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内定子和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287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内定子,包括定子总成、内定子支撑、内定子端盖和密封护套,内定子支撑通过轴承连接电机转轴。内定子端盖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内定子端盖表面开设环形槽和润滑油孔,分别固定在内定子支撑的两端。密封护套是中部设有阶梯结构的薄壁圆筒,两端分别通过环形槽连接前端盖和后端盖。定子总成设置在密封护套内部并与内定子端盖间留有间隙,设置在内定子支撑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密封护套中部增设一个阶梯结构,加强了密封护套的机械强度,从而减小了护套中部位置的应变,因此密封护套可以耐受比普通结构更大的油压,从而可以增大冷却油的流速,以提升电机的散热能力,结构紧凑,可靠性强。可靠性强。可靠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内定子和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内定子和电机。

技术介绍

[0002]散热能力是制约电机性能进一步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电机功率密度、转矩密度和可靠性等。在电机设计过程中,对于电机裂比、绕组电流等关键参数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电机的热负荷大小和散热能力。而电机的散热能力不仅与冷却方式有关,还和冷却介质的流速有关,流速越快,越能及时地带走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电机温升。而冷却介质流速过快会带来隔热护套上的油压增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起隔热护套结构的变形和失稳,导致漏油等故障发生。
[0003]现有电机内定子中的隔热护套结构中部为厚度均一的薄壁圆柱体,所能承受的压强有限,当冷却油的油压过大时可能引起隔热护套的屈曲失稳,导致电机运行过程中发生内部故障。且隔热护套强度对冷却油压的限制会限制电机的散热能力,从而限制电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机内定子,包括定子总成1、内定子支撑2、内定子端盖和密封护套4,所述内定子支撑2通过轴承连接电机转轴5。所述内定子端盖包括前端盖32和后端盖31,所述内定子端盖表面开设环形槽和润滑油孔,分别固定在所述内定子支撑2的两端。所述密封护套4是中部设有阶梯结构的薄壁圆筒,两端分别通过环形槽连接所述前端盖32和后端盖31。所述阶梯结构即沿轴向方向上所述密封护套4由半径不同的两个薄壁圆筒组成。所述定子总成1设置在所述隔热护套4内部并与所述内定子端盖间留有间隙,设置在所述内定子支撑2上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护套4的阶梯结构与前端盖32的距离和后端盖31的距离相等。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护套4的阶梯结构同时设置在隔热护套4的内外表面。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隔热护套4的阶梯结构的阶梯高度与隔热护套4的壁厚的比值在0.2至2之间。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定子总成1具有和所述密封护套4的阶梯结构相对应的阶梯结构。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电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内定子。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机还包括电机转轴5和电机外转子,所述电机外转子包括外转子机壳61、转子总成62,所述外转子机壳61 固定在所述电机转轴5上,内表面连接转子总成62。所述转子总成62和所述定子总成1对应设置。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转子总成62具有和所述密封护套4的阶梯结构
相对应的阶梯结构。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方面,一种电机,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护套,且所述电机采用外定子内转子结构。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密封护套中部增设一个阶梯结构,由于密封护套两端固定,所以中部位置因冷却液的挤压具有较大的形变,而阶梯结构在不扩大定转子之间间隙也不影响冷却液流动的情况下加强了密封护套的机械强度,从而减小了护套中部位置的应变,因此密封护套可以耐受比普通结构更大的油压,从而可以增大冷却油的流速,以提升电机的散热能力,结构紧凑,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电机内定子的示意图;
