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有效提高高寒地区春玉米耐低温能力的磷肥施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9967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有效提高寒冷地区春玉米耐低温能力的磷肥施用方法,将聚磷酸铵随播种以穴施形式施入种子的附近,提供一个局部浓度较高的养分区域,虽与常规施肥(钙镁磷基施)相比,磷肥减施25%,但启动肥促根壮苗效果显著,地上部干重、地下部粗根及细根数量显著增加,较当地农民习惯施肥方法,单一施入基肥,启动肥的补施更能满足玉米关键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缓解早春土壤低温胁迫、降低施肥量、提高肥料效率、促进增产增收。促进增产增收。促进增产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提高高寒地区春玉米耐低温能力的磷肥施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产
,涉及一种有效提高高寒冷地区春玉米耐低温能力的磷肥施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玉米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在我国,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国家对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并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粮食生产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临严峻挑战。寒冷地区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0%。因此,提高春玉米单产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在制约玉米生长的众多因素中,温度是影响玉米生长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满足玉米高产、高效生长的需求。尤其是苗期玉米对外界环境抵御弱,低温更容易对玉米产量造成不利影响。田间试验可以通过调整播期实现不同温度调控,适宜的播种日期可以充分利用生长期内的温度、雨水和光照,以充分发挥当地自然条件和土壤作用。在春天初期,温度比较低,有效积温仅为10℃左右,导致玉米生长比较稀,玉米单个植株发育迟缓,从而导致整片玉米地的产量降低。玉米播种至出苗期间温度偏低会使出苗推迟,苗不全、不齐、不壮,乃至后期的生长发育迟缓,最终影响玉米的产量与品质,降低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0003]启动肥因其在根系非常容易接近的位置提供必需的养分,能加速萌芽幼苗的发育,在美国玉米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快速生长的幼苗通常具有更强的抗逆性。寒冷地区玉米种植区早春冷害频发,本专利技术利用启动磷肥,携带少量养分到玉米根系附近,解决玉米临界营养需求的同时,磷还能促进根系旺盛生长,一直到根系系统发育起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高寒冷地区春玉米耐低温能力的磷肥施用方法,以提高寒冷地区春玉米对苗期低温胁迫磷养分生利用效率。依据养分根际局部调控原理,采用种子际穴施的方法,在满足玉米磷素临界营养的同时,促进玉米根系生长,进而提高玉米苗期耐寒性,最终获得作物稳产。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有效提高高寒地区春玉米耐低温能力的磷肥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高寒地区每年的4月20~25日平均积温为12~15℃对玉米进行播种;2)播种的同时,将基肥和启动肥分别以条施或穴施两种方式施入土壤:所述的基肥为氮磷钾,配比按照该地区推荐施肥比例施用,其施用量如下:(90~110) kg/hm2,最佳值为100 kg/hm2当量质量的N;(15~50) kg/hm
2 ,最佳值为15 kg/hm2当量质量的P2O5;
(80~100) kg/hm
2 ,最佳值为90 kg/hm2当量质量的K2O;所述启动肥的施用量为(15~60) kg/hm
2 当量质量的P2O5;3)玉米采用垄作栽培,玉米种植为50~70cm等行距,种植密度为70000~75000株/hm2;在播种时,基肥以条施方式均匀施于种子右下方,距种子5~8 cm,深度在10~12 cm;启动肥以穴施方式均匀施于种子另一侧5~8 cm处,较种子深3~5 cm;4)播种7~10天开始放苗,苗出齐全后间苗、定苗,每穴单株,并在玉米拔节期补施(70~90) kg/hm
