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497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若干依次连接成网格状的种植机构;种植机构包括种植箱、以及用于支撑种植箱的支撑架;种植箱包括呈矩形状的外箱体,外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翻边A和翻边B;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托在外箱体外底侧面的矩形支撑环,矩形支撑环的底侧面设置若干支撑腿,矩形支撑环的上表面通过若干支柱固定有一矩形支撑框;矩形支撑环的四个边缘侧分别设置有一T型卡口;相连两支撑架之间连接有一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基板,基板的一侧设置有与T型卡口配合的“工”字型卡块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种植箱和支撑架组成的种植机构构,避免土壤直接堆叠到屋顶,方便种植过程中植物的更换和养护。更换和养护。更换和养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绿色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十年来工业化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不但给自然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也导致了城市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差。屋顶花园能够降温隔热,并且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的有效手段,绿色屋顶的发展与研究正成为社会热点议题。我国对绿色屋顶的研究与实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0003]随着高密度住宅区及高层住宅的日益普及,地下车库等地下构筑物的面积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绿化要求,必然要在地下构筑物上覆土绿化。此外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屋顶花园作为辅助绿化措施也越来越被普遍采用。屋顶花园通常是在屋顶做好防水结构之后直接铺设土壤,之后在土壤上种植绿化植物,此时想要更换种植的植物时需要将植物先铲除,之后再种植新的植物,此时导致植物的更换过程较为麻烦;同时由于这些绿化措施多是在不透水的建筑物基础上进行的,必然会带来雨水过多时无法及时渗透排除的问题。水分是植物发育不可缺少的要素,土壤中含水过多会造成植物烂根或产生其他疾病,土壤的透气性会变差,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还会对屋顶花园的安全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通过,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包括若干依次连接成网格状的种植机构;所述种植机构包括种植箱、以及用于支撑种植箱的支撑架;所述种植箱包括呈矩形状的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翻边A和翻边B;所述翻边A的内侧连接有一套设在外箱体内的、且呈矩形状的内箱体;所述外箱体内侧沿其对角线处设置有一U型隔板、所述U型隔板的开口内侧与内箱体密封连接;且所述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的空间经U型隔板分割成灌溉腔和溢流腔;所述灌溉腔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溢流腔的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内箱体的一相邻两侧壁上设置有与灌溉腔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内箱体的另一相邻两侧壁上设置有与溢流腔相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托在外箱体外底侧面的矩形支撑环,所述矩形支撑环的底侧面设置若干支撑腿,所述矩形支撑环的上表面通过若干支柱固定有一矩形支撑框,所述矩形支撑框的上表面内侧设置有与翻边A配合的台阶面;所述矩形支撑环的四个边缘侧分别设置有一T型卡口;相连两所述支撑架之间连接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设置有与T型卡口配合的“工”字型卡块结构。
[0006]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种植箱内的灌溉腔通过一软管A相连通,所述软管A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管;相邻两所述种植箱内的溢流腔通过一软管B相连通,所述软管B的两端分别连通排水管。
[0007]进一步地,所述“工”字型卡块结构包括位于两端的矩形块A,两所述矩形块A之间设置有一矩形块B;所述矩形块A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贯通孔;所述矩形块B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通道、且通道两端分别贯穿延伸至矩形块A内部、并与贯通孔连通;所述通道内设置有蜗杆,所述矩形块B内设置有与蜗杆配合的涡轮,所述涡轮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一贯穿矩形块B和基板的操作杆;所述贯通孔的中部、且位于蜗杆两侧沿蜗杆对称设置有一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一侧连接弹簧A,所述弹簧A的端部连接有一可沿贯通孔长度方向滑动的定位柱,所述蜗杆的一侧通过牵引绳连接定位柱;所述T型卡口的两侧设置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盲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块A和矩形块B一体成型。
[0009]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支撑环还至少设置有一用于将种植箱固定在支撑架上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矩形支撑环上表面的内矩形套管,所述内矩形套管的顶部套接有一外矩形套筒,所述外矩形套筒的顶部设置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顶部设置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贯穿有一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依次贯穿固定板、安装柱、外矩形套筒和内矩形套管,且外矩形套筒和内矩形套管之间设置有弹簧C,位于所述内矩形套管内侧的矩形支撑环上表面设置有与调节螺杆配合的螺纹盲孔;所述安装柱外侧可转动的安装有一活动压板,所述活动压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定位孔,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螺纹贯穿设置有一调节螺栓。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的顶部水平高度低于进水口的底部水平高度。