[0015]图2是电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参考标号是指本专利技术中的组件、技术,以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在适合的环境下实现能更易于被理解。下面的描述是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具体化,并且与权利要求相关的其它没有明确说明的具体实现也属于权利要求的范围。
[0017]图1是电机内定子的示意图。
[0018]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内定子,包括定子总成1、内定子支撑2、内定子端盖和密封护套4,所述内定子支撑2通过轴承连接电机转轴5。所述内定子端盖包括前端盖32和后端盖31,所述内定子端盖表面开设环形槽和润滑油孔,分别固定在所述内定子支撑2的两端。所述密封护套4是中部设有阶梯结构的薄壁圆筒,两端分别通过环形槽连接所述前端盖32和后端盖31。所述阶梯结构即沿轴向方向上所述密封护套4由半径不同的两个薄壁圆筒组成。所述定子总成1设置在所述密封护套4内部并与所述内定子端盖间留有间隙,设置在所述内定子支撑2上。
[0019]其中,所述定子总成1即用于和转子配合利用导线切割磁力线感应出电势的电磁感应原理,将原动机的机械能变为电能输出的定子。所述密封护套 4可以用于隔离冷却油,也可以是其他冷却液。电机转轴5上套有两个滚珠轴承,两个轴承之间通过圆筒状的轴承定位套保持两个轴承之间的距离,然后轴承和定子总成1相连接,定子支撑上打有螺孔,前后端盖31通过螺丝固定在定子总成1上,密封护套4两端卡在前后端盖31上刻的圆环形槽内固定。通常阶梯下降方向与冷却液流向相同,即如图所示冷却液从左向右流动。
[0020]隔热护套4通过转子前后端盖31夹持安装,与前后定子端盖一起将将定子总成1密封起来,通入冷却液以后,冷却液可以充分接触定子铁心和绕组,有效地带走由于铁耗和铜耗所产生的热量。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隔热护套中部增设一个阶梯结构,由于隔热护套两端固定,所以中部位置因冷却液的挤压具有较大的形变,而阶梯结构在不扩大定转子之间间隙也不影响冷却液流动的情况下加强了密封护套的机械强度,从而减小了护套中部位置的应变,因此隔热护套可以耐受比普通结构更大的油压,从而可以增大冷却油的流速,以提升电机的散热
能力,结构紧凑,可靠性强。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护套4的阶梯结构与前端盖32的距离和后端盖31的距离相等。由于隔热护套4两端固定,所以中部位置因冷却液的挤压具有较大的形变,在油压超过材料许用应力后有失稳风险,故在中心处设置阶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稳定性。
[0023]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护套4的阶梯结构同时设置在密封护套4的内外表面,且阶梯方向如图相匹配,即内外都有阶梯,可以保证机械强度情况下节省空间,同时便于加工。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隔热护套4的阶梯结构的阶梯高度与隔热护套4的壁厚的比值在0.2至2之间。
[0025]阶梯高度与隔热护套4的壁厚的比值在0.2至2之间,可以保证冷却液在流经阶梯处不会产生较大紊流,影响冷却效果。受气隙宽度的限制,壁厚以及阶梯高度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设置,为了增加壁厚或者阶梯高度而影响到了电机输出能力得不偿失,阶梯高度与密封护套4的壁厚的比值在0.2至2 之间可以在保证阶梯结构不足以影响电机输出的同时提高机械强度。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定子总成1具有和所述密封护套4的阶梯结构相对应的阶梯结构。即定子总成1的形状与所述阶梯结构相配合,两者之间留下的空隙对于冷却液的流动更平滑。
[0027]图2是电机的示意图。
[0028]如图2所示,一种电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内定子。
[0029]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内定子,包括定子总成(1)、内定子支撑(2)、内定子端盖和密封护套(4),所述内定子支撑(2)通过轴承连接电机转轴(5);所述内定子端盖包括前端盖(32)和后端盖(31),分别固定在所述内定子支撑(2)的两端;所述内定子端盖表面开设环形槽和润滑油孔;所述密封护套(4)是中部设有阶梯结构的薄壁圆筒,两端分别通过环形槽连接所述前端盖(32)和后端盖(31);所述阶梯结构即沿轴向方向上所述密封护套(4)由半径不同的两个薄壁圆筒组成;所述定子总成(1)设置在所述内定子支撑(2)上,位于所述密封护套(4)内部并与所述内定子端盖间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内定子,所述密封护套(4)的阶梯结构与前端盖(32)的距离和后端盖(31)的距离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内定子,所述密封护套(4)的阶梯结构同时设置在密封护套(4)的内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荣海罗双双方海洋张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双华易驱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