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皂冷凝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3856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肥皂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肥皂冷凝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内腔设置有若干个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包括第一冷凝模具、第二冷凝模具和挤压弹簧;所述第一冷凝模具为空心结构且上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冷凝模具的空腔内设有脱模机构和进料机构;所述第二冷凝模具的空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凝模具内相同的脱模机构,所述第一冷凝模具与第二冷凝模具通过挤压弹簧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使肥皂脱模简单,提高皂基冷凝效率和肥皂的产量,降低人力耗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肥皂冷凝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肥皂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肥皂冷凝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通式为RCOOM,式中RCOO为脂肪酸根,M为金属离子。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

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广义上,油脂、蜡、松香或脂肪酸等和碱类起皂化或中和反应所得的脂肪酸盐,皆可称为肥皂。肥皂能溶于水,有洗涤去污作用。
[0003]传统制作工艺中的肥皂冷凝设备通过将皂基浇入模具中冷凝成块状,在进行手动脱模,导致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资源进行脱模,还由于人工手动脱模容易对肥皂表面造成伤痕且影响美观,生产效率低,因此需设计一种肥皂冷凝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肥皂冷凝设备,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肥皂冷凝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内腔设置有若干个冷凝机构,相邻的两个冷凝机构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机构包括第一冷凝模具、第二冷凝模具和挤压弹簧;所述第一冷凝模具为空心结构且上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冷凝模具的空腔内设有脱模机构和进料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第一伸缩弹簧,所述第一伸缩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模具的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弹簧另一端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凹槽的连接处设有弹性薄膜;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第一凹槽连通,所述进料口与第一凹槽连接处的周侧面设有隔热层,所述第一冷凝模具的空腔内设有隔热挡板,所述隔热挡板下部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伸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冷凝模具的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冷凝模具内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冷凝模具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冷凝模具的空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凝模具内相同的脱模机构,所述第一冷凝模具与第二冷凝模具通过挤压弹簧固定连接,最下方的冷凝机构的第一冷凝模具的底部与冷凝箱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箱顶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冷凝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软管,所述进料软管的一端通过第二通孔贯穿冷凝箱的顶部,且进料软管的延伸部分一侧连通有若干个出料软管,并且进料软管的延伸端与冷凝箱的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出料软管远离进料软管一端与第一冷凝模具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箱顶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若干个所述冷凝机构中自上而下排列的位于首端的冷凝机构中的第二冷凝模具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杆,且压杆的顶端通过第一通孔贯穿冷凝箱的顶部;所述压杆向下运动挤压挤压弹簧,使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到达工作位置时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相挤压接触并形成密闭空间。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冷凝箱的内腔远离进料软管的一侧设置有集水软管,所述集水软管通过若干个连通软管与若干个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相互连通,所述集水软管的底端连通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一端贯穿冷凝箱的一侧底部,并且出水管的延伸端与收集箱之间相互连通。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箱的一侧开设有观察口,且观察口的内侧嵌接有透明密封板。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垫片,且垫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并且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脚。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箱的外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且箱门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杆位于冷凝箱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块的初始位置与弹性薄膜紧贴合。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皂基浇筑完成后,向所述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空腔内加注高压冷凝液,冷凝液冷凝皂基的同时推动所述第一冷凝模具空腔内的第二滑块和隔热挡板向上移动进而使所述进料口被截流;待皂基凝固后,减小对压杆施加的压力,使所述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保持固定间隙,进一步增加冷凝液的压力,使所述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空腔内的冷凝液推动第一滑块运动,所述第一滑块推动肥皂运动,使肥皂从所述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上脱模。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完成肥皂从所述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上脱模后,对所述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的空腔进行抽真空操作,所述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的空腔内形成负压,所述弹性薄膜和第一滑块向空腔内运动,所述弹性薄膜与肥皂脱离。
