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的末梢血采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518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的末梢血采血装置,包括采样管、管帽和毛细玻璃管,采样管的一端设有开口,管帽包括管帽本体、塞子和套接部,将毛细玻璃管的一端穿过通孔插入采样管内,只露出一小段在外面,首先保护了毛细玻璃管,使其在使用时不易损坏;在采样时,所采血样直接从毛细玻璃管流入采样管内,套接部的内侧壁与采样管的外侧壁之间留有缝隙,通气孔也连通采样管内部与外部,采样管内外气压保持一致,利于毛细玻璃管的虹吸效应;收集够血样后,先将毛细玻璃管拔出,此时通孔和通气孔呈敞开状态,把塞子塞到管帽本体的凹槽内,且将管帽与采样管压紧,采样管开口端与管帽本体上的密封胶圈紧密接触,形成密闭的管腔,避免漏液和污染。染。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的末梢血采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的末梢血采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抽血化验是医院诊治患者经常采用的医疗措施,成人抽血时现大部分采用真空采血管或一次性注射器静脉抽血,而婴幼儿和老年人因血管较细或活动不便往往采集末稍血,目前大多数医院在进行这些工作时有三种方法:1、采用抗凝试管刮取血液法;2、采用重力粗塑料管引流法;3、两步法采集,先用一次性玻璃微量采血管(毛细玻璃管)吸取血液后加入抗凝管或杯中。采用第1种方法时操作繁琐,操作人员需频繁打开、关闭试管帽,而且刮取时血液会沾染试管口、壁造成检验结果的误差,且易沾染医护人员。采用第二种方法因采用重力法,其对位置的要求较高,采血时储血管必须置于采血部位的下面5厘米处,对于住院或卧床病人则较难采集,而且如采血时管中有气泡则无法采集。第3种方法使用两步法,操作更繁琐,而且一次性玻璃微量采血管很容易断裂,易造成采血的失败和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的末梢血采血装置,其既能够保证血样不受污染,又能够防止一次性玻璃微量采血管断裂,并且方便取血。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安全的末梢血采血装置,包括采样管、管帽和毛细玻璃管,采样管的一端设有开口,管帽包括管帽本体、塞子和套接部,套接部为管状的套接部,套接部固接于管帽本体的一端,管帽本体设置于采样管的开口端,套接部套接于采样管外侧,套接部的内侧壁与采样管的外侧壁之间留有缝隙,套接部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凸,对应第一卡凸,采样管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卡凸,管帽本体上端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凹槽用于容置塞子,凹槽的底面设有通孔,毛细玻璃管的一端穿过通孔插入采样管内,通孔四周设有若干个通气孔,通孔和通气孔均连通采样管,对应采样管的开口位置,管帽本体朝向采样管的开口端一侧设有密封胶圈。
[0006]进一步,对应第二卡凸,套接部的内侧壁还设有第三卡凸,第三卡凸与第一卡凸在套接部的纵向上间隔一段距离。
[0007]进一步,第三卡凸为设置于套接部内侧壁的周向连续的环状卡凸。
[0008]进一步,塞子的一端设有一圈凸缘,凹槽的形状与塞子相同。
[0009]进一步,毛细玻璃管与通孔过盈配合。
[0010]进一步,管帽本体朝向采样管的一面设有密封胶圈卡接位,密封胶圈卡接位为环状的密封胶圈卡接位。
[0011]进一步,第一卡凸为设置于套接部内侧壁的周向连续的环状卡凸。
[0012]进一步,第二卡凸为设置于采样管外侧壁的周向连续的环状卡凸。
[0013]总的说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4]一种安全的末梢血采血装置,将毛细玻璃管的一端穿过通孔插入采样管内,只露出一小段在外面,首先保护了毛细玻璃管,使其在使用时不易损坏;在采样时,所采血样直接从毛细玻璃管流入采样管内,套接部的内侧壁与采样管的外侧壁之间留有缝隙,通气孔也连通采样管内部与外部,采样管内外气压保持一致,利于毛细玻璃管的虹吸效应;收集够血样后,先将毛细玻璃管拔出,此时通孔和通气孔呈敞开状态,把塞子塞到管帽本体的凹槽内,且将管帽与采样管压紧,采样管开口端与管帽本体上的密封胶圈紧密接触,形成密闭的管腔,避免漏液和污染。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安全的末梢血采血装置的管帽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

