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350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对接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均设置有十二根导电端子,且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中的导电端子对应并反向排布,每一导电端子均具有接触臂、固持部及尾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装设于绝缘本体内的至少一内绝缘件,第一类导电端子镶埋成型于内绝缘件以构成端子组件,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类导电端子通过一桥接部将其固持部相连,且其尾部沿高度方向对称设置,第二类导电端子直接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连接器既能传输高频信号及大电流,制程又简单。单。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行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体积更是沿着越来越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这也就要求电子产品的零组件尺寸越来越小,而连接器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0003]由于要求新一代USB Type-C连接器的尺寸更小,这导致对机械性能要求更好,产品设计难度更高。为了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并保证产品结构的可靠性,各大厂家纷纷推出相应的结构设计。
[0004]现有的USB Type-C插头连接器,其导电端子通常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两个端子组件,再将两个端子组件与前本体组装构成一个整体,如此不仅制程复杂而且可能产生公差累积而造成产品不良;并且传统的USB Type-C插头连接器通常不能传输较大的电流,不能满足应用需求。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传输高频信号及大电流、制程又简单的电连接器。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锁扣件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沿高度方向呈两排设置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位于所述主体部前侧并形成有收容空间的对接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均设置有十二根导电端子,且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中的导电端子对应并反向排布,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均具有突伸入所述收容空间的弹性接触臂、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后延伸的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装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至少一内绝缘件,第一类所述导电端子镶埋成型于所述内绝缘件以构成端子组件,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类导电端子通过一桥接部将其固持部相连而构成连体端子,且形成连体端子的两个第二类导电端子的尾部沿高度方向对称设置,第二类所述导电端子直接自后向前组装入所述绝缘本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均包括位于最外侧的一对接地端子、位于接地端子内侧的一对电源端子、位于接地端子与其相邻的电源端子之间的两对高速讯号端子及位于所述一对电源端子之间的四根信号端子,其中每一端子组中,所述高速讯号端子和四根信号端子为第一类导电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为第二类导电端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第二类导电端子的尾部包括用以与电路板相连焊接部及与料带相连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后端面位于所述焊接部的后端面的前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具有沿高度方向相互组装的上排内绝缘件和下排内绝缘件,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中的第一类导电端子分别镶埋成型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茆玉龙胡兵波翟重阳谢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