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丝面料染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450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丝面料染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果糖、麦芽糖、木糖作为基础原料,通过与混合料进行混合,通过利用混合料的聚合形成聚乙酸乙烯酯,实现对混合原料的包裹,并且通过马来酸酐的改性,提高了聚乙酸乙烯酯对原料的结合性,随后与混合酶进行混合,通过使酶依附在表面,并且浸泡在多巴胺溶液中,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聚多巴胺进行包裹,实现了原料间的紧密结合,最后与辅助料等进行混合,形成了真丝面料染料。形成了真丝面料染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丝面料染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真丝面料染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真丝的原材料是蚕丝,从古至今,蚕丝一直就被称作是“纤维的皇后”,是属于天然的蛋白质纤维,真丝的化学成分是含氮的高分子化学物质,其中a氨基酸是重要的单基。真丝主要是由丝素和丝胶组成的,两部分密切相连,丝素在内部,构造严密,拥有像珍珠一般的色泽,而在外面的丝胶部分,构造比较疏松,触感是比较糙的,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进行脱胶处理。真丝面料的光泽柔和,手感非常软,还有较好的透气、吸湿和透湿性能,通常情况下大气条件下回潮率可达9%左右。并且,真丝面料的强度比棉织物小而超于羊毛织物,伸长能力和弹性恢复能力正好相反,均比羊毛织物小而超于棉织物。真丝面料的手感具备了“软、松、糯”特点,拥有独特的美丽光泽,同时能较好的形成褶裥,线条柔顺,悬垂性也较好,可以在服装制作中了利用其自身的悬垂性产生自然的褶皱并形成线条,如裙摆、衣摆等,褶皱使得面料的肌理呈现出更加有活泼感、美感和韵律感的效果。尽管真丝的回弹性不够好,却没有丢失柔中带刚的面料风格。
[0003]真丝面料具有较高的吸湿性,穿着的时候就会减免人的身体受到的外界湿温度的影响,并能够吸收并且排导出了皮肤细胞排泄出来的像汗液,水分这类的分泌物,达到保持皮肤的清洁的目的,发挥出调节体温、水份的工效。真丝面料作为蛋白质纤维,氨基酸物质使其有很强的保健性能,好比预防了有害气体的入侵、避免有害的细菌的污染等,同时能够加强人体表皮细胞的活力,提升了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附带着医治某些皮肤病的功效。当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追求的生活质量不断增强,纺织品的保健性和功效性快速的得到了人们的正视,只要充分的表现真丝的功效特征,将其与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结合结合起来,真丝面料将会拥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和价值。
[0004]但是,目前对于真丝面料的染色存在着染色效果差,色牢度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真丝面料的推广及市场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真丝面料的染色存在着染色效果差,色牢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真丝面料染料的制备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丝面料染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混合原料与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16:1~3进行搅拌混合均匀,收集混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取100~130份醋酸溶液、30~35份混合料、18~23份混合物、3~6份添加剂、1~2份引发剂;(2)首先将醋酸溶液、添加剂放入反应器中,升温,搅拌,降温,加入混合料、混合物及引发剂,升温,搅拌反应,冷却,调节pH,加入添加剂等质量的乙二醇,静置;
(3)待静置结束后,以900r/min进行搅拌,冷冻干燥,收集干燥物,将干燥物、混合酶按质量比15:1搅拌混合,放入多巴胺溶液中浸泡,搅拌,冷冻干燥,得基体料;(4)按重量份数计,取150~160份基体料、15~19份辅助料、6~11份乙醇钾、3~6份京尼平搅拌混合,即得真丝面料染料。
[0007]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混合原料为果糖、麦芽糖、木糖中的任意两种按任意质量比混合而成。
[0008]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中的任意一种。
[0009]优选地,所述混合料为将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按质量比15:1~3混合而成。
[0010]优选地,所述添加剂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及按质量比9:2~5混合而成。
[0011]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混合酶为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的任意一种。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辅助料为栀子黄、苏木精中的任意一种。
[0014]本专利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以果糖、麦芽糖、木糖作为基础原料,通过与混合料进行混合,通过利用混合料的聚合形成聚乙酸乙烯酯,实现对混合原料的包裹,并且通过马来酸酐的改性,提高了聚乙酸乙烯酯对原料的结合性,随后与混合酶进行混合,通过使酶依附在表面,并且浸泡在多巴胺溶液中,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聚多巴胺进行包裹,实现了原料间的紧密结合,最后与辅助料等进行混合,形成了真丝面料染料;(2)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真丝面料染料中的物质首先使酶释放对真丝表面进行微量的酶解,形成氨基酸,并且聚多巴胺对真丝面进行保护,其次包裹的糖类物质进行释放,利用乙醇钾的作用,使其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形成天然颜色,并且通过聚多巴胺及改性的聚乙酸乙烯酯进行保护,而且利用京尼平的交联剂作用可以有效的增加与真丝面料的结合,提高了牢固度,加入的辅助剂起到了一定的增色效果,利用聚合物固定在真丝面,从而完成了染色。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混合原料为果糖、麦芽糖、木糖中的任意两种按任意质量比混合而成。
[0016]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中的任意一种。
[0017]混合料为将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按质量比15:1~3混合而成。
[0018]添加剂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及按质量比9:2~5混合而成。
[0019]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0020]混合酶为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的任意一种。
[0021]辅助料为栀子黄、苏木精中的任意一种。
[0022]一种真丝面料染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混合原料与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16:1~3进行搅拌混合均匀,收集混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取100~130份1.1mol/L醋酸溶液、30~35份混合料、18~23份混合物、3~6份添加剂、1~2份引发剂;
(2)首先将醋酸溶液、添加剂放入反应器中,升温至95℃,搅拌2h,降温至50~55℃,加入混合料、混合物及引发剂,升温至65~75℃,搅拌反应3h,冷却至室温,调节pH3.5~4.5,加入添加剂等质量的乙二醇,静置3h;(3)待静置结束后,以900r/min进行搅拌10min,冷冻干燥,收集干燥物,将干燥物、混合酶按质量比15:1搅拌混合,放入1.2mol/L多巴胺溶液中浸泡,以600r/min 搅拌1h,冷冻干燥,得基体料;(4)按重量份数计,取150~160份基体料、15~19份辅助料、6~11份乙醇钾、3~6份京尼平搅拌混合,即得真丝面料染料。
[0023]实施例1混合原料为果糖、麦芽糖、木糖中的任意两种按任意质量比混合而成。
[0024]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中的任意一种。
[0025]混合料为将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按质量比15:3混合而成。
[0026]添加剂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及按质量比9:5混合而成。
[0027]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0028]混合酶为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的任意一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丝面料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混合原料与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16:1~3进行搅拌混合均匀,收集混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取100~130份醋酸溶液、30~35份混合料、18~23份混合物、3~6份添加剂、1~2份引发剂;(2)首先将醋酸溶液、添加剂放入反应器中,升温,搅拌,降温,加入混合料、混合物及引发剂,升温,搅拌反应,冷却,调节pH,加入添加剂等质量的乙二醇,静置;(3)待静置结束后,以900r/min进行搅拌,冷冻干燥,收集干燥物,将干燥物、混合酶按质量比15:1搅拌混合,放入多巴胺溶液中浸泡,搅拌,冷冻干燥,得基体料;(4)按重量份数计,取150~160份基体料、15~19份辅助料、6~11份乙醇钾、3~6份京尼平搅拌混合,即得真丝面料染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丝面料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混合原料为果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桂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癸玫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