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板预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25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纸板预印机,其包括机架、墨盒、转墨辊和擀平辊,墨盒固设在机架上,转墨辊平行于墨盒转动设置在墨盒的上开口正上方,墨盒的内底壁沿墨盒宽度方向向一侧倾斜,擀平辊设置于转墨辊靠近墨盒内底壁较高边缘的一侧,擀平辊的直径大于转墨辊的外壁与墨盒的内底壁之间的直线距离,擀平辊与转墨辊滚动接触,擀平辊与墨盒的内底壁滑动接触。在操作人员驱使转墨辊转动,对纸板表面进行印刷时,通过转墨辊与擀平辊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擀平辊转动,在擀平辊转动过程中,擀平辊对转墨辊表面上的油墨进行挤压,将油墨挤压至厚度均等,从而使转墨辊在进行印刷过程中,表面沾附油墨均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印刷质量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板预印机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纸板预印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凹版印刷机为浸墨式凹版印刷,是一种直接印刷方法,首先制作凹版印刷辊,凹版印刷辊上制作有凹下的网穴,将凹版印刷辊浸在墨槽中,网穴中就会充满油墨,然后在压力作用下凹版印刷辊与承印物滚筒对滚,就能将凹版上凹下网穴中所含的油墨直接压印到承印物上,所印画面的浓淡层次是由凹坑的大小及深浅决定的。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823259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的供墨装置,包括墨盒、压辊、印刷辊和机架,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转墨辊,转墨辊和印刷辊的中心轴均沿水平方向设置,转墨辊与墨盒内的墨汁接触,印刷辊设于转墨辊的上方,印刷辊的辊面与转墨辊的辊面接触,转磨辊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墨辊转动的驱动装置。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纸板上进行油墨印刷时,油墨较为粘稠,转墨辊容易在旋转过程中一次带起较多油墨,造成印刷时局部油墨过量,使印刷成品模糊不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板预印机,具有的提高转墨辊油墨均匀度的优点。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纸板预印机,包括机架、墨盒和转墨辊,所述墨盒固设在机架上,所述转墨辊平行于墨盒设置,所述转墨辊位于墨盒的上开口正上方,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墨辊转动的驱动源,还包括擀平辊,所述墨盒的内底壁沿墨盒宽度方向向一侧倾斜,所述擀平辊设置于转墨辊靠近墨盒内底壁较高边缘的一侧,所述擀平辊的直径大于转墨辊的外壁与墨盒的内底壁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擀平辊与转墨辊滚动接触,所述擀平辊与墨盒的内底壁滑动接触,所述擀平辊长度大于转墨辊长度。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驱使转墨辊转动,对纸板表面进行印刷时,通过转墨辊与擀平辊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擀平辊转动,在擀平辊转动过程中,擀平辊对转墨辊表面上的油墨进行挤压,将油墨挤压至厚度均等,从而使转墨辊在进行印刷过程中,表面沾附油墨均匀,印刷出的字体清晰。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擀平辊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擀平辊转动过程中,外螺纹与转墨辊外壁接触,将转墨辊上局部多余的油墨以及颗粒状油墨块向转墨辊的端部擀去,从而使转墨辊表面油墨厚度保持均匀,提高印刷质量。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擀平辊上沿自身中部截面对
称设置有两段外螺纹,两段所述外螺纹旋向相反。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端旋向相反的外螺纹同时将转墨辊上多余的油墨以及油墨块向转墨辊的两端擀去,两段外螺纹有效减少了多余油墨以及油墨块在转墨辊上移动的距离,使多余油墨等能尽快排出转墨辊的两端,提高了对转墨辊上油墨平整的效率。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擀平辊的两端分别沿自身周向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墨盒的内底壁上固设有两个与卡接槽相匹配的凸台,两个所述凸台的间距大于转墨辊长度。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擀平辊放在墨盒内时,使擀平辊两端的卡接槽对称卡接在墨盒内底壁上的凸台上,从而有效避免擀平辊在墨盒中左右移动,提高擀平辊转动稳定性。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上固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设置有两块刮片,两块所述刮片的转动轴线平行于转墨辊的长度方向,两片所述刮片分别接触在转墨辊两端的上部边缘。