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安全的末梢血采血装置的采样管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中B

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种安全的末梢血采血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一种安全的末梢血采血装置的另外一个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图1至图6中包括有:
[0022]1——管帽、11——管帽本体、111——通孔、12——塞子、121——凸缘、13——套接部、131——第一卡凸、132——第三卡凸、14——密封胶圈、15——通气孔、16——卡接位、17——凹槽、2——采样管、21——第二卡凸、3——毛细玻璃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安全的末梢血采血装置,包括采样管2、管帽1和毛细玻璃管3。毛细玻璃管3材质为硼硅玻璃,保证全血质量。毛细玻璃管3外径1.35

1.4mm,内径0.68

0.9mm,保证毛细玻璃管3的虹吸效应。采样管2材质为塑料。
[0025]如图2、图3所示,采样管2的一端设有开口。如图1、图2所示,管帽1包括管帽本体11和套接部13。管帽本体11和套接部13的材质均为塑料。套接部13为管状的套接部13,套接部13固接于管帽本体11的一端,管帽本体11设置于采样管2的开口端,套接部13套接于采样管2外侧,套接部13的内侧壁与采样管2的外侧壁之间留有缝隙。管帽本体11上端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17,凹槽17用于容置塞子12,凹槽17的底面设有通孔111,毛细玻璃管3的一端穿过通孔111插入采样管2内,通孔111四周设有若干个通气孔15,通孔111和通气孔15均连通采样管2。毛细玻璃管3与通孔111过盈配合。套接部13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凸131,对应第一卡凸131,采样管2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卡凸21。第一卡凸131为设置于套接部13内侧壁的周向连续的环状卡凸。第二卡凸21为设置于采样管2外侧壁的周向连续的环状卡凸。如图5所示,初始位置第一卡凸131位于第二卡凸21上部,起到支撑管帽1作用,使采样管2的开口与密封胶圈14之间留有缝隙,保证采样时采样管2内外气压一致,有利于毛细玻璃管3的虹吸效应。
对应采样管2的开口位置,管帽本体11朝向采样管2的开口端一侧设有密封胶圈14。管帽本体11朝向采样管2的一面设有密封胶圈14的卡接位16,密封胶圈14的卡接位16为环状的密封胶圈14的卡接位16。
[0026]塞子12为橡胶或者塑料材质。塞子12的一端设有一圈凸缘121,凹槽17的形状与塞子12相同。凸缘121用于当塞子塞入凹槽17时,使塞子与凹槽17卡紧,防止塞子脱开。
[0027]如图5所示,一种安全的末梢血采血装置,将毛细玻璃管3的一端穿过通孔111插入采样管2内,只露出一小段在外面,首先保护了毛细玻璃管3,使其在使用时不易损坏;在采样时,所采血样直接从毛细玻璃管3流入采样管2内,套接部13的内侧壁与采样管2的外侧壁之间留有缝隙,通气孔15也连通采样管2内部与外部,采样管2内外气压保持一致,利于毛细玻璃管3的虹吸效应;如图6所示,收集够血样后,先将毛细玻璃管3拔出,此时通孔111和通气孔15呈敞开状态,把塞子12塞到管帽本体11的凹槽17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的末梢血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管、管帽和毛细玻璃管,采样管的一端设有开口,管帽包括管帽本体、塞子和套接部,套接部为管状的套接部,套接部固接于管帽本体的一端,管帽本体设置于采样管的开口端,套接部套接于采样管外侧,套接部的内侧壁与采样管的外侧壁之间留有缝隙,套接部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凸,对应第一卡凸,采样管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卡凸,管帽本体上端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凹槽用于容置塞子,凹槽的底面设有通孔,毛细玻璃管的一端穿过通孔插入采样管内,通孔四周设有若干个通气孔,通孔和通气孔均连通采样管,对应采样管的开口位置,管帽本体朝向采样管的开口端一侧设有密封胶圈。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的末梢血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第二卡凸,套接部的内侧壁还设有第三卡凸,第三卡凸与第一卡凸在套接部的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兆收杨小蓉李瑞莹冯红梅郭煜冯大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药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