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513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固定在钢结构桁架次梁上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固定件,第一连接件通过固定件连接在钢结构桁架次梁上,第一连接件底部连接有吊杆,吊杆的相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上连接有吊梁,吊梁的另一端连接有吊顶板,相邻吊顶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件,锁紧件包括第一锁紧板、第二锁紧板和卡板,第一锁紧板和第二锁紧板分别固定在相邻吊顶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超高安装困难、接缝收口等处翘曲和超大空间顶面变形等问题,且其中的吊顶板为金属面岩棉复合板,可以提升保温的效果、达到隔热的目的。达到隔热的目的。达到隔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装饰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装饰施工形式。装配式装饰顾名思义,即是将装饰所需要使用的各个部品部件在工厂内实现生产完成,然后运输到装饰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免去了传统的装饰现场对各部品部件的测量、切割等作业,施工更为简单方便,可以极大地提高装饰现场的施工效率,并且施工现场更为整洁和美观,不会产生过多的装饰材料垃圾,是一种更为绿色环保的装饰施工形式。
[0003]内保温隔热体系的难点在于克服施工人员超高安装困难、使超大空间顶面保温板安装平整牢固不倾斜、保温板导热系数满足功能要求。另外,变口节点收口、接缝收口等处的质量要求要平直顺畅,不翘曲,不变形,无凹坑等质量通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其可以有效地解决超高安装困难、接缝收口等处翘曲和超大空间顶面变形等问题,且其中的吊顶板为金属面岩棉复合板,可以提升保温的效果、达到隔热的目的。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固定在钢结构桁架次梁上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固定件,第一连接件通过固定件连接在钢结构桁架次梁上,第一连接件底部连接有吊杆,吊杆的相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上连接有吊梁,吊梁的另一端连接有吊顶板,相邻吊顶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件,锁紧件包括第一锁紧板、第二锁紧板和卡板,第一锁紧板和第二锁紧板分别固定在相邻吊顶板上,第一锁紧板伸入第二锁紧板内,卡板插入第一锁紧板伸入与第二锁紧板的连接处。
[0006]进一步地,上述吊顶板为金属面岩棉复合板,金属面岩棉复合板包括双面金属板和保温岩棉,保温岩棉填充在双面金属板内,双面金属板与保温岩棉之间设置有PE涂层。
[0007]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锁紧板端部延伸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连接有第一卡勾。
[0008]进一步地,上述第二锁紧板上设置有匹配第一连接板的卡槽,第二锁紧板上连接有两个第二卡勾,卡槽位于两第二卡勾之间。
[0009]进一步地,上述卡板为L形卡板,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卡住卡板。
[0010]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连接件为槽钢。
[0011]进一步地,上述固定件为老虎夹。
[0012]进一步地,上述第二连接件为C型钢或花篮螺丝。
[0013]进一步地,上述第二连接件的开口处设置有扁铁,扁铁通过自攻钉固定。
[0014]进一步地,上述吊梁为T型铝吊梁或蘑菇头吊梁。
[001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主要设置了固定在钢结构桁架次梁上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固定件,第一连接件通过固定件连接在钢结构桁架次梁上,第一连接件底部连接有吊杆,吊杆的相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上连接有吊梁,吊梁的另一端连接有吊顶板,相邻吊顶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件,锁紧件包括第一锁紧板、第二锁紧板和卡板,第一锁紧板和第二锁紧板分别固定在相邻吊顶板上,第一锁紧板伸入第二锁紧板内,卡板插入第一锁紧板伸入与第二锁紧板的连接处。其安装步骤为:先进行测量放线,然后进行吊点安装固定,再采用“顶升安装”法吊装板材,最后成品保护。主梁采用T型铝吊梁、花篮螺丝、丝杆+次梁抱箍(固定件使用老虎夹固定),保证所有板材受力全部在钢结构桁架次梁(主结构上)。待主梁安装完成后开始顶升吊装吊顶板,为保证整体稳定性及美观性,一个轴线一排板每跨先起两块,板缝找正(使板缝在同一直线上)。待吊顶板调整好拼缝(连接的槽口形式为插入式,拼装时要求凹槽内侧二边打上密封胶),使用锁紧绳进行板材锁紧,再用锁紧件进行固定板材,吊顶板端部各固定2个锁紧件,后打胶灌泡密封处理。
[0016]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超高安装困难、接缝收口等处翘曲和超大空间顶面变形等问题,且其中的吊顶板为金属面岩棉复合板,可以提升保温的效果、达到隔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中吊顶板与锁紧件的装配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中吊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4]实施例一:
[0025]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其主要设置了固定在钢结构桁架次梁1上的第一连接件 11,第一连接件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固定件12,第一连接件11通过固定件12连接在钢结构桁架次梁1上,第一连接件11底部连接有吊杆2,吊杆2的相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3上连接有吊梁4,吊梁 4的另一端连接有吊顶板5,相邻吊顶板5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件6,锁紧件6包括第一锁紧板61、第二锁紧板62和卡板63,第一锁紧板61和第二锁紧板62分别固定在相邻吊顶板5上,第一锁紧板61伸入第二锁紧板62内,卡板63插入第一锁紧板61伸入与第二锁紧板62的连接处。
[0026]参见图1至图3,第一连接件11为槽钢,固定件12为老虎夹,第二连接件3为C型钢或花篮螺丝,吊梁4为T型铝吊梁或蘑菇头吊梁。
[0027]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主要设置了固定在钢结构桁架次梁上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固定件,第一连接件通过固定件连接在钢结构桁架次梁上,第一连接件底部连接有吊杆,吊杆的相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上连接有吊梁,吊梁的另一端连接有吊顶板,相邻吊顶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件,锁紧件包括第一锁紧板、第二锁紧板和卡板,第一锁紧板和第二锁紧板分别固定在相邻吊顶板上,第一锁紧板伸入第二锁紧板内,卡板插入第一锁紧板伸入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钢结构桁架次梁(1)上的第一连接件(11),所述第一连接件(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固定件(12),所述第一连接件(11)通过所述固定件(12)连接在所述钢结构桁架次梁(1)上,所述第一连接件(11)底部连接有吊杆(2),所述吊杆(2)的相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3),所述第二连接件(3)上连接有吊梁(4),所述吊梁(4)的另一端连接有吊顶板(5),所述相邻吊顶板(5)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件(6),所述锁紧件(6)包括第一锁紧板(61)、第二锁紧板(62)和卡板(63),所述第一锁紧板(61)和所述第二锁紧板(62)分别固定在所述相邻吊顶板(5)上,所述第一锁紧板(61)伸入所述第二锁紧板(62)内,所述卡板(63)插入所述第一锁紧板(61)伸入与第二锁紧板(62)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板(5)为金属面岩棉复合板,所述金属面岩棉复合板包括双面金属板(51)和保温岩棉(52),所述保温岩棉(52)填充在所述双面金属板(51)内,所述双面金属板(51)与所述保温岩棉(52)之间设置有PE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保温隔热系统的安装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震曹永辉李柏杨董晓堃叶国乔高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