[0011]进一步地,其中一所述种植箱内的灌溉腔连通腔连通管道A,所述管道A的端部连通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一灌溉池内;所述灌溉池通过一管道B连通一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水口通过一管道C与一所述种植箱内的溢流腔相连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种植箱内填充土壤,还包括覆盖在土壤上方的覆盖板组件;所述覆盖板组件包括两个倾斜设置的覆盖板一和两个倾斜设置的覆盖板二;所述覆盖板一包括呈等腰梯形结构的板体一,所述板体一的三个边缘侧设置有一向上凸出的凸沿A,所述板体一底部设置有一挡水筋条,位于所述挡水筋条下方的板体一上设置灌溉孔,位于所述挡水筋条上方的板体一两侧的凸沿A上设置排水孔;所述覆盖板二呈等腰梯形结构的板体二,所述板体二的两侧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凸沿B和凸沿C,所述凸沿C上设置若干回水孔,位于所述凸沿C外侧的回水孔处设置有可插入排水口内的回水管,位于所述凸沿C两端的两凸沿B分别设置有一回水口。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覆盖板组件内侧的土壤上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一U型抱箍,所述U型抱箍的两端分别设置矩形插孔、且设置有与矩形插孔连通的锁紧螺栓,两所述支架单元之间连接有两与矩形插孔配合的矩形连接杆;所述U型抱箍底侧面设置有两凸块,所述凸块的底侧面设置有插入土壤内的插杆。
[0014]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一的端部设置安装块A,所述安装块A上设置安装孔A;所述板
体二的端部设置安装块B,所述安装块B上设置安装孔B;所述矩形连接杆中部设置有与安装孔B和/或安装孔A配合的凸柱。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种植箱和支撑架组成的种植机构构,避免土壤直接堆叠到屋顶,方便种植过程中植物的更换和养护;同时该装置组装拆卸方便;同时通过种植盆对屋顶的覆盖,降低雨季时屋顶的落雨量,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屋顶表面后富集在屋顶,造成屋顶长期处于浸泡状态而产生渗水、漏水等情况,同时通过种植盆对屋顶的覆盖,避免夏天时阳光直接照射到屋顶表面,从而利用种植盆形成隔热结构,降低夏天室内温度。
[0016]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养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依次连接成网格状的种植机构;所述种植机构包括种植箱(200)、以及用于支撑种植箱(200)的支撑架(100);其中,所述种植箱(200)包括呈矩形状的外箱体(2),所述外箱体(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翻边A(21)和翻边B(22);所述翻边A(21)的内侧连接有一套设在外箱体(2)内的、且呈矩形状的内箱体(23);所述外箱体(2)内侧沿其对角线处设置有一U型隔板(29)、所述U型隔板(29)的开口内侧与内箱体(23)密封连接;且所述外箱体(2)和内箱体(23)之间的空间经U型隔板(29)分割成灌溉腔(27)和溢流腔(28);所述灌溉腔(27)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271),所述溢流腔(28)的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水管(281);所述内箱体(23)的一相邻两侧壁上设置有与灌溉腔(27)相连通的进水口(25),所述内箱体(23)的另一相邻两侧壁上设置有与溢流腔(28)相连通的排水口(24);所述支撑架(100)包括用于支托在外箱体(2)外底侧面的矩形支撑环(1),所述矩形支撑环(1)的底侧面设置若干支撑腿(11),所述矩形支撑环(1)的上表面通过若干支柱(12)固定有一矩形支撑框(13),所述矩形支撑框(13)的上表面内侧设置有与翻边A(21)配合的台阶面(131);所述矩形支撑环(1)的四个边缘侧分别设置有一T型卡口(14);相连两所述支撑架(100)之间连接有一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包括基板(31),所述基板(31)的一侧设置有与T型卡口(14)配合的“工”字型卡块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种植箱(200)内的灌溉腔(27)通过一软管A相连通,所述软管A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管(271);相邻两所述种植箱(200)内的溢流腔(28)通过一软管B相连通,所述软管B的两端分别连通排水管(28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型卡块结构包括位于两端的矩形块A(32),两所述矩形块A(32)之间设置有一矩形块B(33);所述矩形块A(3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贯通孔(321);所述矩形块B(33)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通道(331)、且通道两端分别贯穿延伸至矩形块A(32)内部、并与贯通孔(321)连通;所述通道(331)内设置有蜗杆(34),所述矩形块B(33)内设置有与蜗杆(34)配合的涡轮(39),所述涡轮(39)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一贯穿矩形块B(33)和基板(31)的操作杆(391);所述贯通孔(321)的中部、且位于蜗杆(34)两侧沿蜗杆(34)对称设置有一限位环(37),所述限位环(37)的一侧连接弹簧A(36),所述弹簧A(36)的端部连接有一可沿贯通孔(321)长度方向滑动的定位柱(35),所述蜗杆(34)的一侧通过牵引绳(38)连接定位柱(35);所述T型卡口(14)的两侧设置有与定位柱(35)配合的定位盲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A(32)和矩形块B(33)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支撑环(1)还至少设置有一用于将种植箱(200)固定在支撑架(100)上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矩形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静旭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