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钢管拼接的连接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钢管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钢管拼接的连接头。
技术介绍
[0002]在我们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将两个直径不同的钢管连接在一起的情况,这种时候通常使用连接架或是焊接的方式对其进行连接,但几种方式操作难度较高,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连接操作,同时连接所需时间较长,且焊接方式不易后续的拆除处理,本专利技术阐述的一种建筑钢管拼接的连接头,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建筑钢管拼接的连接头,本例的一种建筑钢管拼接的连接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置有环绕所述主体圆心中轴线且与外界连通呈圆环状的打磨腔,所述打磨腔内设置有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打磨腔内呈圆环状且圆心与所述打磨腔圆心重合的打磨转动块,所述打磨转动块内设置有关于所述打磨转动块中心轴线上下对称且与所述打磨腔连通的打磨腔,所述打磨腔的左侧设置有打磨驱动腔,所述打磨驱动腔靠近所述打磨转动块中心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朝左的转动腔,所述打磨腔的左端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钢管拼接的连接头,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置有环绕所述主体圆心中轴线且与外界连通呈圆环状的打磨腔,所述打磨腔内设置有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打磨腔内呈圆环状且圆心与所述打磨腔圆心重合的打磨转动块,所述打磨转动块内设置有关于所述打磨转动块中心轴线上下对称且与所述打磨腔连通的打磨腔,所述打磨腔的左侧设置有打磨驱动腔,所述打磨驱动腔靠近所述打磨转动块中心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朝左的转动腔,所述打磨腔的左端壁和右端壁之间转动设置有左侧延伸至所述打磨驱动腔内的打磨轴,所述打磨轴上固定有部分延伸至所述打磨腔内的打磨轮,所述打磨腔靠近所述主体圆心中轴线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的左侧设置有传动腔,上侧的所述动力腔的右侧设置有中间腔,所述中间腔的下侧设置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的下侧设置有齿轮腔,所述打磨腔的右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限制腔,所述限制腔内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制腔的右侧连通设置有滑动腔,所述限制腔的右侧设置有夹紧腔,所述夹紧腔内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腔靠近所述主体圆心中心轴线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滑动腔连通的转筒腔,上侧的所述夹紧腔的右侧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气压腔,所述转筒腔的右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弹力腔,所述弹力腔内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弹力腔的左侧设置有开口朝右的压力腔,所述弹力腔的右端壁连通设置有开口朝右的排气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管拼接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打磨驱动腔靠近所述打磨转动块中心轴线一侧端壁内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远离所述打磨转动块中心轴线的一侧与所述打磨轴的左侧通过一对锥齿轮副连接,所述输出轴靠近所述打磨转动块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在所述打磨驱动腔和所述转动腔之间且能够调节转速的变速器,所述转动腔的上端壁和下端壁之间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打磨转动块中心轴线的一侧与所述变速器连接,所述打磨转动块的内侧圆环面固定安装有呈环形的打磨齿圈,所述动力腔的左端壁和右端壁之间转动设置有左侧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的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固定有部分延伸至所述打磨腔内并与所述打磨齿圈啮合的动力齿轮,上侧所述动力轴的右侧延伸至所述中间腔内,对称的两个所述动力轴的左侧通过一组皮带轮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管拼接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中间腔下端壁且下侧延伸至所述连接腔内的间歇轴,所述连接腔的下端壁转动设置有间歇块,所述间歇块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间歇腔,所述间歇轴的下侧延伸至所述间歇腔内并与所述间歇腔的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间歇腔的内侧端壁固定有卡块,所述间歇轴上花键连接有滑动设置于所述间歇腔内且能够转动的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瑞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瑞吉洋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