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87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方法,将果园分成结果园区和休闲园区,对结果区中采果后的果树进行培育,包括以下步骤:在采果后不施肥不修剪,到花芽生理分化期对果树进行重回缩修剪,使树体矮化;翌年1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荔枝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的特产果树,因其果实色、香、味俱佳,饮誉古今中外,素有“果中之王”的美称。我国是世界上荔枝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国家,商业栽培历史悠久。大小年结果现象是荔枝生产中的一个“千年难题”,比如宋代蔡襄《荔枝谱》提到的“今年实者,明年歇枝。”指的就是荔枝隔年结果的“大小年”现象。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自2010年开始收集全国57个主产县的荔枝面积和产量数据,据据陈厚彬等 (2020)分析结果来看,全国57个主产县荔枝总面积约590万亩,近10年的年总产量在 113.01万吨(2016年)~220.19万吨(2018年)之间,多年平均亩产只有269.9kg,说明大小年结果现象依然是目前荔枝产业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荔枝大年年份,“丰产不丰收”、“果贱伤农”,小年年份荔枝价格虽高,但产量低,果农也无收益,因此,如何解决荔枝大小年结果现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3]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日本为解决温州蜜柑大小年结果现象,推行“全摘果”为主的“田块隔年交替结果”、“隔行隔年交替结果”、“半树别”等隔年交替结果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明显效果,引进我国后应用于温州蜜柑的栽培中,能有效平衡温州蜜柑大小年结果和改善果实品质,但该技术在我国荔枝生产中还没有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方法,将果园分成休闲园区和结果园区,分别采取不同的树体管理模式,让休闲园区的休闲树完全不挂果,结果园区的结果树大量结果;结果园区和休闲园区隔年交替轮换。应用隔年交替结果技术的荔枝园增产效果显著,且显著缩小了年际之间产量变幅,减轻了大小年结果现象。此方法技术操作简单,省工省力,便于生产管理。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方法,将果园分成结果园区和休闲园区,结果园区和休闲园区隔年交替轮换,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当年结果园区中的果树采果后转化成休闲园区,不施肥不修剪,直至花芽生理分化期进行重修剪,以抑制其花芽分化;
[0007]2)休闲园区的果树进行冬季修剪,冬季修剪按照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顺序,先将树冠中、上部直立性大枝或过密大枝从基部锯除,再对外围无足够生长空间的1年生枝条进行适度短截,使主枝数量不多于3条,一级侧枝数量不多于6条,无叶骨干枝侧枝分级数不超过5级,枝叶量减少60

80%,树冠高度不超过3米;
[0008]3)第二年,休闲园区的果树修剪后培养多次营养梢,1月

2月抽第1次梢,3月

4月抽第2次梢,5

6月抽第3次梢,7月抽第4次梢,8

9月抽第5次梢;第2次梢老熟时,对生长较直立的枝条进行拉枝处理;第3次梢老熟后,休闲园区的果树转化成结果园区的果树;
[0009]4)培养高质量结果母枝,第4次梢萌芽前,施1次攻秋梢肥,按每株树结50kg果计算,施腐熟花生麸2.0

2.5kg、尿素1.0kg、钙镁磷肥2.0kg、氯化钾肥0.8kg;第4次梢培养期间,及时喷药护梢,把第5次梢调控在10月中旬之前老熟;
[0010]5)控梢促花工作在第5次梢充分老熟之前5

7天进行,用4

5mm宽的环剥刀在主干或主枝光滑处进行重度环剥1圈,深达木质部;环剥后如果还有冬梢发生,则采用药物控杀梢方法进行控制;
[0011]6)在第三年的1月中下旬出现白点时,进行疏剪,剪除树体内膛的阴枝、细弱枝、病虫枝;
[0012]7)控穗疏花壮花保果工作,3月份花穗发育期,施肥壮花,每株树施腐熟好的花生麸水 10~15公斤,或复合肥1.5~2公斤;第一批雄花刚开时,进行疏花,使花穗长度控制在15cm;4

6月果实发育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营养保果叶面肥3

5次。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方法,在步骤1)中,花芽生理分化期为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方法,在步骤2)中,通过对休闲树冬季重度修剪,将果树树体修剪成树冠矮化、树形开心的树体结构。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方法,在步骤3)中,第二次梢分枝角度小于45
°
的枝条,用绳子进行拉枝处理,使其分枝角度大于45
°
,枝条向树冠外围延伸。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方法,在步骤4)中,第4次梢萌芽前,施1次攻秋梢肥,通过肥水调控,使第5次梢在10月中旬之前老熟。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方法,在步骤5)中,对树势较弱的主干或主枝用4mm宽的环剥刀闭口环剥1圈,对树势较壮的主干或主枝用5mm宽的环剥刀闭口环剥1圈。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方法,在步骤5)中,对环剥后抽冬梢的树,在冬梢展叶前喷施0.03~0.04%的乙烯利杀梢。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方法,在步骤6)中,在第三年的1月中下旬出现白点时,通过疏剪,维持开心形树形,保证树体通风透光。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方法,在步骤6)中,采用疏花机进行短截疏花,或者喷施0.1mg/L的乙烯利和100mg/L烯效唑药物控穗疏花。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荔枝果园一分为二,分成休闲园区和结果园区,分别采取不同的树体管理模式,让休闲园区的休闲树完全不挂果,结果园区的结果树大量结果;结果园区和休闲园区隔年交替轮换。应用隔年交替结果技术的荔枝园增产效果显著,且显著缩小了年际之间产量变幅,减轻了大小年结果现象。此方法技术操作简单,省工省力,便于生产管理。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
[0023]图1是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5]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果园分成结果园区和休闲园区,结果园区和休闲园区隔年交替轮换,包括以下步骤:1)当年结果园区中的果树采果后转化成休闲园区,不施肥不修剪,直至花芽生理分化期进行重修剪,以抑制其花芽分化;2)休闲园区的果树进行冬季修剪,冬季修剪按照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顺序,先将树冠中、上部直立性大枝或过密大枝从基部锯除,再对外围无足够生长空间的1年生枝条进行适度短截,使主枝数量不多于3条,一级侧枝数量不多于6条,无叶骨干枝侧枝分级数不超过5级,枝叶量减少60

80%,树冠高度不超过3米;3)第二年,休闲园区的果树修剪后培养多次营养梢,1月

2月抽第1次梢,3月

4月抽第2次梢,5

6月抽第3次梢,7月抽第4次梢,8

9月抽第5次梢;第2次梢老熟时,对生长较直立的枝条进行拉枝处理;第3次梢老熟后,休闲园区的果树转化成结果园区的果树;4)培养高质量结果母枝,第4次梢萌芽前,施1次攻秋梢肥,按每株树结50kg果计算,施腐熟花生麸2.0

2.5kg、尿素1.0kg、钙镁磷肥2.0kg、氯化钾肥0.8kg;第4次梢培养期间,及时喷药护梢,把第5次梢调控在10月中旬之前老熟;5)控梢促花工作在第5次梢充分老熟之前5

7天进行,用4

5mm宽的环剥刀在主干或主枝光滑处进行重度环剥1圈,深达木质部;环剥后如果还有冬梢发生,则采用药物控杀梢方法进行控制;6)在第三年的1月中下旬出现白点时,进行疏剪,剪除树体内膛的阴枝、细弱枝、病虫枝;7)控穗疏花壮花保果工作,3月份花穗发育期,施肥壮花,每株树施腐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国马锞韦波张海岚赵明磊赖旭辉唐勇李加强胡锐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