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动力控制车把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990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动力控制车把及其控制方法,属于非机动车安全技术领域。包括左车把、右车把和动力电机,所述的右车把用于控制动力电机提供动力输出;当电动自行车处于舒适状态时,左车把上的按压杆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弹起,金属触头处于上升状态,动力电路断开,动力电机无法完成动力输出;右车把的转轴与右转把之间形成锁止关系,右转把无法转动;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需要将双手分别握住左车把和右车把,利用左手握力按下按压杆,接通动力电路,然后将右转把沿着转轴向向外移动一定距离,转动右转把实现动力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骑行人在非主观意愿触发加速信号时动力不输出,同时能够避免骑行人单手骑行,确保行车安全。确保行车安全。确保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动力控制车把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机动车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动力控制车把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的电动自行车控制电路在电动车开关打开后,仅靠右手扭动车把就能控制电动车加速。在使用电动自行车时,人们在骑行中经常会因为拥堵、过马路等一些特殊原因,出现需要下车推动电动自行车行走的情况;或者是在电动自行车倒地后,需要扶起电动自行车的情况。此类情况下,无论是扶起电动自行车还是推动电动自行车行走时,都容易发生转动加速转把导致电动车加速的状况。同时,孩童等不具备骑行电动自行车能力的群体,会因为好奇等原因触摸车把,致使电动自行车加速,失去控制。
[0003]在正常骑行时,许多骑行者还经常出现单手骑车,另外一只手插口袋或者使用手机等,这都给骑行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因此,实现电动自行车动力即时切断与接通能够有效避免单手骑行的情况,也能够在出现危险时即时切断动力进行刹车,减少安全隐患。
[0004]为了正确引导不规范骑行的行为,设计一种能够限定双手骑行的电动自行车车把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考虑到推行时可能也处于双手推行的状态,所以在限定双手骑行的同时还应该使得动力车把具备锁定功能,在骑行者无加速意愿时,避免车把存在产生意外转动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手骑行电动自行车的问题,以及在骑行者无加速意愿时动力车把会出现意外转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动力控制车把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在左车把上设置按压式常开开关,使得控制电路保持断开状态,保证骑行人在非主观意愿触发加速信号时动力不输出,同时能够避免骑行人单手骑行,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在右车把上设置锁定功能,确保骑行者在无加速意愿状态下,无法转动转把实现动力输出,减少因意外转动加速转把导致电动自行车过快加速,快速前冲脱离控制的情况。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电动自行车动力控制车把,包括左车把、右车把和动力电机,所述的右车把用于控制动力电机为电动自行车提供动力输出,所述的左车把包括左把手、按压杆、升降机构、金属触头、动力电路、以及用于布置动力电路的空心轴;所述的动力电路连接动力电机,用于为电动自行车提供动力;
[0008]所述按压杆的一端与左把手连接,另一端向上翘起;
[0009]所述空心轴穿插在左把手的内部,空心轴中的动力电路上设有切断电路的V型金属触点,与所述V型金属触点位置相对应的空心轴外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左把手的内部连通形成气室槽,气室槽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
[0010]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室、活塞和活塞柱;所述气室固定在气室槽中;所述活塞柱穿
过第一通孔和气室,其底端安装金属触头,顶端固定在左把手外部的按压杆上;所述活塞套设在活塞柱上,且在套设位置的上下侧分别设有上限位结构和下限位结构;所述气室内设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第一回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气室底部,另一端固定在下限位结构上;
[0011]所述的右车把包括定子、转轴、右转把、第二回位弹簧、第三回位弹簧、霍尔元器件和磁体;
[0012]所述定子固定在右车把上,定子的一侧为平面,另一侧开设阶梯槽,平面与阶梯槽之间设有通孔;
[0013]所述转轴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固定在定子上;所述右转把的内部设有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通道,通过开口端套设在转轴上,右转把内壁与转轴外壁之间留有间隙;右转把的开口端伸入到定子的阶梯槽中,开口端与阶梯槽之间留有间隙,阶梯槽内设有第二回位弹簧,第二回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阶梯槽上,第二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右转把外壁上;右转把的封闭端的内端面通过第三回位弹簧连接转轴的另一端;
[0014]所述磁体安装于靠近阶梯槽的右转把端面上,霍尔元器件安装于定子上;
[0015]所述的转轴上设有锁止机构,右转把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与锁止机构相配合的限位机构,当锁止机构与限位机构相配合时,右转把无法实现转动,当锁止机构与限位机构脱离配合时,右转能够实现转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7](1)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带有按压式常开开关的左车把结构,通过把手上的按压杆控制金属触头与常开开关的配合动作。当按压杆上不施加力的作用时,金属触头与常开开关上的V型金属触点不接触,动力电路保持关断,动力无法输出,只有当骑行者双手骑行时,用左手在按压杆上施加力的作用,金属触头与常开开关上的V型金属触点接触,动力电路接通。该设计能够杜绝单手骑车,提升骑车规范,减少安全隐患。
[0018](2)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具备锁止功能的右车把结构,在右车把与转轴之间设置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下无法转动车把实现动力输出,当除锁定后右车把才可正常转动,且解除锁定的动作只能在骑车者的主观意愿下实现,避免了因意外转动转把导致电动自行车快速前冲脱离控制的情况,确保不发生使用者因意外导致失控引起的交通事故,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0019](3)本专利技术在右车把与转轴之间设置了弹性锁定机构,使车把相对于转轴的轴向行程处于确定的区间内;当弹性锁止机构处于轴向行程的一个边界时,车把与转轴之间形成锁止关系,车把无法转动;仅当弹性锁止机构处于轴向行程的另一个边界时,车把才能解除锁止正常转动,不存在车把相对于转轴超出轴向行程的情况,实现骑行者对车把完全自如地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左车把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左车把中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右车把的一种通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具备锁止功能的右车把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实施例1右车把中的转轴及锁止凸起示意图;
[0025]图6是实施例1右车把中的处于初始锁止状态时锁止槽与锁止凸起的侧面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具备锁止功能的右车把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实施例2右车把中的转把示意图;
[0028]图9是实施例2右车把中的转把剖视图;
[0029]图10是实施例2右车把中的转把侧视图;
[0030]附图中:1

