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滤池滤后水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151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滤池滤后水回流装置,包括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左侧与顶面中部分别连通有外接水口与投料口,所述净化机构右侧分别通过第一传输机构与第二传输机构连接有存储机构,且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两端分别连通于净化机构右侧中部与存储机构下端,所述第二传输机构两端分别连通于净化机构右侧下端与存储机构上端,所述净化机构包括承载体、沉淀槽、净化槽与放置槽,所述承载体内腔通过隔板分别形成沉淀槽、净化槽与放置槽,且从上到下依次为沉淀槽、净化槽与放置槽,所述隔板内腔中部设置有电磁阀,工序简便,操作便捷,使得滤水中的杂质很好的去除,同时降低了工序,改造成本低。改造成本低。改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滤池滤后水回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滤池滤后水回流装置,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饮用水水源受到的污染日益严重,部分城市水源水的富营养化和有机物污染尤为突出,水源水突发污染事件也时有发生,极易引起出厂水浊度、氨氮和有机物等指标无法满足国标要求,水生动物的数量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传统净水工艺凸显水质净化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使出厂水水质满足饮用水标准,往往需在现有工艺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现有技术中,改造成本高,后期维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资源,为此,提供一种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滤池滤后水回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滤池滤后水回流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滤池滤后水回流装置,包括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左侧与顶面中部分别连通有外接水口与投料口,所述净化机构右侧分别通过第一传输机构与第二传输机构连接有存储机构,且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两端分别连通于净化机构右侧中部与存储机构下端,所述第二传输机构两端分别连通于净化机构右侧下端与存储机构上端。
[0006]进一步而言,所述净化机构包括承载体、沉淀槽、净化槽与放置槽,所述承载体内腔通过隔板分别形成沉淀槽、净化槽与放置槽,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隔板内腔中部设置有电磁阀。
[0007]进一步而言,所述存储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一存储罐与第二存储罐,所述安装架之间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存储罐与第二存储罐,且所述第二存储罐位于第一存储罐正上方,所述第一存储罐与第二存储罐右侧均连通有灌输口。
[0008]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第一液体传输管与回流加压泵,所述第一液体传输管对称设置于回流加压泵两侧,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液体传输管与净化槽右侧相连通,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液体传输管与第一存储罐左侧相连通。
[0009]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第二液体传输管与抽取泵,所述第二液体传输管对称设置于抽取泵之间,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二液体传输管与放置槽右侧相连通,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二液体传输管与第二存储罐左侧相连通。
[0010]进一步而言,所述回流加压泵、抽取泵与电磁阀均通过导线并联连接外部电源。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2]1、通过设置的净化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通过依次设置的沉淀槽、净化槽与放置槽,分别将滤水沉淀、将回流水混合与处理好之后的放置,工序简便,操作便捷,使得滤
水中的杂质很好的去除。
[0013]2、通过设置的第一传输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回流加压泵通过第一液体传输管将回流水传输至净化槽,并将回流水与滤水混合,很好的将滤水中的杂质去除。
[0014]3、通过设置的存储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第一存储罐很好的放置与滤水混合的回流水,第二存储罐很好的放置净化后的滤水,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同时降低了工序,改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滤池滤后水回流装置主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滤池滤后水回流装置净化机构内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滤池滤后水回流装置第一传输机构结构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种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滤池滤后水回流装置第二传输机构结构图;
[0020]图中标号:1、净化机构;2、外接水口;3、投料口;4、第一传输机构;5、第二传输机构;6、存储机构;7、承载体;8、沉淀槽;9、净化槽;10、放置槽;11、安装架;12、第一存储罐;13、第二存储罐;14、第一液体传输管;15、回流加压泵;16、第二液体传输管;17、抽取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滤池滤后水回流装置,包括净化机构1,所述净化机构1左侧与顶面中部分别连通有外接水口2与投料口3,所述净化机构1右侧分别通过第一传输机构4与第二传输机构5连接有存储机构6,且所述第一传输机构4两端分别连通于净化机构1右侧中部与存储机构6下端,所述第二传输机构5两端分别连通于净化机构1右侧下端与存储机构6上端。
[0024]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净化机构1包括承载体7、沉淀槽8、净化槽9与放置槽10,所述承载体7内腔通过隔板分别形成沉淀槽8、净化槽9与放置槽10,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隔板内腔中部设置有电磁阀。
[0025]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存储机构6包括安装架11、第一存储罐12与第二存储罐13,所述安装架11之间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存储罐12与第二存储罐13,且所述第二存储罐13位于第一存储罐12正上方,所述第一存储罐12与第二存储罐13右侧均连通有灌输口。
[0026]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传输机构4包括第一液体传输管14与回流加压泵15,所述第一液体传输管14对称设置于回流加压泵15两侧,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液体传输管14与净化槽9右侧相连通,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液体传输管14与第一存储罐12左侧相连通。
[0027]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传输机构5包括第二液体传输管16与抽取泵17,所述第二液体传输管16对称设置于抽取泵17之间,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二液体传输管16与放置槽10右侧相连通,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二液体传输管16与第二存储罐13左侧相连通。
[0028]所述第一液体传输管14与第二液体传输管16外壁中部均连通有液位流量计。
[0029]所述回流加压泵15、抽取泵17与电磁阀均通过导线并联连接外部电源,并通过外部控制。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滤水通过外接水口2传输至沉淀槽8沉淀,并通过投料口3投入相对应的物料,初次对滤水净化,通过外部控制打开电磁阀,滤水进入净化槽9,回流加压泵15通过第一液体传输管14,将第一存储罐12中储存的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滤池滤后水回流装置,包括净化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1)左侧与顶面中部分别连通有外接水口(2)与投料口(3),所述净化机构(1)右侧分别通过第一传输机构(4)与第二传输机构(5)连接有存储机构(6),且所述第一传输机构(4)两端分别连通于净化机构(1)右侧中部与存储机构(6)下端,所述第二传输机构(5)两端分别连通于净化机构(1)右侧下端与存储机构(6)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滤池滤后水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1)包括承载体(7)、沉淀槽(8)、净化槽(9)与放置槽(10),所述承载体(7)内腔通过隔板分别形成沉淀槽(8)、净化槽(9)与放置槽(10),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隔板内腔中部设置有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滤池滤后水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机构(6)包括安装架(11)、第一存储罐(12)与第二存储罐(13),所述安装架(11)之间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存储罐(12)与第二存储罐(13),且所述第二存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新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银龙水环境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