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ATP教学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646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ATP教学模型,腺嘌呤模体经共价键模体A与核糖模体一侧固定连接;核糖模体另一侧经共价键模体B与第一磷酸模体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磷酸模体另一侧经第一高能磷酸键模体与第二磷酸模体一侧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磷酸模体另一侧经第二高能磷酸键模体与第三磷酸模体一侧可拆卸固定连接;将第二高能磷酸键模体与第三磷酸模体拆开,游离的第三磷酸模体代表一个Pi,其余的代表ADP;将第一高能磷酸键模体与第二磷酸模体拆开,游离的第二磷酸模体代表另一个Pi,其余的代表AMP,实现了通过实物对ATP水解成ADP,而后再水解成AMP的过程,便于深刻对ATP转化为ADP、AMP过程的理解,解决了不便于深刻对ATP转化为ADP、AMP过程理解的问题。过程理解的问题。过程理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ATP教学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ATP教学模型,属于教学器材


技术介绍

[0002]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由核糖、腺嘌呤、3个磷酸基团以及2个高能磷酸键构成;在细胞中,它能与ADP的相互转化实现贮能和放能,从而保证了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ATP水解掉一分子磷酸生成ADP,即:能量,该反应式中的Pi代表磷酸,ADP水解掉一分子磷酸生成AMP;在以往教学授课的过程中,ATP分子没有便于拆卸的模型,只是分子式,不便于深刻对ATP转化为ADP、AMP过程的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ATP教学模型。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ATP教学模型,包括:腺嘌呤模体,腺嘌呤模体经共价键模体A与核糖模体一侧固定连接;核糖模体另一侧经共价键模体B与第一磷酸模体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磷酸模体另一侧经第一高能磷酸键模体与第二磷酸模体一侧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磷酸模体另一侧经第二高能磷酸键模体与第三磷酸模体一侧可拆卸固定连接。
[0006]当需要模拟ATP水解掉一分子磷酸生成ADP时,将第二高能磷酸键模体与第三磷酸模体拆开,游离的第三磷酸模体代表一个Pi,其余的代表ADP;当需要模拟ADP水解掉一分子磷酸生成AMP时,将第一高能磷酸键模体与第二磷酸模体拆开,游离的第二磷酸模体代表另一个Pi,其余的代表AMP,实现了通过实物对ATP水解成ADP,而后再水解成AMP的过程,便于深刻对ATP转化为ADP、AMP过程的理解,解决了在以往教学授课的过程中,ATP只是分子式,不便于深刻对ATP转化为ADP、AMP过程理解的问题。
[0007]所述核糖模体为五棱柱,任选两个相对角设有直径为五毫米,长为二厘米的圆孔;所述共价键模体A、共价键模体B均为圆柱硬质体,两侧与核糖模体上的圆孔捆绑固定,便于拆卸。
[0008]所述核糖模体表面设有标记层,便于加深理解。
[0009]所述核糖模体的五棱边边长为五厘米。
[0010]所述腺嘌呤模体为四棱柱。
[0011]所述腺嘌呤模体表面设有标记层,从标记上区别于其它体,便于加深理解。
[0012]所述共价键模体A、共价键模体B均为圆柱硬质体,所述共价键模体A两端对应与腺嘌呤模体、核糖模体捆绑式可拆卸固定连接;共价键模体B两端对应与核糖模体、第一磷酸模体捆绑式可拆卸固定连接;共价键模体A、共价键模体B为圆柱硬质体不会变形,用此表示共价键便于理解。
[0013]所述第一高能磷酸键模体、第二高能磷酸键模体均为弯曲硬质体,使第一高能磷酸键模体、第二高能磷酸键模体可呈现弯曲状态,用此表示高能磷酸键便于理解。
[0014]所述第一磷酸模体、第二磷酸模体、第三磷酸模体均为球体,三个球体两端设有直径为五毫米,深为一厘米的圆通孔,用于与第一高能磷酸键模体、第二高能磷酸键模体进行捆绑,实现可拆卸连接,或者是第一高能磷酸键模体、第二高能磷酸键模体末端固定钩钉,勾在圆通孔内。
[0015]所述球体为实心球体。
[0016]还包括铁棒模体、铁板底座模体,铁棒模体的上、下端对应与核糖模体、铁板底座模体固定连接,铁棒模体以便对核糖模体起支撑固定作用。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需要模拟ATP水解掉一分子磷酸生成ADP时,将第二高能磷酸键模体与第三磷酸模体拆开,游离的第三磷酸模体代表一个Pi,其余的代表ADP;当需要模拟ADP水解掉一分子磷酸生成AMP时,将第一高能磷酸键模体与第二磷酸模体拆开,游离的第二磷酸模体代表另一个Pi,其余的代表AMP,实现了通过实物对ATP水解成ADP,而后再水解成AMP的过程,便于深刻对ATP转化为ADP、AMP过程的理解,解决了在以往教学授课的过程中,ATP只是分子式,不便于深刻对ATP转化为ADP、AMP过程理解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中:1

