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幅薄规格高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板的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210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宽幅薄规格高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板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坯料准备,控制坯料厚度、宽度和长度;采用高温加热策略;采用单机架四辊可逆轧机进行轧制,轧制辊期安排在轧机辊前期;采用12+1道次和快速轧钢策略;控制终轧温度≥850℃;轧后钢板送至预矫直机,进行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幅薄规格高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板的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的轧制生产技术,具体地说是宽幅薄规格的高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板的轧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石油、化工、军工、海洋开发等领域的服役环境日益苛刻,传统的不锈钢如304、316等已经适应不了特殊功能领域的使用要求。高镍、高钼奥氏体不锈钢在非氧化性酸如硫酸、醋酸、甲酸、磷酸中具有很好的耐蚀性,在中性含氯离子介质中具有很好的抗点腐蚀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缝隙腐蚀及抗应力腐蚀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设备、硫酸存储与运输设备、烟气脱硫装置等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国际海事公约对船舶废气中的硫氧化物排放含量做出限制,船舶烟气脱硫装置的需求量激增,也带动了市场对薄规格高镍钼钢的需求。
[0003]此类产品宽度越宽,焊缝的数目越少,则更能节省成本及增加安全性。然而,此类不锈钢在高温下变形抗力大,轧制难度高,很难做到薄规格与宽板幅兼具的产品。目前通常使用热连轧的方式进行薄规格的生产,但这也限制了成品的宽度。市场上宽板幅高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板的主流宽度在2m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利用中厚板轧机提供一种宽幅薄规格的高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板的轧制方案。采用该轧制方法,可生产出厚度在8mm~12mm、宽度达到2.5m~3m的宽幅薄规格的高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板。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宽幅薄规格高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板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坯料准备:将连铸坯进行开坯,控制坯料厚度110mm~150mm,宽度1500~2800mm,长度2050mm~4500mm;加热:采用高温加热策略,将钢坯送至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加热总时间按钢坯厚度以13~20min/cm的时间控制,均热段温度1230~1270℃,均热段时间至少为25min,出钢温度控制在1250℃~1270℃;轧制:采用单机架四辊可逆轧机进行轧制,轧制辊期安排在轧机辊前期,轧机辊期内已轧公里数≤15km;采用12+1道次,压下率从第1道次11%左右逐渐增加至第5道次15%~29%,后又逐渐减小,第11道次的压下率在13~14%,第12道次的压下率在7~9%;采用快速轧钢策略,轧制速度1.20~2.50m/s,尽量减小抛钢距离和道次间间隔;控制终轧温度≥850℃;矫直:轧后钢板送至预矫直机,进行2

4道次往复预矫直;冷却:轧后钢板空冷不浇水。
[0006]优选地,成品高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板厚度范围8mm~12mm,宽度范围2500mm~3000mm。
[0007]优选地,轧制前,安排2

4块宽度宽于成品高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板的普通探伤钢板进行轧制,进行充分烫辊。
[0008]优选地,整个生产过程均不除鳞,以减少温降。
[0009]优选地,板坯从加热炉出炉后,轧制开始前,为降低钢板温降速率,保证轧制过程顺利完成,关闭辊道冷却水及轧机侧喷等水冷装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目前国内的高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板多数依赖进口,同时薄规格达到8~12mm厚度的产品宽度基本都在2000mm以下。要利用中厚板轧机,而不是热连轧技术,制备板厚8 mm ~12mm同时兼顾板宽超过2000mm的产品难度很大。本专利技术使用中厚板轧机轧制,通过中厚板轧机自身的5米轧制范围及大压下能力(正常生产最大压下力达120000 kN),经过一系列试制调整轧制规程及压下力后,能使薄规格高镍钼不锈钢板的宽度扩大到2500~3000mm,可减少产品使用时的焊缝数量,降低成本,增加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2]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宽幅薄规格高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板的轧制方法,选择坯料尺寸为124mm(厚)
×
1532mm(宽)
×
3430mm(长)的N08904钢种,化学成分为(重量百分比):C 0.01%,Mn 0.10%,P 0.01%,S 0.01%,Si 0.10%,Cr 20.1%,Ni 24.3%, Mo 4.2%,Fe 余量,计划轧制成品尺寸为10.6mm
×
2820mm
×
21755mm的钢板。
[0013]对坯料外观尺寸检验合格后,采用高温加热策略,将钢坯送至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在炉时间218min,均热段温度1264~1270℃,均热时间29min,出钢温度1270℃。采用单机架四辊可逆轧机进行轧制,轧制辊期安排在轧机辊前期,要求轧机辊期内已轧公里数≤15km,轧前安排2

