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红生专利>正文

多层住宅改造用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378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10
一种多层住宅改造用电梯包括立柱、机电房、厢体、基坑和防坠系统;立柱的设置兼顾扩展住户视野和优化承重结构的功能;另外,立柱还与厢体配合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逃生通道;机电房有自带清洁装置的太阳能板,并能对其转换的能量进行储备;厢体具有监测是否超重的功能;基坑内设置的隔绝罩不但使基坑与外界部分隔绝,而且能够使将停用的厢体进入基坑内,减小厢体对住户视野的影响;另外,基坑还具有排水功能、缓冲厢体下坠冲击的功能;而防坠系统能够在多层住宅改造用电梯下降超速时,通过防坠装置、限速器和安全钢丝绳实现制动功能,保护厢体及厢体内人员和物品。厢体及厢体内人员和物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住宅改造用电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楼房电梯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住宅改造用电梯。

技术介绍

[0002]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我国城市建筑基本上是3~5层,七十年代开始出现6~9层的建筑,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对外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大量兴建了6~9层的建筑,尤其是6~9层的住宅区建筑,成为我国城市建筑的主体。这些住宅建筑主要是为满足人们住房面积的基本需求而兴建,根据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建设标准,一般都没设置电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经济水平提高了,人们的需求和建设标准也高了,高层带电梯的建筑大量出现,基本上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0003]现有技术中,这些改造电梯仍有些不足之处:1.电梯停用时,电梯厢会影响电梯停驻层住户的视野;2.电梯基坑以及布置于基坑内部的电梯运行部件多是裸露在外,缺少保护措施,人员误入或者杂物进入都容易造成电梯事故,存在安全隐患;3.电梯立柱设置有两种:一种如公开号CN 105329751 A的电梯井道结构专利技术专利,电梯立柱立于电梯厢的四角;另一种如公开号CN 107445022 A的一种凹式电梯专利技术专利,电梯立柱设于电梯厢之后;前者阻挡了住户对外的视界,后者则电梯厢前端容易下垂,不稳定;4.针对电梯厢的逃生通道凌空架起,缺少安全措施而且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层住宅改造用电梯。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住宅改造用电梯,设有立柱,立柱从上向下依次连接机电房、厢体、基坑;机电房内设有曳引机;曳引机引出的曳引钢丝绳一端连接于厢体顶部,另一端连接于立柱之间的厢体对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有四根,分别是一根立于厢体侧前的侧前立柱和三根立于厢体之后的三角立柱;侧前立柱和两根三角立柱靠近厢体,向厢体伸出与厢体配合的厢体导轨;三根三角立柱呈三角分布,这三根立柱间通过桁架杆连接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桁架结构;三根立柱向内伸出与厢体对重配合的对重导轨;所述的侧前立柱轴向均布若干与墙体连接的固定横杆和活动横杆;固定横杆、活动横杆与墙体在水平面的投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密闭区域;所述的活动横杆包括活动横杆首段、活动横杆中段和活动横杆末段,活动横杆首段与活动横杆中段铰接,活动横杆末段与活动横杆中段配合;活动横杆末段可以限制活动横杆中段水平方向和竖直向下的自由度;所述的厢体侧面设有进出门甲、进出门乙和安全进出门;进出门甲设于厢体前端,进出门乙和安全进出门设立在厢体不同的侧面,安全进出门设置的位置与活动横杆的位置相应;安全进出门的结构为推拉门结构;所述的厢体外侧面设有行走轮装置,行走轮装置位置与厢体导轨相应;所述的基坑内设有隔绝罩;隔绝罩的整体结构为碗形,其顶端横截面与基坑的坑口贴
