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349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表面活性剂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的系统及方法。所述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的系统,包括微反应器,所述微反应器包括原料罐、微管反应器;所述原料罐连接微管反应器;所述原料罐中装有原料,所述原料包含底物脂肪醇聚醚、催化剂、氧化剂、溶剂和助催化剂在内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通入微管反应器中进行氧化反应,制得所述脂肪醇聚醚羧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结合均相催化氧化反应的温和反应条件和微通道反应器的超高传质传热特性,提高了脂肪醇聚醚羧酸的产率和选择性,同时缩短了反应时间,避免了氧化反应中过热现象的产生,并且实现了连续式反应制备聚醚羧酸。式反应制备聚醚羧酸。式反应制备聚醚羧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的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活性剂
,更进一步说,涉及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脂肪醇聚醚羧酸盐是一类新型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
n
C)。其化学结构式为:R(OCH2CH2)
n
COOM;其中R为直连烷基、支链烷基或环烷基,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M可以是锂、铍、钠、镁、铝、钾、钙、铁、锰、锌等金属元素,当M是氢时为相应的脂肪醇聚醚羧酸。
[0003]此类表面活性剂在疏水基和亲水基之间存在一定数量的环氧基团,因此具有其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的特性,如强耐温抗盐性能、低毒性、生物易降解、低表面张力等特点,是一类多功能的绿色表面活性剂。聚醚羧酸盐类的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洗涤剂、生物化学、塑料、皮革、制药、食品加工和石油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0004]目前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盐的最常用方法是羧甲基化法,该法为在碱性条件下对原料脂肪醇聚醚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可以高效率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但该方法原子经济性效益较差,伴随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料废气,对环境污染较大。伴随该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热量,反应较难控制容易影响反应的进行程度。另一条常用路线为贵金属非均相催化氧化法。该方法以负载有钯、铂、金等贵金属的碳或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对相应的脂肪醇聚醚进行氧气氧化(CN 101357333 A和WO2017/066901 A1等)。氧化法可以缩短工艺流程并进行连续化生产,具有生产效率高的特点。但仍面临着氧化效率偏低、重金属脱附以及间歇式反应效率低等问题。
[0005]CN 108659213 A公开了一种采用微流场反应技术制备聚醚羧酸盐的方法,以 TEMPO为催化剂,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为氧化剂,在微流场反应器中实现了聚醚羧酸盐的制备。但该法需要使用相应的缓冲液体系,所产生的盐类废液量大,制备流程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的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的系统及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的系统,可包括微反应器,所述微反应器可包括原料罐、微管反应器;所述原料罐连接微管反应器;所述原料罐中装有原料,所述原料包含底物脂肪醇聚醚、催化剂、氧化剂、溶剂和助催化剂在内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通入微管反应器中进行氧化反应,反应产物经处理提纯制得产物脂肪醇聚醚羧酸。
[0008]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提供所述的系统进行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0009]1)、将包含底物脂肪醇聚醚、催化剂、氧化剂、溶剂和助催化剂在内的组分加入原料罐中;
[0010]2)、将原料罐中的原料进行混合,之后将混合物通入微管反应器中进行反应;
[0011]3)、将反应后的反应液收集,经处理提纯制得产物脂肪醇聚醚羧酸。
[0012]其中,
[0013]所述底物脂肪醇聚醚(AE
n
OH)的化学结构式为R(OCH2CH2)
n
OH,其中R 可为碳数为2~30(优选5~12)的直链烷基、支链烷基或环烷基中的至少一种, 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优选为2~30,更优选2~15。
[0014]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温度可为10~20摄氏度;所述反应的温度可为 30~90摄氏度。
[0015]所述原料罐中所述底物的浓度范围可为50~500克每升溶剂。
[0016]所述反应的保留时间范围可为10~600分钟。
[0017]所述氧化剂与底物脂肪醇聚醚的摩尔比可为(0.1~100.0):1;优选为(0.5~50):1,更优选为(0.6~20):1。
[0018]具体地,
[0019]所述氧化剂可选自次氯酸钠、氯酸钠、高氯酸钠、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或其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或者,
[0021]所述氧化剂可选自二氧化氯水溶液。
[0022]所述氧化剂的浓度可为1~50%wt。
