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果黄瓜杂交制种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果黄瓜杂交制种
,具体涉及一种水果黄瓜杂交制种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果黄瓜又称迷你黄瓜、小黄瓜,其棒小、色绿、无刺、皮薄、肉脆、味甜、特别适宜鲜食采摘,深受消费者欢迎。水果黄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其种子需求量持续增长,但是水果黄瓜多为雌性系,需要使用药剂育雄,不利于杂交制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果黄瓜杂交制种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提升制种量,减少瘪籽率,降低水果黄瓜杂交制种技术难度,减少水果黄瓜种子成本。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果黄瓜杂交制种的方法,该方法为:
[0005]S1、茬口安排:
[0006]选择水果黄瓜的春茬或者秋茬进行育苗;
[0007]S2、育苗:
[0008]S201、育苗棚准备:
[0009]在温度为15℃~25℃的育苗棚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果黄瓜杂交制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S1、茬口安排:选择水果黄瓜的春茬或者秋茬进行育苗;S2、育苗:S201、育苗棚准备:在温度为15℃~25℃的育苗棚中设置穴盘,穴盘中的育苗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堆制2个月以上而成:基质1000份、腐熟厩肥50份和过磷酸钙2份;所述育苗基质受捏成团、落地即散;S202、种子处理:将水果黄瓜种子晒种2d~3d,然后在质量分数为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20min,用清水冲洗后,在温度为55℃~60℃的水中搅拌浸泡30min,当温度降至30℃时停止搅拌,继续浸泡4h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后,在温度为28℃的条件下催芽,至80%的种子露白时,得到待播种子;S203、播种:水果黄瓜的春茬在2月底~3月初播种,秋茬在8月上旬播种,将S202中得到的待播种子的父本比母本提早7天~10天播种,并且父母本播种比例为1:(3~5),播种于S201中所述育苗棚中的穴盘中进行穴盘育苗,每穴1粒待播种子,覆土1cm后浇水,若为春茬在穴盘上覆盖地膜保温保湿,待种子破土后,揭掉地膜,秋茬不覆盖地膜;S204、苗期管理:出苗前白天育苗棚的温度设置为30℃,夜间的温度设置为20℃,出苗后育苗棚的白天温度设置为25℃,夜间温度设置为15℃,定植前7天降温炼苗,炼苗时育苗棚的白天温度设置为20℃,夜间温度设置为15℃;依据墒情浇水,苗期于苗床喷洒2次~3次15%噁霉灵水剂防治黄瓜猝倒病和立枯病,喷洒间隔为6天~10天;S3、整地:于定植前1个月将育苗棚内土壤进行深翻,并施入复合肥a,起垄,定植前1天~2天,种植穴浇足底水后覆盖地膜;S4、定植:当水果黄瓜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期时,于育苗棚内定植,春茬在3月中旬晴天的上午定植,秋茬在8月中旬晴天的下午定植,定植时500米以内无其他品种,每垄两行,株距为40cm,行距50cm,保苗率为2000株/亩~2400株/亩,父本和母本分成两个区域种植,定植后一次性浇足定根水;S5、田间管理:S501、温光管理:定植后棚内光照时间为8h~12h,白天温度设置为30℃~35℃,夜间温度设置为15℃~20℃;缓苗后于晴天中午通风2h~2.5h;盛花期时,白天温度设置为30℃~35℃,夜间温度设置为18℃~20℃;座果期后,白天温度设置为28℃~30℃,并于晴天通风透光;S502、肥水管理:缓苗后,于在晴天的上午灌缓苗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18%~20%,定植15天,随水施入用量为100kg/hm2的复合肥b,于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叶面肥,喷施3次,每次喷施量为
1.3kg/hm2~1.5kg/hm2,第1次喷施叶面肥在杂交授粉前2天,第2次喷施叶面肥在授粉开始后3天,第3次喷施叶面肥在授粉结束后;S503、植株调整:当母本植株出现第4片真叶时,搭架或吊蔓,清除母本植株主蔓上的侧枝,对第6节位以上的雌花进行授粉,若同一节上出现多个雌花,选留1朵雌花,摘除其它雌花;当母本植株的主蔓长到第15节~20节时,进行主蔓摘心,每个母本植株上保留3个~4个种瓜;父本植株在两叶一心至四叶一心时,喷施一次浓度为300mg/L的赤霉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志,顾掌根,叶立华,王艺蓉,褚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