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403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属于输电铁塔支座部件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钢丝绳隔离器和线性阻尼器。其中第一支撑板与基础连接,第二支撑板固定于待隔离的结构上和第一支撑板平行布置,支撑板之间保留间距,多组钢丝绳隔震器以及至少一个线性阻尼器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支撑板之间,阻尼器呈角度设置。与传统单一隔震器相比,具有更好的适用性、稳定性,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低。命周期维护成本低。命周期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输电铁塔隔震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尤其适用于偏心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面支撑结构或装置在其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荷载形式的影响,其中包括地震和环境荷载输入(如风荷载)。输电铁塔是一个典型的具有较高重心的结构,且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条件限制和功能需求,往往呈现出非对称的偏心结构形式。在地震荷载甚至风荷载作用下,组成输电铁塔的部件钢材会产生较大变形甚至进入塑性阶段,对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地震后检查这些结构是否受损所花的时间,以及维修和更换所需的时间和额外成本可能非常大。
[0003]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样的重要结构应该从地震荷载中隔离出来,以隔离结构使它们具有抗震能力。目前常用的橡胶垫隔震装置,螺栓钢弹簧隔震装置等支座隔震措施可以隔离压缩,拉伸和剪切载荷。虽然这种装置对许多支撑结构非常有效,但对于输电塔这种高重心和偏心结构会面临多向载荷输入的情况,仅使用传统的支座隔震器无法轻松补偿。所以,需要提供一种可靠的隔震装置,以提高偏心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其装置能够提高重心、偏心等异性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提高结构抗震能力、降低全寿命维护成本。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钢丝绳隔振器、阻尼器,所述第一支撑板水平设置,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平行,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下方,第二支撑板的长度和宽度比第一支撑板小,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安装2

8个钢丝绳隔振器,在第二支撑板边缘与第一支撑板上平面之间安装2

8组阻尼器,每个阻尼器与第一支撑板呈斜向安装。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连接孔。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间距。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每个钢丝绳隔振器包括成对的安装模块,所述安装模块包括矩形的上夹板和平行的相应形状的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上设有连接开口,在每个安装模块有若干侧孔,所述侧孔内穿入2

6个圆柱形金属丝线圈,所述金属丝线圈沿平行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轴线延伸。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钢丝绳隔振器与阻尼器间隔设置。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阻尼器是液压粘性阻尼器或其他粘性阻尼器,可以
在钢丝绳隔震器之间以预先确定的角度布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每个阻尼器以相对于第一支撑板68
±
20
°
的角度布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每组阻尼器包括至少三个液压粘性阻尼器并排安装。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每个阻尼器包括固定端、轴向活动端和中间部分圆柱形壳体,所述轴向活动端和圆柱形壳体之间设有活塞杆,所述圆柱形外壳内部有阻尼室,阻尼室内保留有液压液,所述固定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轴向活动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的安装块上。
[0014]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的隔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安装2

8个钢丝绳隔振器主要承受水平方向的震波:钢丝绳隔振器内的2

6个圆柱形金属丝线圈轴线是水平的,在水平震波中具备非常好的滞回曲线,能够起到很好的耗能与支撑作用,震后会自动回位(弹簧变形太容易,耗能性不好,本专利技术改用圆柱形金属丝线圈)(2)钢丝绳隔振器呈多方位设置,能够全方位对水平方向的震波进行耗能与减震;(3)在第二支撑板边缘与第一支撑板上平面之间斜向安装2

8组阻尼器,主要承受竖直方向的震波,当竖向震波来临时,输电铁塔底座被提升或下降,阻尼器的活塞杆会上下移动来消耗震波(斜向安装能一定程度提供水平方向的耗能,补充钢丝绳隔振器的不足)(4)钢丝绳隔振器与阻尼器间隔设置,能够全方位耗散震波,保护输电铁塔底座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0015]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于地面基础顶部,第一支撑板水平设置;(2)准备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平行,第一支撑板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下表面之间设有间距;(3)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安装若干钢丝绳隔振器,每个钢丝绳隔振器包括一对安装模块,每个安装模块侧面设有间隔的侧孔,所述侧孔内穿入多个圆柱形金属丝线圈,所述金属丝线圈沿平行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轴线延伸;(4)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安装多个阻尼器,每个阻尼器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阻尼器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斜向安装,所述阻尼器与钢丝绳隔振器间隔设置。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阻尼器与钢丝绳隔振器间隔设置,阻尼器提供了钢丝绳隔震器所不能提供的额外阻尼,可以为具有高重心或偏心结构的受支撑地面结构提供附加阻尼,并能够产生多维载荷输入,从而产生结构的摇摆,起到很好的隔震效果;(2)所述隔震装置是可靠的,不容易出现迟滞效应;(3)线性阻尼器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改变系统的阻尼特性,适用于多种地面结构和荷载条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稳定性,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隔震装置的顶部透视图;图2是图1隔震装置的侧立面图;图3(a)和图3(b)是用于图1和图2中隔震装置中钢丝绳隔震器的俯视图和正视图;图4(a)和图4(b)是用于图1至图3的隔震装置中的阻尼器的主视图与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9]另外,这些图纸只是描述了显著的特征,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因此,不应依赖图纸进行缩放。
[0020]在图1和图2中,本实施例所述的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04(又称为下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110(又称为上支撑板)。下支撑板104和上支撑板110均由合适的结构钢材制成,并且彼此之间平行布置。下支撑板104可使用螺栓(图中未显示)通过连接孔105将支撑板104的固定到地面结构。图2中能清楚的看到,在下支撑板104的上表面或侧面109和上支撑板110的下表面或侧面111之间定义了一个间距117。在本实施例中,下支撑板104在构造上为每个角107均被斜角化的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钢丝绳隔振器、阻尼器,所述第一支撑板水平设置,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平行,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下方,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间距,第二支撑板的长度和宽度比第一支撑板小,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安装2

8个钢丝绳隔振器,在第二支撑板边缘与第一支撑板上平面之间安装2

8组阻尼器,每个阻尼器与第一支撑板呈斜向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钢丝绳隔振器包括成对的安装模块,所述安装模块包括矩形的上夹板和平行的相应形状的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上设有连接开口,在每个安装模块有若干侧孔,所述侧孔内穿入2

6个圆柱形金属丝线圈,所述金属丝线圈沿平行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轴线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隔振器与阻尼器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是液压粘性阻尼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阻尼器以相对于第一支撑板68
±
20
°
的角度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阻尼器包括至少三个液压粘性阻尼器并排安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底座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阻尼器包括固定端、轴向活动端和中间部分圆柱形壳体,所述轴向活动端和圆柱形壳体之间设有活塞杆,所述圆柱形外壳内部有阻尼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仕俊艾宪仓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