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金成专利>正文

一种水下立体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1655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立体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养殖池和可翻转养殖床之间安装,且将已经组装完成的设备放置在水面以下,通过拉索调整养殖床成水平状态,能够在养殖床下截留空气形成多层空气层,再使幼体通过进水管路进入养殖池内部,通过进水管道在养殖池内部不断注入营养液养殖孑孓,通过进气管路不断更新池内空气供孑孓呼吸,养殖至开始化蛹便通过拉索使养殖床呈倾斜状态,同时通过排水管道进行排水,将孑孓排出养殖池,集中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整个养殖体系处于水面以下,利用养殖层截留空气,形成气体层供孑孓呼吸,由于养殖过程完全在水下,从根本上杜绝了孑孓羽化后蚊子逃逸问题,实现了孑孓的安全养殖,变害虫为益虫。变害虫为益虫。变害虫为益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立体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渔业养殖
,具体为一种水下立体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鱼类养殖中,从一厘米到五厘米这个过程叫做“标苗”,饲喂活体饲料能提高生长速度,减少养殖时间,增强鱼苗的体质,因此,培养鱼类喜欢摄食的活体饲料非常关键,蚊子的幼虫-孑孓,具有生长快,密度高,营养丰富,滤食水体营养,养殖成本低等特点,是最有前途的活体饵料,孑孓生长在水体里,需要呼吸空气,只生活在水体表层,因此有效水体只有十厘米深,要想规模生产就要扩大养殖面积,最经济的办法就是立体养殖。
[0003]立体养殖就要设置支撑框架以及各种进出设备,成本高昂,最关键的是孑孓羽化以后变成蚊子,是人畜共患的害虫,还会传播各种疾病,因此养殖安全特别重要,任何陆地传统养殖场都难以做到完全防止逃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立体养殖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立体养殖就要设置支撑框架以及各种进出设备,成本高昂,最关键的是孑孓羽化以后变成蚊子,是人畜共患的害虫,还会传播各种疾病,因此养殖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立体养殖方法,包括养殖池、可翻转养殖床、进气管路、进水管路、排水管和排气管,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步骤S1:放置装置,将养殖池和可翻转养殖床之间安装,且在养殖池上分别安装进气管路、进水管路、排水管和排气管,使设备组装完成,且将已经组装完成的设备放置在水面以下,使水面漫过装置的顶端,能够有效的防止在养殖的期间发生逃逸的情况,能够有效的保证养殖安全;步骤S2:调整养殖床,通过拉索调整养殖床,使养殖床呈水平装置,在养殖床呈现水平装置的时候,能够在养殖床下截留空气形成多层空气层,通过空气层能够对幼虫进行养殖,为幼虫提供充足的氧气;步骤S3:放置幼体,通过进水管路相养殖池内部注入营养液,且将幼体通过进水管路进入养殖池内部,幼虫会留在养殖床下截留的空气层的地方,使幼体能够在养殖床上进行生长;步骤S4:养殖幼虫,通过进水管道在养殖池内部注入营养液,使幼虫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加速幼虫的生长,通过进气管不断注入空气给幼虫呼吸,满足生长需要;在注入营养液时利用流体力学将漂到水面的孑孓通过抽虫水管重新抽回底部,使养殖床内孑孓均匀分布,充分利用空间;步骤S5:收获幼虫,通过拉索使养殖床呈倾斜状态,同时通过排水管道进行排水,使幼虫从养殖床上脱离,幼虫从养殖床上滑落到养殖池内部底端,且在排水管排水的时候使幼虫从出水管道排出,对幼虫完成收获;步骤S6:清洗设备,在收获幼虫排水管道进行排水的时候,通过进水管路进水对养殖池内部进行床刷,使养殖池内部的代谢物从养殖床上冲刷下来,且在排水的时候使代谢物从排水管道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王金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