左把手;2

按压杆;3

空心轴;4

升降机构,401

活塞柱,402

活塞,403

上限位结构,404

下限位结构,405

气室,406

阻尼孔,407

第一通孔,408

第二通孔;5

第一回位弹簧;6

动力电路,601

V型金属触点;7

金属触头;8

气室槽;9

转轴,901a...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动力控制车把,包括左车把、右车把和动力电机,所述的右车把用于控制动力电机为电动自行车提供动力输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车把包括左把手(1)、按压杆(2)、升降机构(4)、金属触头(7)、动力电路(6)、以及用于布置动力电路的空心轴(3);所述的动力电路连接动力电机,用于为电动自行车提供动力;所述按压杆(2)的一端与左把手(1)连接,另一端向上翘起;所述空心轴(3)穿插在左把手(1)的内部,空心轴(3)中的动力电路(6)上设有切断电路的V型金属触点(601),与所述V型金属触点(601)位置相对应的空心轴(3)外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07);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左把手(1)的内部连通形成气室槽(8),气室槽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408);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室(405)、活塞(402)和活塞柱(401);所述气室(405)固定在气室槽(8)中;所述活塞柱(401)穿过第一通孔(407)和气室(405),其底端安装金属触头(7),顶端固定在左把手(1)外部的按压杆(2)上;所述活塞(402)套设在活塞柱(401)上,且在套设位置的上下侧分别设有上限位结构(403)和下限位结构(404);所述气室(405)内设有第一回位弹簧(5),所述第一回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气室(405)底部,另一端固定在下限位结构(404)上;所述的右车把包括定子(10)、转轴(9)、右转把(11)、第二回位弹簧(13)、第三回位弹簧(15)、霍尔元器件(12)和磁体(14);所述定子(10)固定在右车把上,定子(10)的一侧为平面,另一侧开设阶梯槽,平面与阶梯槽之间设有通孔;所述转轴(9)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固定在定子(10)上;所述右转把(11)的内部设有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通道,通过开口端套设在转轴(9)上,右转把(11)内壁与转轴(9)外壁之间留有间隙;右转把(11)的开口端伸入到定子(10)的阶梯槽中,开口端与阶梯槽之间留有间隙,阶梯槽内设有第二回位弹簧(13),第二回位弹簧(13)的一端固定在阶梯槽上,第二回位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在右转把(11)外壁上;右转把(11)的封闭端的内端面通过第三回位弹簧(15)连接转轴的另一端;所述磁体(14)安装于靠近阶梯槽的右转把端面上,霍尔元器件(12)安装于定子(10)上;所述的转轴(9)上设有锁止机构,右转把(11)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与锁止机构相配合的限位机构,当锁止机构与限位机构相配合时,右转把无法实现转动,当锁止机构与限位机构脱离配合时,右转能够实现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动力控制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车把中的锁止机构为固定在转轴上的锁止凸起(901a),转轴(9)通过锁止凸起与定子抵接固定;所述的限位机构为设置在右转把(11)内部通道内壁上的第一锁止槽(1101a),第一锁止槽的一端与内部通道的开口端连通;所述右转把(11)上的第一锁止槽(1101a)与转轴(9)上的锁止凸起(901a)相配合形成锁止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动力控制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起的一个端面抵接在定子通孔的一侧,另一个端面抵接在第一锁止槽的侧壁上,锁止凸起的高度低于第一锁止槽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动力控制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车把中的
锁止机构为安装在转轴上的弹性可拆卸结构,包括锁止球(16)和锁止弹簧(17),所述锁止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开设的锁止安装槽的底部,锁止弹簧的另一端连接锁止球;所述锁止安装槽设在转轴(9)的中部,右转把(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锁止安装槽相匹配的第二锁止槽(1101b)、环形旋转槽(1102b)、以及用于连通第二锁止槽和环形旋转槽的轨道(1103b);环形旋转槽的位置处于所述通道的开口端与第二锁止槽之间,沿右转把内部周向设置;轨道的方向与右转把的轴向平行;所述的第二锁止槽(1101b)和环形旋转槽(1102b)底部为球面形,与锁止球的球面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动力控制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锁止球位于锁止安装槽的部分与伸出锁止安装槽的部分对称;环形旋转槽与第二锁止槽的深度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动力控制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永波王泽徐程李强伟王颖志王镇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警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