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351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和警报装置,当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触发危险信号并将危险信号发送至警报装置,警报装置中的警示灯及蜂鸣器进行工作,起到警示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起到对高速公路道路维修或事故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警示效果。警示效果。警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公路路段维护及事故现场安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速公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公路运输通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样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般公路因其使用特点和工作条件,在进行路面修复与维护或者是处理交通事故等问题时,需要利用吹塑注水挡板围造一个封闭的工作区域,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0003]由于高速公路交通情况复杂和车辆行驶速度快等一些因素,现用的吹塑注水挡板,当有车辆误驶入封锁现场时,不能够及时有效地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本文基于吹塑注水挡板设计了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可以在危险情况发生时,提前发出预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为工作人员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更好保障他们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以提高当行驶车辆驶过该高速公路路段维护或者事故现场时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和警报装置(29),所述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与所述警报装置(29)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呈一定形式放置在离高速公路路段维护或事故现场的特定距离处。
[0006]所述呈一定形式放置,指的是根据不同的高速公路路段维护或事故现场,按照在警戒区前端从左侧(或右侧)护栏处至路段损坏或事故占用车道外侧车道分隔标线,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距离事故地或者路面维护路段一定距离呈矩形摆放,每个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之间用环扣(211)相连接。
[0007]所述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用于触发危险信号,并将所述危险信号发送至警报装置(29)。
[0008]所述警报装置(29)接收所述危险信号,将所述危险信号反馈于执行装置,所述执行装置中的警示灯 (21)和蜂鸣器(25)工作以起到警示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包括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和警报装置(29),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基于吹塑注水挡板进行设计。所述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主体支撑构架为半电路注水支座(51),所述半电路注水支座(51)内部装配主要控制装置,所述半电路注水支座(51)中间两侧各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4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逆变器,且逆变器位于太阳能电池板(45)的下端,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的电性连接有蓄电池(15),蓄电池(15)连入闭合电路(7),为闭合电路(7)提供电能;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上部分半电路测距挡板(31)
中间部位装配有测距模块(37),且测距模块(37)连接于主要控制装置中,为主要控制装置传输距离信息;且碳钢磁铁块(39)、电流检测装置(19)、MCU(137)、A/D转换模块(135)、2.4g无线通讯模块(139)等按一定方式连接于闭合电路(7)中。
[0010]进一步的,上半部分半电路测距挡板(31)与下半部分半电路注水支座(51)用碳钢磁铁块(39)连接。
[0011]进一步的,半电路测距挡板(31)中间位置装配4-8个测距模块(37),以便检测行驶车辆距离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之间的距离。
[0012]进一步的,半电路测距挡板(31)装配测距模块的位置预留装配孔。
[0013]进一步的,半电路注水支座(51)上端预留一个长方体形结构,用于装配主要控制装置,且预留的长方体形结构与半电路注水支座(51)一体成型。
[0014]进一步的,半电路注水支座(51)中预留有螺钉孔(47)以便加盖密封,半电路注水支座(51)内部预留电路通道(49)以便电路安装。
[0015]进一步的,主要控制装置包括碳钢磁铁块(39)、电流检测装置(19)、MCU(137)、A/D转换模块(135)、2.4g无线通讯模块(139)。
[0016]进一步的,所述前部太阳能电池板(45)用螺钉固定连接于半电路注水支座(51)中间两侧位置,且所述后部太阳能电池板(45)安放至中间位置,以便全天都能利用太阳能为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进行供能。
[0017]进一步的,所述半电路注水支座(51)两侧设置有以便装配太阳能电池板(45)的螺钉连接孔。
[0018]进一步的,半电路测距挡板(31)表面依次涂有银色与红色相间的反光材料。
[0019]进一步的,所述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与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之间用环扣(211)连接,方便封锁现场。
[0020]进一步的,半电路注水支座(51)可以通过注水口(41)进行注水来增加半电路注水支座的重量,进而提高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的稳定性,也可以通过排水口(43)进行排水,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模型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警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闭合电路通路设计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工作流程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工作流程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警报装置工作流程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供电示意图。
[0030]图9为多个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连接示意图。
[0031]图10、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专利补充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本专利技术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包括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和警报装置(29)。具体如下:
[0034]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依次呈一定形式摆放,所摆放的区域记作F,高速公路路段维护或事故现场记作E,警报装置(29)由工作人员随身携带,如图1所示,车辆A、B、C、D通过该路段时,车辆B、 C、D绕过封锁区域F,车辆A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和警报装置(29),所述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安置于高速公路事故地或者路面维护路段周围特定距离处;以及所述警报装置(29)由封锁区域内的工作人员随身佩戴;所述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包括:上半部分半电路测距挡板(31)以及下半部分半电路注水支座(51);所述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当有车辆欲正向驶入该封锁区域,所述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中的测距模块(37)会测出车辆与所述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中的测距模块(37)会测出经过该封锁区域周围的车辆与所述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在判定范围内,则判定为危险信号;所述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当有车辆行驶至封锁区域并撞倒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从而触发危险信号,以及将危险信号发送至警报装置(29);所述警报装置(29),是当有车辆欲行驶至封锁区域,触发危险信号,进而触发警示灯(21)和蜂鸣器(25),用以警示维护人员做好逃离准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包括:测距模块、闭合电路、MCU、电流检测装置、无线通讯模块、蓄电池;所述警报装置(29)包括:无线通讯模块、MCU、蜂鸣器、警示灯、蓄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测距模块(37),当检测车辆与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之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时(15-70米),则由多信息融合感知装置(53)中的MCU(137)判定为危险信号;所述测距模块包括(37):超声波测距模块、雷达测距模块、激光测距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多信息融合感知智能安全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闭合电路(7),当多信息融合感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尧王乐琪郝康赵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