腺嘌呤模体;2

共价键模体A;3

核糖模体;4

共价键模体B;5

第一磷酸模体;6

第一高能磷酸键模体;7

第二磷酸模体;8

第二高能磷酸键模体;9

第三磷酸模体;10

铁棒模体;11

铁板底座模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1]参见图1所述。
[0022]本技术的一种生物ATP教学模型,包括:腺嘌呤模体1,腺嘌呤模体1经共价键模体A2与核糖模体3一侧固定连接;核糖模体3另一侧经共价键模体B4与第一磷酸模体5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磷酸模体5另一侧经第一高能磷酸键模体6与第二磷酸模体7一侧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磷酸模体7另一侧经第二高能磷酸键模体8与第三磷酸模体9一侧可拆卸固定连接。
[0023]工作原理:当需要模拟ATP水解掉一分子磷酸生成ADP时,将第二高能磷酸键模体8与第三磷酸模体9拆开,游离的第三磷酸模体9代表一个Pi,其余的代表ADP;当需要模拟ADP水解掉一分子磷酸生成AMP时,将第一高能磷酸键模体6与第二磷酸模体7拆开,游离的第二磷酸模体7代表另一个Pi,其余的代表AMP,实现了通过实物对ATP水解成ADP,而后再水解成AMP的过程,便于深刻对ATP转化为ADP、AMP过程的理解,解决了在以往教学授课的过程中,ATP只是分子式,不便于深刻对ATP转化为ADP、AMP过程理解的问题。
[0024]所述核糖模体3为五棱柱,任选两个相对角设有直径为五毫米,长为二厘米的圆孔;所述共价键模体A2、共价键模体B4均为圆柱硬质体,两侧与核糖模体3上的圆孔捆绑固定,便于拆卸。
[0025]所述核糖模体3表面设有标记层,便于加深理解;例如将核糖模体3漆成红色,用于表示为核糖模体3。
[0026]所述核糖模体3的五棱边边长为五厘米。
[0027]所述腺嘌呤模体1为四棱柱。
[0028]所述腺嘌呤模体1表面设有标记层,从标记上区别于其它体,便于加深理解;例如是厚3cm塑料板锯成长5cm,宽4cm的四棱柱,在一端打一个直径为5mm的圆孔,漆成蓝色,写上字母A,表示腺嘌呤。
[0029]所述共价键模体A2、共价键模体B4均为圆柱硬质体,所述共价键模体A2两端对应与腺嘌呤模体1、核糖模体3捆绑式可拆卸固定连接;共价键模体B4两端对应与核糖模体3、第一磷酸模体5捆绑式可拆卸固定连接;共价键模体A2、共价键模体B4为圆柱硬质体不会变形,用此表示共价键便于理解;共价键模体A2、共价键模体B4均为圆柱硬质体制作过程例如是:共价键模体A2直径为5mm的圆柱形硬质塑料切成长为7cm的塑料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ATP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腺嘌呤模体(1),腺嘌呤模体(1)经共价键模体A(2)与核糖模体(3)一侧固定连接;核糖模体(3)另一侧经共价键模体B(4)与第一磷酸模体(5)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磷酸模体(5)另一侧经第一高能磷酸键模体(6)与第二磷酸模体(7)一侧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磷酸模体(7)另一侧经第二高能磷酸键模体(8)与第三磷酸模体(9)一侧可拆卸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ATP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糖模体(3)为五棱柱,任选两个相对角设有直径为五毫米,长为二厘米的圆孔;所述共价键模体A(2)、共价键模体B(4)均为圆柱硬质体,两侧与核糖模体(3)上的圆孔捆绑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ATP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糖模体(3)表面设有标记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ATP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糖模体(3)的五棱边边长为五厘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ATP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腺嘌呤模体(1)为四棱柱。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生物ATP教学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丽虹钱长江万嘉欣石艳交张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