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组件和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355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提供水箱组件和净水设备。水箱组件包括原水箱以及浓缩水箱,所述浓缩水箱包括第一箱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箱体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且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形成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所在高度不低于所述原水箱的最高水位。该种水箱组件由于出水口所在高度不低于原水箱的最高水位,因此可以避免原水箱中的原水在水位差作用下流入到浓缩水箱当中,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并且该种水箱组件由于出水口所在进水管的第一端位于浓缩水箱内部,因此可以防止浓缩水箱当中浓缩水回流到原水箱当中。以防止浓缩水箱当中浓缩水回流到原水箱当中。以防止浓缩水箱当中浓缩水回流到原水箱当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箱组件和净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净化
,尤其涉及水箱组件和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对我们的生命有重要的作用,是生命的源泉,根据研究报告显示,饮用水中的污染杂质可大致分为病菌、重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长期饮用不干净的水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为了提高饮用水的质量,越来越多的净水设备应时而生。
[0003]其中净水设备的工作原理大致是:原水从自来水厂进行一般处理后通过外部排水管输送至原水箱,原水箱当中的原水在水泵作用下进入到滤芯进行过滤,过滤之后得到的净水进入净水箱,而浓缩水则进入到浓缩水箱当中。
[0004]目前市场上的净水设备,虽然能够实现原废水分离(也即原水和浓缩水分离),但是净水设备不工作的情况下,如果原水箱水位高于浓缩水箱的水位,则会出现原水箱中的原水往浓缩水箱流的现象,直到原水箱和浓缩水箱之间的水位达到平衡。也即,在未使用原水箱当中的原水的情况下,原水箱中原水就已经提前减少,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水箱组件,其在净水设备不工作时,原水箱当中的原水不会流向浓缩水箱,进而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水箱组件,包括原水箱以及浓缩水箱,所述浓缩水箱包括第一箱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箱体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且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形成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所在高度不低于所述原水箱的最高水位。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箱组件,由于出水口所在高度不低于原水箱的最高水位,因此可以避免原水箱中的原水在水位差作用下流入到浓缩水箱当中,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并且由于出水口所在进水管的第一端位于浓缩水箱内部,因此可以防止浓缩水箱当中浓缩水回流到原水箱当中。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浓缩水箱设置于所述原水箱内,所述原水箱底面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水管的进水接口。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箱体的侧壁上形成有卡扣,在所述原水箱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端口通过端板封闭,且所述出水口由所述进水管的侧壁延伸至所述端板。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箱体外,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水接口之间密封连接。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水管第二端的外表面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进水接口的内表面过盈配合。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水接口内表面形成有第一止挡部,所述进水接口中还安装有开闭所述进水接口的第一阀组件;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
[0015]第一塞子,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的内侧;
[0016]第一芯轴,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塞子之间可插拔连接,第二端形成有第二止挡部,且所述第二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的外侧;
[0017]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所述第二止挡部,并使得所述第一塞子贴合所述第一止挡部。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原水箱包括第二箱体以及排水管,所述第二箱体上形成有排水口,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口,所述排水管处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筒状滤网和滤网盖,所述筒状滤网安装于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且沿着所述排水管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滤网盖套设于所述筒状滤网外部,且在所述滤网盖的边缘与所述排水管之间形成进液口,所述排水管第二端形成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液位低于所述进液口的液位,以在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形成经过所述筒状滤网的虹吸通道。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浓缩水箱的底板抵接所述滤网盖顶部。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水管内表面设置有第三止挡部,且所述排水管中设置有开闭所述排水口的第二阀组件;
[0021]所述第二阀组件包括:
[0022]第二塞子,位于所述第三止挡部的内侧;
[0023]第二芯轴,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塞子之间可插拔连接,第二端形成有第四止挡部,且所述第四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三止挡部的外侧;
[0024]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三止挡部和第四止挡部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所述第四止挡部,并使得所述第二塞子贴合所述第三止挡部。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净水设备,包括水泵和滤芯,还包括上述水箱组件,所述原水箱、水泵、滤芯和浓缩水箱沿着水流通方向依次设置。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净水设备,包括上述水箱组件,因此具有水箱组件的所有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净水设备为净饮机、净水器、饮水机或纯水机。
[002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箱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箱组件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箱组件的又一个剖视示意图;
[0033]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浓缩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浓缩水箱的剖视示意图;
[0036]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净水设备中主要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
[0038]101:顶盖;102:浓缩水箱;103:过滤组件;1031:滤网盖;1032:筒状滤网;1033:支架;1034:第二密封圈;104:第二阀组件;1041:第二塞子;1042:第二芯轴;1043:第二弹性件;105:原水箱;106:浮子;107:浮子塞;108:第一密封圈;
[0039]201:进水管;202:进水接口;203:第一塞子;204:第一芯轴;205:第一弹性件;206:第一箱体;207:虹吸通道;
[0040]301:出水口;
[0041]401:凹陷结构;
[0042]501:避让凹位;
[0043]601:卡扣;602:环形凹槽;
[0044]701:水泵;702:滤芯;703:废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箱组件,包括原水箱以及浓缩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水箱包括第一箱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箱体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且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形成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所在高度不低于所述原水箱的最高水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水箱设置于所述原水箱内,所述原水箱底面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水管的进水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侧壁上形成有卡扣,在所述原水箱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端口通过端板封闭,且所述出水口由所述进水管的侧壁延伸至所述端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箱体外,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水接口之间密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第二端的外表面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进水接口的内表面过盈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口内表面形成有第一止挡部,所述进水接口中还安装有开闭所述进水接口的第一阀组件;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第一塞子,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的内侧;第一芯轴,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塞子之间可插拔连接,第二端形成有第二止挡部,且所述第二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的外侧;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所述第二止挡部,并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承欢曾振杰王会会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