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中心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16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0:53
一种数据中心母线槽,包括母线槽壳体、通讯铜板护套、通讯铜板、接地铜排、相线铜排护套、相线铜排和端部封堵件;两侧通讯铜板护套卡槽分别滑入卡条侧凸块和顶板侧卡条外,实现与母线槽壳体连接;通讯铜板的两侧滑入通讯铜板卡槽内,实现与通讯铜板护套连接;接地铜排滑入两侧顶板中心卡条之间,实现与母线槽壳体连接;相线铜排护套滑入护套中心卡条和护套侧卡条之间,实现与母线槽壳体固定连接;侧母排嵌入相排固定槽内,散热凸纹条嵌入散热凸纹槽内,实现相线铜排与相线铜排护套固定连接;端部封堵件贴合设置于母线槽壳体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各组件之间装配过程迅速,装配流程简单;安装过程方便,提升了母线槽的制备效率。提升了母线槽的制备效率。提升了母线槽的制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中心母线槽


[0001]本技术涉及母线槽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数据中心母线槽。

技术介绍

[0002]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数据中心的发展建设将处于高速时期,各地政府部门给予新兴产业的大力扶持,都为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优势。随着数据中心行业的大力发展,将来在很多城市中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些大型的数据中心也会越来越多。在数据中心建设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母线槽进行集中电力传输,现有多种形式的母线槽结构应用于数据中心中使用,但现有技术中存在有如下技术缺陷:(1)现有母线槽采用母排端部冲孔、外壳型材端部冲孔,造成了车间加工工序多,增加了加工时间,装配也较为繁琐。(2)现在母线槽在安装后需要布置通讯线,插于插接箱通信口,若该插接箱需要检修,需要拔掉通讯线,该插接箱和之后的插接箱会处于通信掉线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母线槽,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数据中心母线槽,包括母线槽壳体、通讯铜板护套、通讯铜板、接地铜排、相线铜排护套、相线铜排和端部封堵件;所述母线槽壳体包括顶板、线槽板、顶板中心卡条、顶板侧卡条、侧板、护套中心卡条、护套侧卡条、侧底板和连接螺柱;所述线槽板设置于所述顶板的顶面两侧,呈对称设置,并与所述顶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底端两侧,并与所述顶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中心卡条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底面中心两侧,呈相对设置,每个所述顶板中心卡条与所述顶板垂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顶板中心卡条侧壁设有卡条侧凸块;所述顶板侧卡条设置于所述顶板中心卡条的两侧,呈对称设置,并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护套中心卡条设置于每侧所述侧板的中心,并与所述侧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护套侧卡条设置于每侧所述侧板的护套中心卡条的两侧,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护套侧卡条与所述侧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侧底板设置于所述侧板的底端;所述连接螺柱设置于每侧所述侧板的内壁顶端和内壁底端;
[0004]所述通讯铜板护套的外壁两端的顶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通讯铜板护套卡槽,两侧所述通讯铜板护套卡槽分别滑入卡条侧凸块和顶板侧卡条外,实现所述通讯铜板护套与所述母线槽壳体连接,所述通讯铜板的内壁两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通讯铜板卡槽,所述通讯铜板的两侧滑入所述通讯铜板卡槽内,实现所述通讯铜板与所述通讯铜板护套连接;所述接地铜排滑入两侧所述顶板中心卡条之间,实现所述接地铜排与所述母线槽壳体连接;
[0005]所述相线铜排护套包括护套底板和护套夹板,所述护套夹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护套底板的一侧两端,所述护套夹板的内壁底端呈凹槽状,形成相排固定槽,所述护套夹板的内壁中段呈凹槽状,形成散热凸纹槽,所述相线铜排护套滑入所述护套中心卡条和所述护套侧卡条之间,实现所述相线铜排护套与所述母线槽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相线铜排包括侧母排、主母排和散热凸纹条,所述侧母排呈长方形条状结构;所述主母排设置于所述侧母排的
一侧,所述侧母排与主母排之间呈空腔状,为母排散热腔;所述散热凸纹条设置于所述侧母排的两侧,呈对称设置,每侧所述散热凸纹条与所述侧母排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侧母排嵌入所述相排固定槽内,所述散热凸纹条嵌入所述散热凸纹槽内,实现所述相线铜排与所述相线铜排护套固定连接;
[0006]所述端部封堵件贴合设置于所述母线槽壳体的两端,所述端部封堵件的两端中心呈通孔状结构,形成相线铜排通孔,所述端部封堵件的顶端中心呈通孔状结构,形成通讯铜排通孔,所述相线铜排对应贯穿所述相线铜排通孔,所述通讯铜板和接地铜排贯穿所述通讯铜排通孔,并通过螺栓贯穿所述端部封堵件的四角伸入连接螺柱内,实现所述端部封堵件与所述母线槽壳体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每侧所述顶板中心卡条的截面呈“L”形结构。
[0008]进一步的,每侧所述顶板侧卡条的截面呈“L”形结构,且所述顶板侧卡条的高度小于所述顶板中心卡条的高度,每个所述顶板侧卡条与所述卡条侧凸块呈相对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护套中心卡条的截面呈“Y”字形结构,所述护套中心卡条的两侧顶端呈弯折状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护套侧卡条的截面呈“L”形结构,每个所述护套侧卡条的顶端呈弯折状结构,并与所述护套中心卡条的侧边呈相对设置。
[0011]进一步的,每侧所述侧板底端设置的侧底板数量为两个,呈间隔设置,每个所述侧底板与所述侧板垂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底板之间形成连接器安装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螺柱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连接螺柱呈圆筒状结构,每个所述连接螺柱的一侧呈豁口状。
[0013]进一步的,所述护套夹板的截面呈前端窄后端宽结构,所述护套夹板的外侧壁呈波浪状结构,并与所述护套侧卡条的内壁形状相贴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侧母排的宽度大于所述主母排的宽度,所述侧母排的两侧伸出与所述主母排的两侧边;所述侧母排的两侧边呈圆弧状结构。
[0015]进一步的,每侧所述侧母排设置的散热凸纹条的数量为两个,每侧所述散热凸纹条呈平行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散热凸纹条的截面呈半圆弧状结构,每个所述散热凸纹条的宽度小于所述侧母排伸出所述主母排的侧边的宽度。
[0016]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封堵件呈中间厚两端薄结构。
[0017]本技术的装配原理是:
[0018]本母线槽壳体装配时,现将通讯铜排插入通讯铜板卡槽内,与通讯铜板护套实现固定;接着将通讯铜板护套嵌入卡条侧凸块与顶板侧卡条之间,将通讯铜板护套与母线槽壳体实现装配;将接地铜排嵌入两侧顶板中心卡条之间,将接地铜排与母线槽壳体实现装配;将相线铜排嵌入相线铜排护套内,接着将相线铜排护套嵌入护套中心卡条与护套侧卡条之间,完成四个相线铜排护套与母线槽壳体之间装配;最后将端部封堵件贴合于母线槽壳体的两端,通过螺栓贯穿端部封堵件四角,并伸入配合连接螺柱,实现母线槽壳体与端部封堵件之间装配。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结构中母线槽壳体采用铝型材,通讯铜板护套、通讯铜板、接地铜排、相线铜排护套、相线铜排和端部封堵件均为预制构件,当母线槽壳体与其他组件进行现场
装配时,多个组件之间仅通过插接形式便可以于母线槽壳体实现装配,最后通过螺栓将端部封端件与母线槽壳体实现最后装配固定,各组件之间装配过程迅速,无需对各组件进行现场装配钻孔,装配流程简单;安装过程方便;同时,各个组件进行预制生产的过程中相较现有的母线槽结构,省去对母线槽壳体钻孔、相线铜排钻孔、接地铜排钻孔和接地铜排螺丝固定的多个制备工序,通过优化母线槽的装配结构简化了生产流程,提升了母线槽的制备效率。
[0021]本技术通过在母线槽壳体的内壁顶端增设了用于固定通讯铜板的组件,能够保证通信不受插接箱的插拔。避免由通讯线断开造成的所有插接箱通信掉线的情况,装置使用灵活,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中心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线槽壳体(1)、通讯铜板护套(2)、通讯铜板(3)、接地铜排(4)、相线铜排护套(5)、相线铜排(6)和端部封堵件(7);所述母线槽壳体(1)包括顶板(1

