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动拧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管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浮动拧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石油管材加工行业中,石油管材通过端部的内外螺纹相互利用接箍连接,为避免运输时管材的内螺纹受到损坏,一般会在管材端部通过拧接螺纹保护环。现有的保护环由人工手动拧紧,人工拧保护环时扭矩不稳定,员工劳动强度较大,自动化程度较低,其次现有接箍预拧工位,通常都是有人工完成预拧,也有一些通过简易设备进行预拧。虽完成了单一的预拧动作,但是自动化程度不高,预拧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浮动拧接装置,以解决人工拧保护环时扭矩不稳定,员工劳动强度较大,自动化程度底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浮动拧接装置,包括浮动机构及其下端设置的传动机构和抓取机构,所述浮动机构包括法兰、主轴、滑座、第一底板、弹性组件、第二底板、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和第三限位组件,主轴上端固定套接至法兰的中部,主轴下端固定套接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浮动拧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机构及其下端设置的传动机构(2)和抓取机构(3),所述浮动机构包括法兰(1)、主轴(4)、滑座(5)、第一底板(6)、弹性组件(7)、第二底板(8)、第一限位组件(9)、第二限位组件(10)和第三限位组件(11),主轴(4)上端固定套接至法兰(1)的中部,主轴(4)下端固定套接至滑座(5)的上端,且滑座(5)上端设置第二限位组件(10),第二限位组件(10)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法兰(1)的下端,滑座(5)下端固定连接至第一底板(6)的上端,第一底板(6)上端安装第三限位组件(11),第三限位组件(11)位于滑座(5)外围,第一底板(6)周向设置若干弹性组件(7),每个弹性组件(7)的外围均套接至第一底板(6)上,弹性组件(7)的下端卡接至第二底板(8)上端,第二底板(8)的横截面是U形结构,传动机构(2)的一端固定套接至第二底板(8)的两侧壁,且第二底板(8)的两侧壁分别设置第一限位组件(9),抓取机构(3)外围套接至传动机构(2)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拧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座(5)包括第三底板(501)、第一气缸(502)、第一滑轨(503)、滑块(504)和第二滑轨(505),主轴(4)下端套接至第三底板(501)中部,第一气缸(502)外围固定连接至第三底板(501)的一侧,第一气缸(502)的活动杆固定连接至第一底板(6)的一侧,第三底板(501)下端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滑轨(503),第一底板(6)上端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滑轨(505),第一滑轨(503)与第二滑轨(505)相互平行设置,每个滑块(504)上端滑动连接至第一滑轨(503)外围,每个滑块(504)下端滑动连接至第二滑轨(505)外围,第三限位组件(11)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二气缸(1101)和第三气缸(1102),第二气缸(1101)和第三气缸(1102)的外围分别固定连接至第三底板(501)的上端,第二气缸(1101)和第三气缸(1102)的活动杆分别接触连接至第三底板(501)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拧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组件(7)包括第一支板(701)、栓杆(702)和弹簧(703),第一支板(701)的两端分别套接一个栓杆(702),所述连个栓杆(702)的下端均穿过第一底板(6)后固定连接至第二底板(8)顶端,每个栓杆(702)外围均设置一个弹簧(703),所述弹簧(703)位于第一支板(701)与第一底板(6)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津汉,崔增柱,胡鹏宇,汤海轮,秦桂强,高兴达,张文凯,陈凤波,甘锦明,李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精益铁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