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节能的铜滑触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83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节能的铜滑触线,包括滑触线主体,其特征在于:滑触线主体包括滑触线导轨与绝缘套管,绝缘套管套装在滑触线导轨上,滑触线导轨截面为“H”字形,绝缘套管底部设有开口,用于由滑触线导轨底部与集电器接触,以期望解决现有的铝材质的滑触线在使用过程中阻抗较大,电能在输送过程中损耗较大,且散热慢,容易击穿导轨的问题。容易击穿导轨的问题。容易击穿导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节能的铜滑触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滑触线,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用于节能的铜滑触线。

技术介绍

[0002]滑触线也称为滑导线,就是给移动设备进行供电的一组输电装置。主要分为单极铝滑触线,单极铜滑触线,钢体滑触线,多极管式滑触线,无接缝滑触线,铜接触线等常用的滑触线。单极滑触线,多极管式滑触线,无接缝滑触线属于安全滑触线,钢体滑触线属于非安全滑触线。
[0003]而现有的铝材质的滑触线在使用过程中阻抗较大,电能在输送过程中损耗较大,且散热慢,容易击穿导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节能的铜滑触线,以期望解决现有的铝材质的滑触线在使用过程中阻抗较大,电能在输送过程中损耗较大,且散热慢,容易击穿导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节能的铜滑触线,包括包括滑触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触线主体包括滑触线导轨与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套装在所述滑触线导轨上,所述滑触线导轨截面为“H”字形,所述绝缘套管底部设有开口,用于由滑触线导轨底部与集电器接触,所述滑触线导轨中部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呈倒立的“V”字形。
[0007]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滑触线导轨顶部设有飞边,所述飞边为两组,且两组所述飞边分别设置在滑触线导轨顶部的内侧。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绝缘套管内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为两组,且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所述绝缘套管内的顶部,所述开口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板,用于由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绝缘套管底部形成安装槽。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飞边垂直于所述滑触线导轨的侧壁,用于由两组所述飞边分别与第二限位板内壁相互抵触。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限位板为“L”字形。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滑触线导轨的外壁与所述绝缘套管的内壁相互抵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耐腐蚀及导电性优良的银铜合金作为滑触线导轨,使得滑触线导轨电流密度高、阻抗低,大大降低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同时通过将滑轨设置为倒立的“V”字形,提高滑触线导轨与集电器的稳定性,提高滑触线导轨的散热效率,减少集电器刷片的磨损,提高刷片的使用寿命,提高导电性能,通过将绝缘套管套装在滑触线导轨上,用于保护滑触线导轨,提高滑触线导轨的耐久性及
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节能的铜滑触线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说明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滑触线导轨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说明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绝缘套管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为滑触线主体,2为滑触线导轨,3为绝缘套管,4为开口,5为飞边,6为滑轨,7为第一限位板,8为第二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18]参考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节能的铜滑触线,包括滑触线主体1,前述滑触线主体1包括滑触线导轨2与绝缘套管3,前述滑触线导轨2用于与集电器相接触,且前述绝缘套管3套装在前述滑触线导轨2上,用于由绝缘套管3对滑触线导轨2形成保护作用,且前述滑触线导轨2截面为“H”字形,用于提高滑触线导轨2整体的刚性和强度,避免滑触线导轨2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击穿现象,通过在前述绝缘套管3底部设置开口4,用于由集电器穿过前述开口4与滑触线导轨2底部接触。
[0019]参考图2,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前述滑触线导轨2顶部设置飞边5,前述飞边5为两组,两组前述飞边5分别设置在滑触线导轨2顶部的内侧,且两组前述飞边5分别垂直于前述滑触线导轨2的侧壁,同时在前述滑触线导轨2中部设置滑轨6,前述滑轨6呈倒立的“V”字形,用于由集电器经过开口4与滑轨6底部相互接触,提高滑轨6与集电器的稳定性,减少集电器刷片的磨损,延长刷片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导电性能。
[0020]参考图1,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在前述绝缘套管3内设置第一限位板7,且前述第一限位板7的截面为“L”字形,前述第一限位板7为两组,且两组前述第一限位板7位于前述绝缘套管3内的顶部,两组前述第一限位板7分别以绝缘套管3顶部的中轴线对称,用于通过第一限位板7与前述绝缘套管3顶部形成限位槽,并使得设置在滑触线导轨2顶部的飞边5安装在第一限位板7与前述绝缘套管3顶部形成的限位槽内,并将滑触线导轨2顶部固定,并在前述开口4两侧分别设置第二限位板8,前述第二限位板8垂直于前述绝缘套管3的底部,用于由前述第二限位板8与前述绝缘套管3底部形成安装槽,并用于将滑触线导轨2底部的两边分别固定在前述安装槽内,在由绝缘套管3保护滑触线导轨2的同时,提高滑触线导轨2在绝缘套管3内的稳固性。
[0021]参考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前述滑触线导轨2的外壁与前述绝缘套管3的内壁相互抵触,用于提高滑触线导轨2在绝缘套管3内的稳固性,前述绝缘套管3可以是PVC塑料,用于将滑触线导轨2的表面进行绝缘保护,提高安装及维修的便利性,通过绝缘套管3对滑触线导轨2整体保护,避免滑触线导轨2表面暴露在空气中,提高滑触线导轨2的使用寿命,及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2]参考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前述滑触线导轨2选用耐腐蚀及导电性能优良的银铜合金作导体,导电铜合金材料等级代号为Cu

CATH

1,其导电率为99%,
TMY布氏硬度HB最小为65,电流密度为100%Amps/mm2=1000,Amps≥3.76,抗拉强度为320

380N/mm2以上,电阻率P20Ω

mm2/m≤0.01777,且温度为20℃时,铜母线密度为8.899g/cm3,其中化学成分元素包括银、铜、砷、锑、铋、铁、铅、锡、镍、锌、硫、磷,用于提高滑触线导轨2的导电性能。
[0023]通过将滑触线导轨2断面设置为“H”字形,同时将滑触线导轨2通过银铜合金材质制成,铜合金形材的电阻率远低于铝材,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提高了滑触线导轨2的电流密度,同时降低了阻抗,使得电能在输电过程中的损耗大大的被减少。
[0024]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
[0025]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节能的铜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滑触线主体(1)包括滑触线导轨(2)与绝缘套管(3),所述绝缘套管(3)套装在所述滑触线导轨(2)上,所述滑触线导轨(2)截面为“H”字形,所述绝缘套管(3)底部设有开口(4),用于由滑触线导轨(2)底部与集电器接触,所述滑触线导轨(2)中部设有滑轨(6),所述滑轨(6)呈倒立的“V”字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节能的铜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触线导轨(2)顶部设有飞边(5),所述飞边(5)为两组,且两组所述飞边(5)分别设置在滑触线导轨(2)顶部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节能的铜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3)内设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宇辉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