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注射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195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脉注射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包括单片机控制单元,在单片机控制单元输入端连接有感应单元,在单片机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有响应单元,在感应单元与单片机控制单元之间设置有信号传输与转化单元;通过感应单元实时获得输液器重量的变化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单片机进行数据对比,当达到设定警报值时,则触发响应单元做出响应,从而实现病房无人化,降低家属看护压力和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核心部件为当前成熟的传感器模块,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高设备稳定性。显著提高设备稳定性。显著提高设备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注射报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静脉注射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静脉注射是一种将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的治疗手段。其可分短暂性与连续性,短暂性的静脉注射多以针筒直接注入静脉,即一般常见的“打针”。连续性的静脉注射则施以静脉滴注,连接软喉的药水樽会倒挂于架上,将留置针插入静脉后固定,然后接上可更换或补充的瓶装或袋装医疗液体。静脉注射是世界各国治疗疾病的常见方式之一。因此,挂钩作为一种固定设备,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得到广泛的使用。静脉注射时间一般较长,从而很容易由于病人的疏忽或医护的繁忙而导致输液结束之后并未及时拔针,严重者造成一定的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研究在考虑医疗实际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注射报警装置,当输液即将结束时发出报警,从而实现病房无人化,降低家属看护压力和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核心部件为当前成熟的传感器模块,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高设备稳定性,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脉注射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包括单片机控制单元,在单片机控制单元输入端连接有感应单元,在单片机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有响应单元,在感应单元与单片机控制单元之间设置有信号传输与转化单元;其中感应单元构成挂钩模块,单片机控制单元和信号传输与转化单元构成主机模块,响应单元构成护士站信息一体化终端模块。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挂钩模块包括封闭型滑轨,在封闭型滑轨上套有中央连接杆,在中央连接杆底端设置感应挂钩;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感应挂钩为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的挂钩结构,该压力传感器连接主机模块的输入端,在感应挂钩上方的中央连接杆设置多个常规挂钩,该常规挂钩沿着中央连接杆呈中心分布;常规挂钩分布于感应挂钩之上,常规挂钩数量为4个,各个常规挂钩之间的分布夹角为90度。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机模块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位于病床头集线盒上的固定架和包裹电路元件及电路的主控制电路外壳,该主控制电路外壳扣在固定架上,在主控制电路外壳的散热槽处设置由静音风扇构成的散热装置,且该散热装置对应位于主控制电路外壳内的单片机控制单元;其中外壳材质为ASA抗老化塑料;固定架下端开有螺丝孔,上部有固定主控制电路外壳的外凸型导轨,主控制电路外壳背部有与固定架外凸型导轨连接的内凹型导轨,主控制电路外壳外围开有散热槽。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控制电路外壳内的电路元件及电路包括串口控制器,数模转换模块,蜂鸣器,显示器,单片机,变压器,按钮几个部分;数模转换装置一端连接
压力传感器,一端与单片机连接。电路使用5V电压电源供电;串口控制器用于遥控关闭蜂鸣器和显示器响应;按钮用于护士手动关闭蜂鸣器和显示器响应;按钮和串口控制器分别连接单片机不同端口,两个模块相互独立;显示器和蜂鸣器响应同时进行;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士站信息一体化终端模块包括蜂鸣器,显示器,按钮和患者信息槽四个部件,且每一个患者的控制终端均包含此四个部件,若干个控制终端集成在一个大的六面体外壳上,其中蜂鸣器,显示器分别连接主机模块的输出端,按钮用于控制蜂鸣器的关闭和/或显示器的相应,患者信息槽用于存储对应患者的相关病情记录;该患者信息槽开口处有半圆形凹槽,方面信息卡的取出与更换。
[0008]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是:主机的控制程序部分,使用相对质量,即剩余质量与初始质量的比值作为报警标准,当比值小于一个设定标准时,控制程序即控制蜂鸣器发出警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感应单元实时获得输液器重量的变化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单片机进行数据对比,当达到设定警报值时,则触发响应单元做出响应,从而实现病房无人化,降低家属看护压力和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核心部件为当前成熟的传感器模块,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高设备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控制电路总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中央连接杆与感应挂钩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主机模块的外壳结构示意图;图5为附图4的后视图;图6为固定架和主控制电路外壳的连接示意图。
[0011]图中:1、单片机控制单元;2、感应单元;3、响应单元;4、信号传输与转化单元;5、挂钩模块;6、主机模块;7、护士站信息一体化终端模块;51、封闭型滑轨;52、中央连接杆;53、感应挂钩;54、常规挂钩;61、外壳;62、固定架;63、主控制电路外壳;64、散热装置;71、蜂鸣器;72、显示器;73、按钮;74、患者信息槽;75、六面体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静脉注射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包括单片机控制单元1,在单片机控制单元1输入端连接有感应单元2,在单片机控制单元1输出端连接有响应单元3,在感应单元2与单片机控制单元1之间设置有信号传输与转化单元4;其中感应单元2构成挂钩模块5,单片机控制单元1和信号传输与转化单元4构成主机模块6,响应单元3构成护士站信息一体化终端模块7。
[0014]其中挂钩模块5包括封闭型滑轨51,在封闭型滑轨51上套有中央连接杆52,在中央连接杆52底端设置感应挂钩53;所述感应挂钩53为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的挂钩结构,该压力
传感器连接主机模块6的输入端,在感应挂钩53上方的中央连接杆52设置多个常规挂钩54,该常规挂钩54沿着中央连接杆52呈中心分布;常规挂钩54分布于感应挂钩53之上,常规挂钩54数量为4个,各个常规挂钩54之间的分布夹角为90度,该分布有利于输液瓶放置后便于平衡。
[0015]该主机模块6包括外壳61,该外壳61包括位于病床头集线盒上的固定架62和包裹电路元件及电路的主控制电路外壳63,该主控制电路外壳63扣在固定架62上,在主控制电路外壳63的散热槽处设置由静音风扇构成的散热装置64,且该散热装置64对应位于主控制电路外壳63内的单片机控制单元1;其中外61壳材质为ASA抗老化塑料;固定架62下端开有螺丝孔,上部有固定主控制电路外壳63的外凸型导轨,主控制电路外壳63背部有与固定架外凸型导轨连接的内凹型导轨,主控制电路外壳63外围开有散热槽;位于控制电路外壳63内的电路元件及电路包括串口控制器,数模转换模块,蜂鸣器,显示器,单片机,变压器,按钮几个部分;数模转换装置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一端与单片机连接。电路使用5V电压电源供电;串口控制器用于遥控关闭蜂鸣器71和显示器72响应;按钮73用于护士手动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注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报警装置包括单片机控制单元(1),在单片机控制单元(1)输入端连接有感应单元(2),在单片机控制单元(1)输出端连接有响应单元(3),在感应单元(2)与单片机控制单元(1)之间设置有信号传输与转化单元(4);其中感应单元(2)构成挂钩模块(5),单片机控制单元(1)和信号传输与转化单元(4)构成主机模块(6),响应单元(3)构成护士站信息一体化终端模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注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模块(5)包括封闭型滑轨(51),在封闭型滑轨(51)上套有中央连接杆(52),在中央连接杆(52)底端设置感应挂钩(53);所述感应挂钩(53)为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的挂钩结构,该压力传感器连接主机模块(6)的输入端,在感应挂钩(53)上方的中央连接杆(52)设置多个常规挂钩(54),该常规挂钩(54)沿着中央连接杆(52)呈中心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朝丽苏晓萍何燕青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