1)、线槽板(1

2)、顶板中心卡条(1

3)、顶板侧卡条(1

4)、侧板(1

5)、护套中心卡条(1

6)、护套侧卡条(1

7)、侧底板(1

8)和连接螺柱(1

9);所述线槽板(1

2)设置于所述顶板(1

1)的顶面两侧,呈对称设置,并与所述顶板(1

1)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侧板(1

5)设置于所述顶板(1

1)的底端两侧,并与所述顶板(1

1)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中心卡条(1

3)设置于所述顶板(1

1)的底面中心两侧,呈相对设置,每个所述顶板中心卡条(1

3)与所述顶板(1

1)垂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顶板中心卡条(1

3)侧壁设有卡条侧凸块(1
‑3‑
1);所述顶板侧卡条(1

4)设置于所述顶板中心卡条(1

3)的两侧,呈对称设置,并与所述顶板(1

1)固定连接;所述护套中心卡条(1

6)设置于每侧所述侧板(1

5)的中心,并与所述侧板(1

5)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护套侧卡条(1

7)设置于每侧所述侧板(1

5)的护套中心卡条(1

6)的两侧,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护套侧卡条(1

7)与所述侧板(1

5)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侧底板(1

8)设置于所述侧板(1

5)的底端;所述连接螺柱(1

9)设置于每侧所述侧板(1

5)的内壁顶端和内壁底端;所述通讯铜板(3)通过所述通讯铜板护套(2)与所述母线槽壳体(1)实现装配;所述相线铜排护套(5)与所述母线槽壳体(1)插接固定;所述相线铜排(6)与所述相线铜排护套(5)插接固定;所述端部封堵件(7)贴合设置于所述母线槽壳体(1)的两端,所述端部封堵件(7)的两端中心呈通孔状结构,形成相线铜排通孔(7

1),所述端部封堵件(7)的顶端中心呈通孔状结构,形成通讯铜排通孔(7

2),所述相线铜排(6)对应贯穿所述相线铜排通孔(7

1),所述通讯铜板(3)和接地铜排(4)贯穿所述通讯铜排通孔(7

2),并通过螺栓贯穿所述端部封堵件(7)的四角伸入连接螺柱(1

9)内,实现所述端部封堵件(7)与所述母线槽壳体(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中心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每侧所述顶板侧卡条(1

4)的截面呈“L”形结构,且所述顶板侧卡条(1

4)的高度小于所述顶板1

1中心卡条(1

3)的高度,每个所述顶板侧卡条(1

4)与所述卡条侧凸块(1
‑3‑
1)呈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中心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中心卡条(1

6)的截面呈“Y”字形结构,所述护套中心卡条(1

6)的两侧顶端呈弯折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据中心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侧卡条(1

7)的截面呈“L”形结构,每个所述护套侧卡条(1

7)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恒嘉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