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模态的技术验证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模态的技术验证机。
技术介绍
[0002]可垂直起降飞行器由于对跑道依赖小,在军、民用领域得到高度重视,各种类型的飞行器层出不穷,其中就包括了兼顾垂直悬停与高速前飞的倾转旋翼飞行器。此类飞行器具备与直升机类似的大直径旋翼,根据飞行状态的需要将旋翼或动力短舱沿着固定的轴线进行倾转,实现模态转换。在变模态过程中,对旋翼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该过程为动态过程,地面试验无法模拟,风险高,难度大,因此需要设计一款专用的技术验证机用于倾转过程的控制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模态的技术验证机,用以解决现有验证机在进行高难度、高风险试验项目时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可创造不同的风向条件,提升系统的鲁棒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变模态的技术验证机,包括机身、机翼、平尾、垂尾、动力单元、主旋翼以及辅助涵道,其中:
[0006]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模态的技术验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机翼(2)、平尾(3)、垂尾(4)、动力单元(5)、主旋翼(6)以及辅助涵道(7),其中:所述机身(1)采用钢梁结构,并通过拉索加强,机身(1)分为前部、中部、后部三段,其中机身(1)中部的两侧设置有机翼(2),并在机翼(2)的外侧安装有动力单元(5),动力单元(5)上安装所述主旋翼(6);所述主旋翼(6)叶片的半径小于所述机翼(2)的长度;所述机身(1)前部、后部沿远离机身(1)中部的方向外径逐渐减小,机身(1)前部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两侧设置所述辅助涵道(7);机身(1)后部的后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的前部两侧对称设置辅助涵道(7),第二连接段的后部两侧设置有平尾(3),平尾(3)两侧对称设置有垂尾(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模态的技术验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旋翼(6)通过倾转机构连接在动力单元(5)上,主旋翼(6)在复位状态下其旋转轴垂直于机翼(2),所述倾转机构用于驱动主旋翼(6)沿平行于机翼(2)前缘轴线旋转,旋转范围为0
°
~11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模态的技术验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两侧对称设置支撑架(71),所述辅助涵道(7)的涵道环(72)固定在支撑架(71)上,涵道环(72)的轴向垂直于水平面布设;涵道环(72)中通过涵道电机(73)安装有涵道桨叶(7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模态的技术验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1)为可拆卸式的连接结构,在过渡状态控制技术优化之后,可通过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悦立,周正光,王启,李军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