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电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93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电器总成,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设有弹簧,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还设有限位臂,限位臂与弹簧之间间隔设置,且相互交叉,在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的一端设有集电器夹头,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设有集电支架,用于由集电支架固定集电触靴,以期望解决现有的集电器靴头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变形较大,强度相对较低,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故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电器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电器,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集电器总成。
技术介绍
集电器是滑触线上用于向移动设备供电的部件,集电器通过在滑触线导体上滑动,将滑线电能传输给用电设备。集电器是滑触线系统中集电侧拾取电能的主要装置,它通过集电刷与导轨的滑动接触,将电能直接传导至用电器,从而实现系统的移动供电。集电器由机械结构的张力装置和直接与导轨滑动接触的集电刷两部分组成。现有的集电器靴头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变形较大,强度相对较低,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集电器总成,以期望解决现有的集电器靴头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变形较大,强度相对较低,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故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集电器总成,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还设有限位臂,所述限位臂与所述弹簧之间间隔设置,且相互交叉,在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设有集电器夹头,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设有集电支架,用于由所述集电支架固定集电触靴。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集电支架包括定位轴承与定位叉头,所述定位轴承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所述定位轴承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定位叉头顶部,所述定位叉头内侧设有连接杆,用于由第二连接臂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集电触靴包括触靴盒与触靴片,所述触靴盒底部设有安装槽,用于由所述触靴片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触靴盒活动安装在所述定位叉头内。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集电器夹头包括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中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中部分别设有“V”字形凹槽,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方分别设有两组安装板,两组所述安装板外壁分别安装有凸起,用于由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凸起上。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集电器夹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触靴盒活动安装在定位叉头内,并将触靴片固定安装在触靴盒内,用于由触靴盒在定位叉头内摆动,同时避免触靴盒与滑线导体分离,提高集电触靴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中部分别设置为“V”字形凹槽,用于集电器夹头设置为菱形安装,提高集电器夹头安装的稳定性,同时提高集电触靴运行的稳定性;通过将集电支架、集电器夹头均采用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PA、PPO材料、改性PVC及ABS、PE制成,用于提高其尺寸稳定,大大减少了各个部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提高了强度及抗冲击能力,提高集电触靴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集电器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说明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座正视图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说明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正视图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说明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集电支架正视图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第一连接臂,2为第二连接臂,3为弹簧,4为限位臂,5为集电器夹头,6为集电支架,7为集电触靴,8为定位轴承,9为定位叉头,11为触靴盒,12为触靴片,13为第一安装座,14为第二安装座,15为安装板,16为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集电器总成,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臂1与第二连接臂2,同时在前述第一连接臂1与前述第二连接臂2之间设置弹簧3,用于通过弹簧3的弹力作用使第一连接臂1与第二连接臂2复位,通过在前述第一连接臂1与第二连接臂2之间还设置限位臂4,用于由限位臂4控制第一连接臂1与第二连接臂2之间移动的最大距离,前述限位臂4与前述弹簧3之间间隔设置,且相互交叉,并在前述第一连接臂1与前述第二连接臂2的一端设置集电器夹头5,用于由集电器夹头5固定安装集电总成,提高集电总成运行的稳定性,在前述第一连接臂1与前述第二连接臂2的另一端设置集电支架6,用于由前述集电支架6固定集电触靴7。参考图1,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前述集电支架6包括定位轴承8与定位叉头9,前述定位轴承8一端活动安装在前述第一连接臂1的一端,前述定位轴承8的另一端安装在前述定位叉头9顶部,并与前述定位叉头9顶部相互垂直,且前述定位叉头9为“U”字形,并在前述定位叉头9内侧设置连接杆,前述连接杆垂直于前述定位轴承8,用于由第二连接臂2的一端活动安装在前述连接杆上。参考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前述集电触靴7包括触靴盒11与触靴片12,前述触靴盒11活动安装在前述定位叉头9内,用于由触靴盒11可在定位叉头9内摆动,并在前述触靴盒11底部设置安装槽,且前述触靴片12安装在前述安装槽内,用于由触靴片12与导轨的滑动接触,将电能直接传导至用电器,并实现系统的移动馈电。参考图1,图2,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前述集电器夹头5包括第一安装座13与第二安装座14,前述第一安装座13中部与前述第二安装座14中部分别设置“V”字形凹槽,用于由前述第一安装座13与前述第二安装之间连接形成菱形固定安装,提高安装的稳固性,前述第二安装座14顶部设置相互平行的两个安装板15,两个前述安装板15分别垂直于前述第二安装座14的顶部,且两个前述安装板15均位于前述第一连接臂1与第二连接臂2之间,前述安装板15的外壁设置凸起16,用于由第一连接臂1的一端与前述第二连接臂2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前述凸起16上,且前述前述集电器夹头5位于前述第一连接臂1与前述第二连接臂2之间,用于提高集电器夹头5安装的稳定性。参考图1,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将前述触靴片12部采用铜基合金,石墨自润滑,使得触靴片12的电压降低并小于0.2V,同时摩根系数减小,并且不磨损对耦件,同时触靴片12在工作过程中温升低,且具有很好的柔性和自润滑性,能抑制电弧产生,提高了触靴片12的使用寿命,并将前述第一连接臂1、第二连接臂2、限位臂4、集电支架6、集电器夹头5均采用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PA、PPO材料、改性PVC及ABS、PE制成,用于提高其尺寸稳定,大大减少了各个部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提高了强度及抗冲击能力。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电器总成,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臂(1)与第二连接臂(2),所述第一连接臂(1)与所述第二连接臂(2)之间设有弹簧(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与第二连接臂(2)之间还设有限位臂(4),所述限位臂(4)与所述弹簧(3)之间间隔设置,且相互交叉,在所述第一连接臂(1)与所述第二连接臂(2)的一端设有集电器夹头(5),所述第一连接臂(1)与所述第二连接臂(2)的另一端设有集电支架(6),用于由所述集电支架(6)固定集电触靴(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电器总成,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臂(1)与第二连接臂(2),所述第一连接臂(1)与所述第二连接臂(2)之间设有弹簧(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与第二连接臂(2)之间还设有限位臂(4),所述限位臂(4)与所述弹簧(3)之间间隔设置,且相互交叉,在所述第一连接臂(1)与所述第二连接臂(2)的一端设有集电器夹头(5),所述第一连接臂(1)与所述第二连接臂(2)的另一端设有集电支架(6),用于由所述集电支架(6)固定集电触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支架(6)包括定位轴承(8)与定位叉头(9),所述定位轴承(8)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臂(1)的一端,所述定位轴承(8)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定位叉头(9)顶部,所述定位叉头(9)内侧设有连接杆,用于由第二连接臂(2)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宇辉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