2 ,最佳值为80 kg/hm2当量质量的N肥,相当于施用含N 46%的尿素174 kg/hm2;5)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参照当地常规管理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肥以尿素作为氮肥,钙镁磷作为磷肥,硫酸钾作为钾肥;上述氮肥为含N 46%的尿素(196~239) kg/hm2,最佳值为217.3 kg/hm2;上述磷肥为含P2O
5 11.1%的钙镁磷(135~901)kg/hm2,最佳值为135.1 kg/hm2;上述钾肥为含K2O 54%的硫酸钾(148~185)kg/hm2,最佳值为166.4 kg/hm2。
[0007]所述启动肥为聚磷酸铵(APP),养分含量比例为18.3:59.1:0,施用前过10目筛,施用量为25.4~126.9 kg/hm2。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高高寒地区春玉米耐低温能力的磷肥施用方法尤其适用于高寒地区黑土地,容易遭遇早春低温冷害的玉米种植区。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依据根实际调控作用原理,根据春玉米苗期生长生理特性补充养分,缓解低温冷害胁迫,促进玉米苗期根系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增产增收。
[0010](2)本专利技术将聚磷酸铵随播种以穴施形式施入种子的附近,提供一个局部浓度较高的养分区域,虽与常规施肥(钙镁磷基施)相比,磷肥减施25%,但启动肥促根壮苗效果显著,地上部干重、地下部粗根及细根数量显著增加。
[0011](3)本专利技术中选用启动肥聚磷酸铵为中性,在不改变土壤天然pH值的条件下,通过作物生理酸化作用降低根际pH,从而提高土壤中养分尤其是磷养分的有效性,提高养分利用率。
[0012]本专利技术有效提高寒冷地区春玉米耐低温能力的磷肥施用方法,较当地农民习惯施肥方法(FP),单一施入基肥,启动肥的补施更能满足玉米关键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缓解早春土壤低温胁迫、降低施肥量、提高肥料效率、促进增产增收。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启动肥对低温(10℃)条件下春玉米肥料有效性及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效果图;图2a、图2b为本专利技术在减磷25%的条件下启动磷肥对春玉米的稳产作用效果图。
[0014]具体实施方法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实施例11)在高寒玉米种植区XX地,于XXXX年4月20~25日平均积温为12~15℃对玉米进
行播种;2)播种的同时,将基肥和启动肥分别以条施或穴施两种方式施入土壤:其中,所述基肥以尿素作为氮肥、钙镁磷作为磷肥、硫酸钾作为钾肥,其氮磷钾配比施肥用量如下:100 kg/hm2当量质量的N ;15 kg/hm2当量质量的P2O5;90 kg/hm2当量质量的K2O;所述启动肥为聚磷酸铵(APP),施用量为15 kg/hm
2 当量质量的P2O5;3)玉米采用垄作栽培,种植间距为65 cm等行距,种植密度为70000~75000株/hm2;在播种时,基肥以条施方式均匀施于种子右下方,距种子5~8 cm,深度在10~12 cm;启动肥以穴施方式均匀施于种子另一侧5~8 cm处,较种子深3~5 cm;4)播种7~10天开始放苗,苗出齐全后间苗、定苗,每穴单株,并在玉米拔节期补施80 kg/hm2当量质量的N肥,相当于施用含N 46%的尿素174 kg/hm2。
[0016]5)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参照当地常规管理方法。
[0017]实施例21)在高寒玉米种植区XX地,于XXXX年4月20~25日平均积温为12~15℃对玉米进行播种;2)播种的同时,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提高高寒地区春玉米耐低温能力的磷肥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高寒地区每年的4月20~25日平均积温为12~15℃对玉米进行播种;2)播种的同时,将基肥和启动肥分别以条施或穴施两种方式施入土壤:所述的基肥为氮磷钾,配比按照该地区推荐施肥比例施用,其施用量如下:(90~110) kg/hm2,最佳值为100 kg/hm2当量质量的N;(15~50) kg/hm
2 ,最佳值为15 kg/hm2当量质量的P2O5;(80~100) kg/hm
2 ,最佳值为90 kg/hm2当量质量的K2O;所述启动肥的施用量为(15~60) kg/hm
2 当量质量的P2O5;3)玉米采用垄作栽培,玉米种植为50~70cm等行距,种植密度为70000~75000株/hm2;在播种时,基肥以条施方式均匀施于种子右下方,距种子5~8 cm,深度在10~12 cm;启动肥以穴施方式均匀施于种子另一侧5~8 cm处,较种子深3~5 cm;4)播种7~10天开始放苗,苗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利园曹宁张玉斌李征张怡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