合;隔绝罩顶端横截面大于厢体的横截面;基坑的坑口均布着若干限位机构和若干对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和限位杆竖向滑筒;限位杆呈“U”形,一端与基坑坑口边沿固定,另一端穿过限位杆竖向滑筒插入基坑底部;所述的限位杆竖向滑筒固定于隔绝罩内壁,与限位杆形成竖向滑动副;所述的对重机构包括滑轮、隔绝罩钢丝绳和隔绝罩对重;隔绝罩钢丝绳一端与隔绝罩相连,经过固定于基坑坑口的滑轮转向后,与隔绝罩对重相连;隔绝罩对重在与其相应的对重机构对重孔内上下滑行;所有的隔绝罩对重的质量之和大于隔绝罩的质量;所述的多层住宅改造用电梯还包括防坠系统;所述的防坠系统包括防坠装置、1个限速器、1个张紧轮、1根安全钢丝绳;防坠装置包括2个安全钳和联动机构;所述的2个安全钳对称设置于行走轮装置之下,均与厢体后壁固定;安全钳上设有与厢体导轨匹配的滑槽、楔形槽、楔形块和斜边长孔;所述的滑槽设于安全钳中间,楔形槽设于滑槽侧壁;与楔形槽相匹配的楔形块安装于楔形槽之内;斜边长孔设于楔形槽侧壁;楔形槽与斜边长孔的斜边方向均是向上靠近滑槽;楔形块于斜边长孔内铰接联动机构;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1根联动轴、1套正反扭簧组、1根拨杆、1个拨轮、1根连接杆和1个联动架;所述的联动轴两端于厢体上铰接;所述的正反扭簧组分为正扭簧和反扭簧,均一端固定于厢体,另一端连接于联动轴;联动轴中部设有均向厢体外伸出的拨杆和连接杆;拨杆上表面与拨轮接触;连接杆外伸末端的上、下分别与安全钢丝绳的两个端部连接;联动架上端连接拨轮,下端连接2个安全钳的楔形块;正反扭簧组抵抗拨杆外伸末端向上转动;所述的安全钢丝绳先后被设于机电房的限速器和基坑的张紧轮改变方向,与连接杆外伸末端形成了环形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的机电房顶部设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上架有风管;风管被若干个出气口分割成若干段,与机电房内的风机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的活动横杆末段包括套筒和杆体,套筒套装在铰接杆上形成转动副;铰接杆设有与位于套筒下面的并大于套筒的支撑台阶,活动横杆末段的杆体上设有承接凹槽,活动横杆中段的自由端与该承接凹槽匹配。
[0008]优选的,所述的铰接杆中空,作为消防水管,每个楼层均安装有消防阀门。
[0009]优选的,所述的厢体底部设有可竖向移动的隔板,隔板下面连接有环绕厢体中心圆周阵列的弹簧称重,阵列中心设有接触传感器;弹簧称重连接厢体与隔板,接触传感器与厢体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的曳引钢丝绳依次经过曳引机上的曳引轮之上、导向轮甲之下、导向轮乙之上。
[0011]优选的,所述的基坑底部设有若干缓冲器,缓冲器位置与厢体、厢体对重相对应。
[0012]优选的,所述的隔绝罩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穿过基坑侧壁的竖向槽,进入位于基坑外侧的排水槽内;所述的排水管进入排水槽的一段为弹性水管,为弹性材料所制;所述的竖向槽宽度与排水管直径相匹配,竖向槽长度方向与竖直面重合;所述的排水槽还连接有抽水管;抽水管另一端位于基坑底部的端口,装有抽水泵,基坑底部设有水位感应器;所述的基坑四周设有围栏,围栏开口位置与进出门乙相对应。
[0013]优选的,所述的厢体后侧面设有通电滑块;所述的三角立柱上固定有与通电滑块
配合的通电滑轨;通电滑轨竖向方向上,上至机电房底部,下至基坑顶部。