[0014]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冷凝液、第二滑块、第二伸缩弹簧和隔热挡板等之间的相互配合,皂基加注完成后,向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空腔内加注高压冷凝液,由于第一伸缩弹簧和第二伸缩弹簧的弹性系数不同,通过控制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空腔内加注高压冷凝液的液压大小,使第一伸缩弹簧和第二伸缩弹簧具有不同的伸缩状态,第一伸缩弹簧保持原状,第二伸缩弹簧发生变形,第一冷凝模具空腔内的冷凝液推动第二滑块向上运动,第二滑块带动第二伸缩弹簧伸长并推动隔热挡板向上运动,进料口被隔热挡板截流,出料软管内的皂基停止向第一冷凝模具流动,向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空腔内充入冷凝液不仅能对皂基进行冷凝,还能使进料口、出料软管和皂基冷却部分离,通过设置隔热挡板和隔热层,使进料口和出料软管不受冷凝液的影响,避免在皂基冷凝时进料口和出料软管也被冷凝,防止进料口和出料软管堵塞,影响生产效率。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冷凝模具、第二冷凝模具、冷凝液、压杆和挤压弹簧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待皂基凝固后,减小对压杆施加的压力,使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之间保持固定间隙,继续向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空腔内的加注高压冷凝液,进一步增加冷凝液的压力,使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内的冷却液推动第一滑块滑动,第一滑块带动第一伸缩弹簧拉伸,第一伸缩弹簧拉伸,若干个第一滑块推动弹性薄膜和肥皂一起运动,
使肥皂从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上脱离,进而提高肥皂的产量,降低人力耗损,提高生产效率。
[0016]3、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冷凝液、压杆、挤压弹簧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完成肥皂从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上脱模后,释放冷凝液,冷凝液通过连通软管进入到收集箱,冷凝液释放后,开始对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的空腔进行抽真空操作,第一冷凝模具和第二冷凝模具的空腔内形成负压,弹性薄膜和第一滑块向空腔内运动,弹性薄膜与肥皂脱离,此时便完成肥皂的脱模,使肥皂脱模简单,进而提高肥皂的产量,降低人力耗损,提高生产效率。
[0017]4、通过设置弹性薄膜,使脱模机构在对肥皂进行脱模时,使脱模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肥皂冷凝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凝箱(17),所述冷凝箱(17)内腔设置有若干个冷凝机构(6),相邻的两个冷凝机构(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机构(6)包括第一冷凝模具(7)、第二冷凝模具(20)和挤压弹簧(8);所述第一冷凝模具(7)为空心结构且上方设有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冷凝模具(7)的空腔内设有脱模机构(26)和进料机构(27);所述脱模机构(26)包括第一伸缩弹簧(2601),所述第一伸缩弹簧(2601)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模具(7)的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弹簧(2601)另一端与第一滑块(26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2602)与第一滑槽(260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2603)与第一凹槽(9)的连接处设有弹性薄膜(2604);所述进料机构(27)包括进料口(2701),所述进料口(2701)与第一凹槽(9)连通,所述进料口(2701)与第一凹槽(9)连接处的周侧面设有隔热层(2702),所述第一冷凝模具(7)的空腔内设有隔热挡板(2703),所述隔热挡板(2703)下部与第二滑块(270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2704)与第二滑槽(2705)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2704)与第二伸缩弹簧(270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弹簧(2706)另一端与第一冷凝模具(7)的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冷凝模具(20)内开设有第二凹槽(19),所述第二冷凝模具(20)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冷凝模具(20)的空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凝模具(7)内相同的脱模机构(26),所述第一冷凝模具(7)与第二冷凝模具(20)通过挤压弹簧(8)固定连接,最下方的冷凝机构(6)的第一冷凝模具(7)的底部与冷凝箱(17)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箱(17)顶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25),所述冷凝箱(17)的顶部设置有进料软管(12),所述进料软管(12)的一端通过第二通孔(25)贯穿冷凝箱(17)的顶部,且进料软管(12)的延伸部分一侧连通有若干个出料软管(15),并且进料软管(12)的延伸端与冷凝箱(17)的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出料软管(15)远离进料软管(12)一端与第一冷凝模具(7)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箱(17)顶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6),若干个所述冷凝机构(6)中自上而下排列的位于首端的冷凝机构(6)中的第二冷凝模具(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杆(10),且压杆(10)的顶端通过第一通孔(16)贯穿冷凝箱(17)的顶部;所述压杆(10)向下运动挤压挤压弹簧(8),使第一冷凝模具(7)和第二冷凝模具(20)到达工作位置时第一冷凝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育民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利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