[0023]所述催化剂可选自三种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种催化剂为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或其衍生物(如下式所示,X可为碳、氮、氧,该位置还可以含有烷基、烷氧基、芳基或酰胺基取代基团);
[0024][0025]第二种催化剂可包含溴化钠、溴化钾、溴化锂、溴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0026]第三种催化剂可包含四烷基铵盐,其化学结构式为R1R2R3R4N
+
X-,如下式所示,其中R1R2R3R4均为碳数从2到32不等的烷基取代基,可部分或全部相同,X-选自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硫酸根、硝酸根和氢氧根中的至少一种。
[0027][0028]所述溶剂可选自水、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石油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一种或两种混合。
[0029]所述助催化剂与底物的摩尔比可为(0~100.0):1;当所述氧化剂选自次氯酸钠、氯酸钠、高氯酸钠、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时,所述助催化剂与底物的摩尔比不为0;所述助催化剂包括两种,第一种助催化剂包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钙中的至少一种;第二种助催化剂包含稀盐酸、稀硫酸和稀硝酸中的至少一种,其浓度为0.1
~6摩尔每升。
[0030]当所述氧化剂选自次氯酸钠、氯酸钠、高氯酸钠、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水溶液中一种或多种时,所述助催化剂用量不为0,其用量与底物的摩尔比优选为 (0.1~100):1。
[0031]当所述氧化剂为二氧化氯水溶液时,所述助催化剂与底物的摩尔比可为 (0~100.0):1;所述助催化剂用量可为0。
[0032]优选地,
[0033]当所述氧化剂选自次氯酸钠、氯酸钠、高氯酸钠、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水溶液中一种或多种时,
[0034]所述步骤1)中,所述原料罐可分为A、B、C罐;
[0035]包含所述底物、第一种催化剂和溶剂在内的组分混合在A罐中;
[0036]包含所述氧化剂、第二种催化剂和第一种助催化剂在内的组分混合在B罐中;
[0037]包含所述的第三种催化剂和第二种助催化剂在内的组分混合在C罐中;
[0038]反应过程中,控制三个原料罐泵入混合进入微反应中进行氧化反应,控制的三个原料罐的泵入流速范围为1~1000微升每分钟,根据原料罐中反应物的配比调节具体流速。微通道反应器中的整体流速范围为3~3000微升每分钟。使用空气浴控制反应温度在30~90摄氏度。
[0039]所述底物、第一种催化剂、第二种催化剂、第三种催化剂的摩尔比可为100: (1~20):(1~20):(1~10),优选100:(5~15):(5~15):(1~8)。
[0040]或者,
[0041]当所述氧化剂为二氧化氯水溶液时,
[0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的系统,包括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反应器包括原料罐、微管反应器;所述原料罐连接微管反应器;所述原料罐中装有原料,所述原料包含底物脂肪醇聚醚、催化剂、氧化剂、溶剂和助催化剂在内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通入微管反应器中进行氧化反应,制得所述脂肪醇聚醚羧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行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包含底物脂肪醇聚醚、催化剂、氧化剂、溶剂和助催化剂在内的组分加入原料罐中;2)、将原料罐中的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之后将混合物通入微管反应器中进行反应;3)、将反应后得到的反应液收集,经处理提纯制得产物所述脂肪醇聚醚羧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行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与底物脂肪醇聚醚的摩尔比为(0.1~100.0):1;优选为(0.5~50):1;所述氧化剂选自次氯酸钠、氯酸钠、高氯酸钠、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的一种或多种;或者,所述氧化剂选自二氧化氯水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行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三种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种催化剂为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或其衍生物;第二种催化剂包含溴化钠、溴化钾、溴化锂、溴化铝中的至少一种;第三种催化剂包含四烷基铵盐,其化学结构式为R1R2R3R4N
+
X-,通式如(式一),其中,R1、R2、R3、R4均为碳数从2到32不等的烷基取代基,X-选自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硫酸根、硝酸根和氢氧根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行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催化剂与底物的摩尔比为(0~100):1;当所述氧化剂选自次氯酸钠、氯酸钠、高氯酸钠、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时,所述助催化剂与底物的摩尔比不为0;所述助催化剂分为两种,第一种助催化剂包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钙中的至少一种;第二种助催化剂包含稀盐酸、稀硫酸和稀硝酸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行制备脂肪醇聚醚羧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氧化剂选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榕张卫东沙鸥李应成鲍新宁张立沈少春吴欣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