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液法集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5497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实验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排液法集气装置,上端开口,自上而下包括2个腔室,这2个腔室均能够容纳液体;在上腔室的底面上设置有排液管(2),作为上下腔室液体流动的通道;上腔室为储液区(4),下腔室为储气区(1),在下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管(3),利用气体的压力,使气体进入储气区(1)内,同时使储气区(1)内的液体通过排液管(2)压入至储液区(4)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排液法装置,能够有效利用排液法进行集气,具有接口少、密封性好、无需组装等特点。无需组装等特点。无需组装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液法集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化学实验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排液法集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排液法收集气体是化学实验中一种常见的收集气体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在实验室演示的排液法需要准备一个大的容器,装上排出液体,将收集气体的量筒倒扣在排出液中并固定,这个操作过程繁琐,对操作者的熟练度要求较高且占地面积大。改进后的排液法需要将两个集气瓶串联,导管穿过,通过橡胶塞固定。橡胶塞容易老化,装置气密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也存在占用面积较大、需要固定装置、操作麻烦等问题。气袋收集密封性好,但是不能实时读取气体体积,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些试验操作条件下,需要实现自动收集气体,同时在一定时间内储存气体,这就需要一个气密性良好同时能实时读取气体体积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液法集气装置,其中通过对装置各组件的结构及其设置方式等进行改进,能够有效利用排液法进行集气。本技术具有接口少,密封性好,无需组装,实现气体收集与储存功能,并且可直观测定气体体积,不需要额外固定装置,稳定性高,使用简单,占地面积小,可有效解决传统排液法装置容易漏气、不能适应连续使用等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液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法集气装置整体呈圆柱形,且上端开口,自上而下包括2个腔室,这2个腔室均能够容纳液体;其中,上腔室的底面上设置有排液管(2),该排液管(2)的主体位于下腔室内,能够作为上下腔室液体流动的通道;
[0005]所述上腔室为储液区(4),所述下腔室为储气区(1),在所述下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用于向所述储气区(1)通入气体,利用气体的压力,使气体进入所述储气区(1)内,同时使所述储气区(1)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管(2)压入至所述储液区(4)中,从而实现排液法集气。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储气区(1)与所述储液区(4)等体积。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储气区(1)的侧壁上带有刻度,刻度值自所述储气区(1)顶部开始记为0,向底部方向逐渐增大。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储液区(4)的侧壁上带有刻度,刻度值自所述储液区(4)底部开始记为0,向顶部方向逐渐增大。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储气区(1)的圆形截面面积与所述排液管(2)的截面积之比满足100:1

1000:1。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排液法集气装置材质为玻璃、或塑料。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进气管(3)上还配合设置有止水夹,所述止水
夹用于切换所述进气管(3)导通与关断的状态。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排液法集气装置的上端开口还配合设置有盖子。
[0013]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相互配合发挥作用的储气区、储液区,能够有效利用排液法原理收集和储存气体,装置气密性好,占地面积小,且不需要额外辅助可以直接使用。
[0014]该排液法集气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先从装置上端开口处(如,储液区顶部开口处)添加合适的液体至储气区,尤其可将储气区充满,再将气源(如,气体发生器)连接至进气管,利用气体压力将液体通过排液管输送到储液区中。装置可优选设置呈圆柱体形,圆柱体管壁标还可优选设置有体积刻度,直接读取实时产气量。气体输入完毕后,可以利用止水夹封住进气管与气源之间的管路。如此,气体便可暂时保存在装置中,同时由于装置的可移动性,可以方便的移动装置,从而将气体运输至指定地点。而在需要使用储存的气体时,打开止水夹,即可排出储存在装置内的气体。装置的上端开口可配套设置盖子,例如当暂时不需要收集气体时,可以用盖子盖住上端开口,防止液体蒸发影响数据读取。
[0015]总体而言,本技术排液法集气装置,利用集成的各个组件,配合实现排液法集气功能,能够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排液法收集气体存在的问题,去掉拼接步骤,使装置密封性好,占地面积小,放置时不需要其他物件固定,并且读数直观,使用方便,不仅可以收集气体还能将气体储存,应用范围非常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排液法集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

储气区,2

排液管,3

进气管,4

储液区,5

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9]总的说来,本技术中一体化排液气体收集装置为圆柱状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储气区1、排液管2、进气管3、储液区4。使用前先在储液区4中添加合适的液体至储气区1,将储气区1充满,气体发生器连接至进气管3,产生的气体将液体通过排液管2输送到储液区4中。圆柱体管壁标有体积刻度,直接读取实时产气量。气体产生完毕后,止水夹封住进气管3与发生器之间的管路。产生的气体可以暂时保存在装置中,同时可以移动装置,将气体运输至指定地点。打开止水夹,即可排出储存在装置内的气体。装置保存时只需将储气区1液体从进气管3排出即可。暂时不需要收集气体时,可以用盖子5盖住上端开口,防止液体蒸发影响数据读取。排液管2底部可尽量靠近储气区1的底部。
[0020]装置侧壁上可设置刻度;如图1所示,刻度为中间为0点,向上或向下递增。
[0021]装置材质可以是玻璃、塑料等材质(优选玻璃和塑料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便于读数)。
[0022]在实际应用时,液体可根据收集气体类型不同而灵活调整,例如,可以为纯水、饱和食盐水、油等液体。
[0023]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排液法集气装置如图1所示。
[0026]初中化学试验课堂演示Cl2制备和收集时,将饱和食盐水通过储液区4中添加至储气区1,将储气区1充满,气体发生器连接至进气管3,产生的气体将液体通过排液管2输送到储液区4中。圆柱体管壁标有体积刻度,直接读取实时产气量。气体产生完毕后,止水夹封住进气管3与发生器之间的管路。产生的气体可以暂时保存在装置中,同时可以移动装置,将气体运输至指定地点。打开止水夹,即可排出储存在装置内的气体。装置保存时只需将储气区1液体从进气管3排出即可。
[0027]实施例2
[0028]批式厌氧消化试验中,选用储气区体积为1000mL的排液气体收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液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法集气装置整体呈圆柱形,且上端开口,自上而下包括2个腔室,这2个腔室均能够容纳液体;其中,上腔室的底面上设置有排液管(2),该排液管(2)的主体位于下腔室内,能够作为上下腔室液体流动的通道;所述上腔室为储液区(4),所述下腔室为储气区(1),在所述下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用于向所述储气区(1)通入气体,利用气体的压力,使气体进入所述储气区(1)内,同时使所述储气区(1)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管(2)压入至所述储液区(4)中,从而实现排液法集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液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区(1)与所述储液区(4)等体积。3.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液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区(1)的侧壁上带有刻度,刻度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慧杰李珍雷龙海胡敬平刘冰川梁莎肖可可杨家宽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