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防水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98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18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套管,包括设置在墙体上的防水套管,防水套管上穿设有管道,防水套管内圆周阵列设置多个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环、减震件、填充物,减震环滑移设置在防水套管上,减震件设置在防水套管上且与减震环连接并来对减震环进行减震,填充物设置在管道和防水套管之间,多个减震环在减震件的作用下抵压在管道上。本申请通过多个减震环抵压在管道上,同时填充物来对管道进行支撑,因此减震环在减震件的作用下来对管道进行减震,以此来对管道进行保护,降低了墙体受到较大的振动而管道受损的概率,提高了管道的寿命。提高了管道的寿命。提高了管道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防水套管


[0001]本申请涉及地下室防水套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套管。

技术介绍

[0002]当管道在穿越地下室或水池等有防水要求的建筑物时,需要使用防水套管对管道进行保护,一方面防止管道受到破坏,防止漏水或地下水渗漏;另一方面,方便管道的安装和维护。
[0003]现有技术中,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810733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管道密集的地下室外墙结构,包括墙体以及贯穿墙体的管道、防水套管,防水套管同轴套设在管道外璧,防水套管与墙体连接的一段为连接段、伸出墙体的两段为伸出段,墙体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围绕防水套管的伸出段以及管道的防水卷材层,管道与防水套管的交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胶;防水套管的连接段外壁设置有止水翼环,防水套管的连接段外壁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层,防水套管的两个伸出段均贴合墙体设置有套管帽。通过设置套管帽贴合在墙体外,增加防水套管与墙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防水套管与墙体的连接强度,防水套管不易松脱,使得防水套管内的管道也不易松脱,提高地下室外墙结构的防水性能。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一般防水套管随土建施工一起安装,能够保证管道的水平度,同时防水套管内还安装有保护管道的填充物,但是填充物的保护力度较小,当墙体受到较大的振动时,管道受损的概率较大,降低了管道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管道的寿命,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室防水套管。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室防水套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地下室防水套管,包括设置在墙体上的防水套管,所述防水套管上穿设有管道,所述防水套管内圆周阵列设置多个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环、减震件、填充物,所述减震环滑移设置在防水套管上,所述减震件设置在防水套管上且与减震环连接并来对减震环进行减震,所述填充物设置在管道和防水套管之间,多个所述减震环在减震件的作用下抵压在管道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管道从多个减震环之间穿过,因此多个减震环抵压在管道上,同时填充物来对管道进行支撑,因此减震环在减震件的作用下来对管道进行减震,以此来对管道进行保护,降低了墙体受到较大的振动而管道受损的概率,提高了管道的寿命。
[0009]优选的,所述减震件包括滑移杆、减震弹簧,所述滑移杆设置在减震环上且滑移设置在防水套管上,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滑移杆上且两端与防水套管和减震环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弹簧来对减震环的进行减震,同时减震弹簧套设在滑移杆上来对减震弹簧进行导向,降低了减震弹簧因为扭转而损坏的概率,提高了减震弹簧的寿命,提高了减震弹簧对管道的减震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减震环靠近管道一侧的侧壁设置有呈圆弧状的减震面,所述减震面上设置有与管道贴合的减震垫。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面增大了减震环与管道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减震环与管道之间的作用力,同时减震垫进一步提高了对管道的减震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防水套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转动设置在第一管体上,所述第一管体上设置有与第二管体连接的固定组件。
[0014]减震机构安装在防水套管内部,因此在安装时比较麻烦,降低了安装减震机构的效率;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固定组件,然后即能转动第一管体来打开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将减震机构安装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安装完成后,转动第一管体使得第一管体抵触到第二管体上,关闭固定组件来固定连接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以此来提高了安装减震机构的效率。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插接杆,所述固定块设置在第一管体上且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插接杆滑移设置在第二管体上且插接设置在固定槽上。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动滑移杆从固定槽上脱离,转动第一管体来打开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转动第一管体使得第一管体抵触到第二管体上,拨动滑移杆使得滑移杆插接安装到固定槽上,以此来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上卡接设置有抵触在第二管体上的密封条。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减小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间隙,降低了水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内的概率,因此能较好的保护减震机构,降低了减震机构被破坏的概率,提高了减震机构对管道的减震效果。
[0020]优选的,所述防水套管的两端上设置有防水环,所述防水环与墙体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层。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遇水膨胀橡胶层遇到水后会膨胀变大,从而降低了从防水套管与墙体之间的间隙进入墙体内的概率,因此能较好的保护墙体和位于墙体内的防水套管,同时也保护了防水套管内的减震机构,提高了减震机构对管道的减震效果。
[0022]优选的,墙体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防水套管的两端位于安装槽的底部,所述安装槽上安装有用封堵安装槽且与墙体齐平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卡接设置在防水套管内侧壁上的挡水环。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水套管的两端设置在凹槽的底部,能够较好地保护防水套管;再使用外挡板将凹槽挡住,能够保持墙面的平整性,同时,挡水环降低了水进入防水套管内的概率,进一步保护了防水套管。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通过多个减震环抵压在管道上,同时填充物来对管道进行支撑,因此减震环在减震件的作用下来对管道进行减震,以此来对管道进行保护,降低了墙体受到较大的振动而管道受损的概率,提高了管道的寿命;
[0026]2.通过减震面增大了减震环与管道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减震环与管道之间的作用力,同时减震垫进一步提高了对管道的减震效果;
[0027]3.通过拨动滑移杆从固定槽上脱离,转动第一管体来打开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因此即能安装减震机构,安装完成后,转动第一管体使得第一管体抵触到第二管体上,拨动滑移杆插接安装到固定槽上来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固定连接在一起,以此来提高了安装减震机构的效率;
[0028]4.通过遇水膨胀橡胶层降低了水从防水套管与墙体之间的间隙进入墙体内的概率,因此能较好的保护墙体和位于墙体内的防水套管,同时也保护了防水套管内的减震机构,提高了减震机构对管道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申请的剖面示意图;
[0031]图3是本申请的局部爆炸图,其中对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侧壁进行了局部剖视;
[0032]图4是本申请中减震机构和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管体处于打开状态。
[0033]附图标记:1、墙体;11、安装槽;12、安装孔;13、管道;14、挡板;15、通孔;16、连接螺杆;17、插接槽;2、防水套管;2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防水套管,包括设置在墙体(1)上的防水套管(2),所述防水套管(2)上穿设有管道(1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管(2)内圆周阵列设置多个减震机构(4),所述减震机构(4)包括减震环(41)、减震件(42)、填充物(43),所述减震环(41)滑移设置在防水套管(2)上,所述减震件(42)设置在防水套管(2)上且与减震环(41)连接并来对减震环(41)进行减震,所述填充物(43)设置在管道(13)和防水套管(2)之间,多个所述减震环(41)在减震件(42)的作用下抵压在管道(1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42)包括滑移杆(421)、减震弹簧(422),所述滑移杆(421)设置在减震环(41)上且滑移设置在防水套管(2)上,所述减震弹簧(422)套设在滑移杆(421)上且两端与防水套管(2)和减震环(4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环(41)靠近管道(13)一侧的侧壁设置有呈圆弧状的减震面,所述减震面上设置有与管道(13)贴合的减震垫(4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管(2)包括第一管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海龙夏叶军彭连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屹防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