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的地表渗透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雨水循环系统
,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的地表渗透层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道路建设,依靠普通砖体或混凝土铺设,下雨时砖体和混凝土不吸水和渗水,路面湿滑,雨水的排放依靠城市排水管道进行,经常会因为大雨、暴雨、排水量大、排水池堵塞而造成道路积水,甚至出现内涝等现象,同时雨水直接进入城市排水管道而排出,使城市路面的雨水利用率低,为了解决下雨城市人行道路排水及储水等问题,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建设成为像海绵体一样,能够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的作用,化解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使之成为收放自如的水弹性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给排水管网本身的作用,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的地表渗透层结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给有效的储水,利于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的运作,且渗率效果好,以解决上述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的地表渗透层结构,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上方由下至上依次设有混合破碎岩石层(2)、砂质层(3)、黏土层(4)、连接层(5)与地表层(6),所述连接层(5)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渗滤层(7)、缓冲层(8)、加强层(9)、渗透层(10)与透水层(11),所述加强层(9)内部设有多根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之间填充有混凝土(13),所述黏土层(4)内部均匀分布有储水球(14),所述储水球(14)上方均设有通道(15),所述通道(15)一端均与储水球(14)连通,且所述通道(15)另一端均与连接层(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的地表渗透层结构,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上方由下至上依次设有混合破碎岩石层(2)、砂质层(3)、黏土层(4)、连接层(5)与地表层(6),所述连接层(5)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渗滤层(7)、缓冲层(8)、加强层(9)、渗透层(10)与透水层(11),所述加强层(9)内部设有多根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之间填充有混凝土(13),所述黏土层(4)内部均匀分布有储水球(14),所述储水球(14)上方均设有通道(15),所述通道(15)一端均与储水球(14)连通,且所述通道(15)另一端均与连接层(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的地表渗透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2)成网格状交错分布,且所述加强筋(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银龙水环境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