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墨辊转动时,其两端的边缘处容易带起较多的油墨,将安装架上的两块刮片分别转动并搭接在转墨辊两端的上边缘,通过刮片进一步对转墨辊两端的边缘的多余油墨进行挤压,提高转墨辊上油墨分布的均匀度。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架的顶壁上固设有用于限制刮片翻转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能抵接于刮片远离转墨辊的壁面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将刮片从安装架上翻转,使刮片从转墨辊上离开时,通过限位块抵接在刮片的背面上,使刮片转动至倾斜,从而便于刮片上刮出的油墨能顺着刮片流回墨盒,节约油墨。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片靠近转墨辊的壁面上平行开设有两条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分别靠近刮片上垂直于自身转动轴的边缘。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油墨从刮片上流回墨盒时,刮片两侧边缘上的导流槽对油墨起到导流作用,有效避免油墨从刮片两侧边缘流出,保证油墨能流入墨盒中,使用方便。
[002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墨辊的两端边缘均设有倒角。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墨辊两端边缘设置倒角,能在刮片对转墨辊两端油墨进行挤压时,使油墨能快速经过倒角,流入转墨辊的端面上,提高刮片对转墨辊上油墨的压平效果。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 在操作人员驱使转墨辊转动,对纸板表面进行印刷时,通过转墨辊与擀平辊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擀平辊转动,在擀平辊转动过程中,擀平辊对转墨辊表面上的油墨进行挤压,将油墨挤压至厚度均等,从而使转墨辊在进行印刷过程中,表面沾附油墨均匀,印刷出的字体清晰;
[0025]2. 在擀平辊转动过程中,外螺纹与转墨辊外壁接触,将转墨辊上局部多余的油墨以及颗粒状油墨块向转墨辊的端部擀去,从而使转墨辊表面油墨厚度保持均匀,提高印刷质量;
[0026]3. 在转墨辊转动时,其两端的边缘处容易带起较多的油墨,将安装架上的两块刮片分别转动并搭接在转墨辊两端的上边缘,通过刮片进一步对转墨辊两端的边缘的多余油墨进行挤压,提高转墨辊上油墨分布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墨盒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中,1、机架;11、墨盒;12、转墨辊;2、擀平辊;21、外螺纹;3、凸台;31、卡接槽;4、刮片;41、限位块;42、导流槽;43、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纸板预印机,包括机架1、墨盒11和转墨辊12。墨盒11位于机架1的一侧,与机架1螺栓固定安装。墨盒11上部开口,转墨辊12位于墨盒11的开口上方,两端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转墨辊12的底部位于墨盒11开口内,与墨盒11中油墨接触。转墨辊12的两端边缘处设有倒角。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使转墨辊12转动的驱动源,驱动源为电动机,电动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其输出轴与转墨辊12使用联轴器同轴固定套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板预印机,包括机架(1)、墨盒(11)和转墨辊(12),所述墨盒(11)固设在机架(1)上,所述转墨辊(12)平行于墨盒(11)设置,所述转墨辊(12)位于墨盒(11)的上开口正上方,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墨辊(12)转动的驱动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擀平辊(2),所述墨盒(11)的内底壁沿墨盒(11)宽度方向向一侧倾斜,所述擀平辊(2)设置于转墨辊(12)靠近墨盒(11)内底壁较高边缘的一侧,所述擀平辊(2)的直径大于转墨辊(12)的外壁与墨盒(11)的内底壁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擀平辊(2)与转墨辊(12)滚动接触,所述擀平辊(2)与墨盒(11)的内底壁滑动接触,所述擀平辊(2)长度大于转墨辊(12)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板预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擀平辊(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纸板预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擀平辊(2)上沿自身中部截面对称设置有两段外螺纹(21),两段所述外螺纹(21)旋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板预印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祥恒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