4块宽度宽于本不锈钢板的普通探伤钢板进行轧制,进行充分烫辊。关闭辊道冷却水及轧机侧喷等水冷装置。为了减少温降,高压水箱不除鳞,轧制过程不除鳞,但开启吹扫。
[0014]轧制过程共12+1道次,压下率从第1道次11%左右逐渐增加至第5道次15%~29%,后又逐渐减小。第11道次的压下率在13~14%,第12道次的压下率在7~9%。采用快速轧钢策略,轧制速度达到1.20~2.50m/s,尽量减小抛钢距离和道次间间距,终轧温度在866℃。轧后钢板开至预矫直机,进行2

4道次往复预矫直。轧后空冷不浇水。最终实际获得成品尺寸为10.55mm
×
2806mm
×
21700mm,表面平整,板形良好。
[0015]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宽幅薄规格高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板的轧制方法,选择坯料尺寸为123mm(厚)
×
1532mm(宽)
×
3597mm(长)的N08904钢种,化学成分为(重量百分比):C 0.01%,Mn 0.10%,P 0.01%,S 0.01%,Si 0.10%,Cr 20.1%,Ni 24.3%, Mo 4.2%,Fe 余量,计划轧制成品尺寸为10.6mm
×
2620mm
×
25627mm的钢板。
[0016]对坯料外观尺寸检验合格后,采用高温加热策略,将钢坯送至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在炉时间223min,均热段温度1267~1270℃,均热时间36min,出钢温度1269℃。采用单机架四辊可逆轧机进行轧制,轧制辊期安排在轧机辊前期,轧机辊期内已轧公里数≤15km,轧前
安排2

4块宽度宽于本不锈钢板的普通探伤钢板进行轧制,进行充分烫辊。板坯从加热炉出炉后,轧制开始前,为降低钢板温降速率,保证轧制过程顺利完成,关闭辊道冷却水及轧机侧喷等水冷装置。为了减少温降,高压水箱不除鳞,轧制过程不除鳞,但开启吹扫。
[0017]轧制过程共12+1道次,压下率从第1道次11%左右逐渐增加至第5道次15%~29%,后又逐渐减小。第11道次的压下率在13~14%,第12道次的压下率在7~9%。采用快速轧钢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幅薄规格高镍钼奥氏体不锈钢板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坯料准备:将连铸坯进行开坯,控制坯料厚度110mm~150mm,宽度1500~2800mm,长度2050mm~4500mm;加热:采用高温加热策略,将钢坯送至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加热总时间按钢坯厚度以13~20min/cm的时间控制,均热段温度1230~1270℃,均热段时间至少为25min,出钢温度控制在1250℃~1270℃;轧制:采用单机架四辊可逆轧机进行轧制,轧制辊期安排在轧机辊前期,轧机辊期内已轧公里数≤15km;采用12+1道次,压下率从第1道次11%左右逐渐增加至第5道次15%~29%,后又逐渐减小,第11道次的压下率在13~14%,第12道次的压下率在7~9%;采用快速轧钢策略,轧制速度1.20~2.50m/s,尽量减小抛钢距离和道次间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丽靳淑静王光磊党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