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暖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484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暖风系统,用于车辆。车辆包括一个或多个操作室。车辆暖风系统包括水暖独立加热器、暖风芯体和空气独立加热器。水暖独立加热器用于加热发动机冷却液。暖风芯体与水暖独立加热器连接,用于接收经水暖独立加热器加热完成的发动机冷却液并进行换热以对操作室供暖。空气独立加热器设置在操作室中用于对操作室供暖。本申请的车辆暖风系统通过设置暖风芯体与水暖独立加热器连接以对操作室供暖的同时,还在操作室中设置空气独立加热器,从而能够使用该空气独立加热器与暖风芯体共同为该操作室提供充足的供暖,解决当需要取暖的设备离加热系统较远时采暖效果不佳的问题,能够提升对操作室的供暖效果。能够提升对操作室的供暖效果。能够提升对操作室的供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暖风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暖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驾驶者的乘车体验,在环境温度低的时候,需要开启取暖设备来提高车内的温度。而一些特种车辆由于工作环境恶劣或者工作环境要求较高,需要取暖的设备较多且分布在全车各处,距离较远。相关技术中的加热系统难以满足这种特种车辆的需求,当需要取暖的设备离加热系统较远时采暖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暖风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当需要取暖的设备离加热系统较远时采暖效果不佳。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辆暖风系统,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一个或多个操作室。所述车辆暖风系统包括:水暖独立加热器,用于加热发动机冷却液;暖风芯体,与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连接,用于接收经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加热完成的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并进行换热以对所述操作室供暖;空气独立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操作室中,用于对所述操作室供暖。
[000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暖风系统还包括: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暖风芯体的进水口前,用于控制所述暖风芯体的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的供给的启停。
[000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暖风系统还包括空调。所述空调设置在所述操作室中,用于为所述操作室制冷;在所述空调处于制冷状态时,所述控制阀保持断开。
[000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还包括:进水手阀,设置在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的进水口,用于控制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的进水口的开启与关闭;出水手阀,设置在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的出水口,用于控制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的出水口的开启与关闭。
[000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暖风系统还包括:油箱,用于储存并输出燃油;水暖独立加热器油泵,与所述油箱通过油管连接,并与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通过油管连接,用于为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提供燃油;空气独立加热器油泵,与所述油箱通过油管连接,并与所述空气独立加热器通过油管连接,用于为所述空气独立加热器提供燃油。
[00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操作室同时设置了所述暖风芯体和所述空气独立加热器。所述车辆暖风系统还包括供暖控制器。所述供暖控制器用于控制该操作室中所述暖风芯体和所述空气独立加热器的工作和停止。
[00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包括第一操作室和第二操作室。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操作室的物理距离短于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与所述第二操作室的物理距离,所述空气独立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操作室中;所述暖风芯体包括:第一暖风芯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操作室中,与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暖风芯体通
过该水管接收经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加热完成的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并进行换热以对所述第一操作室供暖;第二暖风芯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操作室中,与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暖风芯体通过该水管接收经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加热完成的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并进行换热以对所述第二操作室供暖。
[00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暖风系统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暖风芯体的进水口前,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暖风芯体的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的供给的启停;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暖风芯体的进水口前,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暖风芯体的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的供给的启停。
[00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暖风系统还包括:暖风芯体进水三通,包括第一进水端、第二进水端和公共进水端;其中,所述第一进水端与所述第一暖风芯体连接以给所述第一暖风芯体输送加热完成的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所述第二进水端与所述第二暖风芯体连接以给所述第二暖风芯体输送加热完成的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所述公共进水端与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的出水口连接;暖风芯体出水三通,包括第一出水端、第二出水端和公共出水端;其中,所述第一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暖风芯体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暖风芯体排出的经过换热的所述发动机冷却液传输到所述公共出水端;所述第二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暖风芯体连接以将所述第二暖风芯体排出的经过换热的所述发动机冷却液传输到所述公共出水端;所述公共出水端与发动机连接,发动机用于将所述发动机冷却液输送到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的进水口。
[00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为特种车辆。所述第一操作室为主驾驶室,所述第二操作室为后操作室。
[001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6]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辆暖风系统通过设置暖风芯体与水暖独立加热器连接以对操作室供暖的同时,还在操作室中设置空气独立加热器,从而能够使用该空气独立加热器与暖风芯体共同为该操作室提供充足的供暖,解决当需要取暖的设备离加热系统较远时采暖效果不佳的问题,能够提升对操作室的供暖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申请某个实施方式的车辆暖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0]100、车辆暖风系统;
[0021]10、水暖独立加热器;
[0022]11、水暖独立加热器的进水口;
[0023]12、水暖独立加热器的出水口;
[0024]20、暖风芯体;
[0025]21、第一暖风芯体;
[0026]211、第一暖风芯体的进水口;
[0027]212、第一暖风芯体的出水口;22、第二暖风芯体;221、第二暖风芯体的进水口;222、第二暖风芯体的出水口;30、空气独立加热器;
[0028]40、发动机;
[0029]50、控制阀;
[0030]51、第一电磁阀;
[0031]52、第二电磁阀;
[0032]60、空调;
[0033]70、进水手阀;
[0034]80、出水手阀;
[0035]90、供暖控制器;
[0036]110、暖风芯体进水三通;
[0037]111、第一进水端;112、第二进水端;113、公共进水端;120、暖风芯体出水三通;
[0038]121、第一出水端;122、第二出水端;123、公共出水端;130、油箱;
[0039]140、水暖独立加热器油泵;150、空气独立加热器油泵;160、进油三通;
[0040]161、第一进油端;162、第二进油端;163、公共进油端;201、操作室;
[0041]2011、第一操作室/主驾驶室;2012、第二操作室/后操作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一个或多个操作室,所述车辆暖风系统包括:水暖独立加热器,用于加热发动机冷却液;暖风芯体,与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连接,用于接收经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加热完成的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并进行换热以对所述操作室供暖;空气独立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操作室中,用于对所述操作室供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暖风系统还包括: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暖风芯体的进水口前,用于控制所述暖风芯体的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的供给的启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暖风系统还包括空调,所述空调设置在所述操作室中,用于为所述操作室制冷;在所述空调处于制冷状态时,所述控制阀保持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还包括:进水手阀,设置在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的进水口,用于控制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的进水口的开启与关闭;出水手阀,设置在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的出水口,用于控制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的出水口的开启与关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暖风系统还包括:油箱,用于储存并输出燃油;水暖独立加热器油泵,与所述油箱通过油管连接,并与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通过油管连接,用于为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提供燃油;空气独立加热器油泵,与所述油箱通过油管连接,并与所述空气独立加热器通过油管连接,用于为所述空气独立加热器提供燃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操作室同时设置了所述暖风芯体和所述空气独立加热器,所述车辆暖风系统还包括供暖控制器,所述供暖控制器用于控制该操作室中所述暖风芯体和所述空气独立加热器的工作和停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第一操作室和第二操作室,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操作室的物理距离短于所述水暖独立加热器与所述第二操作室的物理距离,所述空气独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慧武万文明王雅微李永亮洪婷婷符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