装配形成热插拔组件;所述电池模组通过前限位挡筋、后限位挡筋、下壳体左右两侧壁、上壳体、下壳体的配合形成的内腔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BMS板作为热插拔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维护时在拆卸上壳体形成的安全隐患。另外,无需拆卸上壳体,既简化了操作流程,也降低了维护的成本,在模组需要断电时,将BMS板用专用工具直接拉出即可物理断电,可以避免其他断电方式的粘连隐患。连隐患。连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电池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锂电池
,涉及一种模块化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模块化电池在维护BMS时需将外壳整体拆卸,或不可拆卸维护。因此存在以下缺陷:
[0003]1、维护时安全性较差:将外壳拆开后维护时没有足够的保护,对于维护人员的安全形成隐患。
[0004]2、维护成本高:对于外壳的拆装费事费力,同时对于内部电芯、线路亦容易造成损坏,对于不可拆卸结构,维护即代表报废。
[0005]另外,现有模块化电池端子持续带电,或用按钮的方式将电池内部断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对高额的维护成本、电池模块的安全性进行了优化,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电池结构。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模块化电池结构,包括MOS板、BMS板、小盖板、上壳体、电池模组、端子、下壳体,其中:
[0009]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装配形成电池主体,其内部装配有MOS板、电池模组、端子;
[0010]所述BMS板与小盖板装配形成热插拔组件;
[0011]所述小盖板上设置有卡扣、小盖板安装槽、BOSS柱、钥匙孔,卡扣位于小盖板两端,小盖板安装槽位于小盖板底部中间位置,BMS板插入小盖板安装槽中,BOSS柱位于小盖板安装槽的两端,钥匙孔位于小盖板顶端;
[0012]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上壳体安装槽、上壳体沉槽、钥匙避空槽和BMS避空槽,钥匙避空槽位于BMS避空槽区域内,上壳体沉槽位于BMS避空槽两端,与卡扣配合,防止BMS板脱出;上壳体安装槽位于BMS避空槽四边,小盖板安装后沉入该区域内;BMS避空槽位于上壳体前端中间区域;
[0013]所述下壳体的前侧设置有支撑柱、与BMS板的左右两侧位置对应的导槽和前限位挡筋,下壳体的后侧设置有端子和后限位挡筋;
[0014]所述MOS板固定于支撑柱上,BMS板的左右两侧插于导槽内;
[0015]所述电池模组通过前限位挡筋、后限位挡筋、下壳体左右两侧壁、上壳体、下壳体的配合形成的内腔进行固定。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7]1、维护时具有优良的安全性。
[0018]2、便捷的操作方式及较低的维护成本。
[0019]3、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模块化电池断电方式。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模块化电池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1]图2为下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小盖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中。
[00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池模块结构,如图1

4所示,所述电池模块结构包括MOS板1、BMS板2、小盖板3、上壳体4、电池模组5、端子6、下壳体7,其中:
[0026]所述上壳体4与下壳体7装配形成电池主体,其内部装配有MOS板1、电池模组5、端子6;
[0027]所述BMS板2与小盖板3装配形成热插拔组件;
[0028]所述热插拔组件在不拆开上壳体4的情况下完成插拔;
[0029]所述小盖板3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BMS板2的小盖板安装槽3.2,BMS板2插入小盖板安装槽3.2中,通过小盖板安装槽3.2将BMS板2固定;
[0030]所述小盖板安装槽3.2的两端设置有BOSS柱3.3,BOSS柱3.3成对出现,其中一端镶嵌螺母,另一端避空可穿过安装螺丝,将BMS板2紧固;BMS板2插入小盖板安装槽3.2中,BMS板2上的安装孔与BOSS柱3.3对齐,使用三组合螺钉从BOSS柱3.3对应板子的另一侧安装固定;
[0031]所述小盖板3上设置有卡扣3.1和用于拆卸的钥匙孔3.4,钥匙孔3.4位于小盖板顶端,使用专用工具可进行拆卸;卡扣3.1位于小盖板3两端,与上壳体沉槽4.2配合;
[0032]所述上壳体4上设置有上壳体安装槽4.3、的上壳体沉槽4.2、钥匙避空槽4.1和BMS避空槽4.4,钥匙避空槽4.1位于BMS避空槽4.4区域内,当采用专用工具进行拆卸时避免干涉;上壳体沉槽4.2位于BMS避空槽4.4两端,与卡扣3.1配合,防止BMS板2脱出;上壳体安装槽4.3位于BMS避空槽4.4四边,小盖板3安装后沉入该区域内,使小盖板3外观面与上壳体4外观面保持平整;BMS避空槽4.4位于上壳体4前端中间区域,是BMS板2进行热插拔的安装位置;
[0033]所述下壳体7的前侧设置有支撑柱7.1、与BMS板2的左右两侧位置对应的导槽7.2和前限位挡筋7.3,下壳体7的后侧设置有端子6和后限位挡筋7.4;
[0034]所述MOS板1固定于支撑柱7.1上,BMS板2的左右两侧插于导槽7.2内,保证装配的正确性及拆装的平稳性;
[0035]所述电池模组5通过前限位挡筋7.3、后限位挡筋7.4、下壳体左右两侧壁、上壳体4、下壳体7的配合形成的内腔进行固定。
[0036]安装方法:
[0037]将MOS板1固定于支撑柱7.1,端子6安装于下壳体7,通过前限位挡筋7.3、后限位挡筋7.4及两侧壁、上壳体4、下壳体7的配合形成的内腔将电池模组5固定,将上壳体4扣合形
成电池模块主体。将BMS板2插入小盖板安装槽3.2,通过BOSS柱3.3将BMS板2固定。将初步装配的BMS板2通过上壳体安装槽4.3插入电池模块内部,在插入过程中通过导槽7.2保证BMS板2顺利装配。完全装配后,小盖板3落入上壳体沉槽4.2中,通过卡扣3.1保证不脱出。
[0038]拆卸时,通过专用工具插入钥匙孔3.4,稍用力即可将小盖板3拉出,同时导槽7.2可保证BMS板2在安装及拆卸时的平稳。
[0039]本技术通过将BMS板2作为热插拔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维护时在拆卸上壳体形成的安全隐患。另外,无需拆卸上壳体4,既简化了操作流程,也降低了维护的成本,在模组需要断电时,将BMS板2用专用工具直接拉出即可物理断电,可以避免其他断电方式的粘连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电池结构包括MOS板、BMS板、小盖板、上壳体、电池模组、端子、下壳体,其中: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装配形成电池主体,其内部装配有MOS板、电池模组、端子;所述BMS板与小盖板装配形成热插拔组件;所述小盖板上设置有卡扣、小盖板安装槽、BOSS柱、钥匙孔,卡扣位于小盖板两端,小盖板安装槽位于小盖板底部中间位置,BMS板插入小盖板安装槽中,BOSS柱位于小盖板安装槽的两端,钥匙孔位于小盖板顶端;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上壳体安装槽、上壳体沉槽、钥匙避空槽和BMS避空槽,钥匙避空槽位于BMS避空槽区域内,上壳体沉槽位于B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辉张宏雷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光宇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