[0014]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横杆、活动横杆与墙体在水平面的投影围成的三角形密闭区域,设有从机电房垂下的安全绳。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层住宅改造用电梯包括立柱、机电房、厢体、基坑和防坠系统;立柱的设置兼顾扩展住户视野和优化承重结构的功能;另外,立柱还与厢体配合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逃生通道;机电房有自带清洁装置的太阳能板,并能对其转换的能量进行储备;厢体具有监测是否超重的功能;基坑内设置的隔绝罩不但使基坑与外界部分隔绝,而且能够使将要停用的厢体进入基坑内,减小厢体对住户视野的影响;另外,基坑还具有排水功能、缓冲厢体下坠冲击的功能;而防坠系统能够在多层住宅改造用电梯下降超速时,通过防坠装置、限速器和安全钢丝绳实现制动功能,保护厢体及厢体内人员和物品。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多层住宅改造用电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图1的I放大视图;图3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住宅改造用电梯,设有立柱,立柱从上向下依次连接机电房、厢体、基坑;机电房内设有曳引机;曳引机引出的曳引钢丝绳一端连接于厢体顶部,另一端连接于立柱之间的厢体对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有四根,分别是一根立于厢体侧前的侧前立柱和三根立于厢体之后的三角立柱;侧前立柱和两根三角立柱靠近厢体,向厢体伸出与厢体配合的厢体导轨;三根三角立柱呈三角分布,这三根立柱间通过桁架杆连接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桁架结构;三根立柱向内伸出与厢体对重配合的对重导轨;所述的侧前立柱轴向均布若干与墙体连接的固定横杆和活动横杆;固定横杆、活动横杆与墙体在水平面的投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密闭区域;所述的活动横杆包括活动横杆首段、活动横杆中段和活动横杆末段,活动横杆首段与活动横杆中段铰接,活动横杆末段与活动横杆中段配合;活动横杆末段可以限制活动横杆中段水平方向和竖直向下的自由度;所述的厢体侧面设有进出门甲、进出门乙和安全进出门;进出门甲设于厢体前端,进出门乙和安全进出门设立在厢体不同的侧面,安全进出门设置的位置与活动横杆的位置相应;安全进出门的结构为推拉门结构;所述的厢体外侧面设有行走轮装置,行走轮装置位置与厢体导轨相应;所述的基坑内设有隔绝罩;隔绝罩的整体结构为碗形,其顶端横截面与基坑的坑口贴合;隔绝罩顶端横截面大于厢体的横截面;基坑的坑口均布着若干限位机构和若干对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和限位杆竖向滑筒;限位杆呈“U”形,一端与基坑坑口边沿固定,另一端穿过限位杆竖向滑筒插入基坑底部;所述的限位杆竖向滑筒固定于隔绝罩内壁,与限位杆形成竖向滑动副;所述的对重机构包括滑轮、隔绝罩钢丝绳和隔绝罩对重;隔绝罩钢丝绳一端与隔绝罩相连,经过固定于基坑坑口的滑轮转向后,与隔绝罩对重相连;隔绝罩对重在与其相应的对重机构对重孔内上下滑行;所有的隔绝罩对重的质量之和大于隔绝罩的质量;所述的多层住宅改造用电梯还包括防坠系统;所述的防坠系统包括防坠装置、1个限速器、1个张紧轮、1根安全钢丝绳;防坠装置包括2个安全钳和联动机构;所述的2个安全钳对称设置于行走轮装置之下,均与厢体后壁固定;安全钳上设有与厢体导轨匹配的滑槽、楔形槽、楔形块和斜边长孔;所述的滑槽设于安全钳中间,楔形槽设于滑槽侧壁;与楔形槽相匹配的楔形块安装于楔形槽之内;斜边长孔设于楔形槽侧壁;楔形槽与斜边长孔的斜边方向均是向上靠近滑槽;楔形块于斜边长孔内铰接联动机构;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1根联动轴、1套正反扭簧组、1根拨杆、1个拨轮、1根连接杆和1个联动架;所述的联动轴两端于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红生陈曦毛秀禾毛沛文毛嘉成刘亭杰
申请(专利权)人:毛红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